張冬梅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狂犬病發作后死亡率幾乎可達100%[1],因此在被犬、貓、鼠等溫血動物咬傷后,需及時接種狂犬疫苗。大部分人注射狂犬疫苗后無不適癥狀,部分患者可于接種疫苗后12-24h內出現局部紅腫、硬結、疼痛、瘙癢等輕度反應,少數患者可出現全身、嚴重過敏反應。因此探討分析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風險因素,并尋求有效預防途徑尤為重要。筆者通過回顧性分析近兩年在我中心門診接受狂犬疫苗接種患者285例臨床資料,分析不良反應發生規律、主要危險因素等,并積極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取得顯著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中心門診接受狂犬疫苗接種者共285例,男165例,女120例,年齡2-80歲,平均(55.32±2.79)歲。
1.2 方法 接種方法:嚴格按照我國疾控中心推薦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防范》[2]操作,分別于咬傷、抓傷后當天、第3d、第7d、第14d及第28d注射狂犬病疫苗,于接種12h后開始對患者進行隨訪。統計狂犬疫苗注射后不良反應發生、分布情況,探討不良反應發生原因,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對策。
1.3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t檢驗分析對比;計數資料以 檢驗分析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狂犬疫苗發生情況 285例接受狂犬疫苗中,接種后發生不良反應患者32例,發生率為11.23%;癥狀分布:局部紅腫21例,發熱5例,頭痛5例,四肢乏力1例;不良反應發生時間:12-24h共6例,1-3d共24例,<3d共2例。
2.2 不良反應單因素分析 未發生不良反應組與不良反應組患者年齡、疫苗來源、注射針刺次數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多因素Logistic回顧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顧分析顯示年齡、疫苗來源為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主要因素(P<0.01)
3 討論
狂犬病又叫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患者可表現為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最終死于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麻痹,一旦發病無特效治療辦法,僅能夠通過免疫接種避免疾病發生[3]。近年來,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報道數量呈現出增多趨勢,因此探討其規律尤為重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年齡為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以2歲以下、60歲以上人群為主,分析原因認為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統、神經系統未完全發育或機能減退等,導致藥物注射后,毒性反應發作[4]。本次研究證實,狂犬疫苗來源亦為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其中以原代地鼠腎細胞培養疫苗與Vero 細胞培養疫苗為主,分析認為與疫苗多次注射、使用劑量較多有關[5]。狂犬疫苗不良反應出現后,不僅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同時可降低其注射積極性,因此及時護理尤為重要。
在疫苗注射前,醫護人員需從以下方面護理:詳細了解患者既往病史、過敏史等,核對其臨床資料;核對注射疫苗有效期、來源等,保證疫苗合法、正規來源,并考核其存放空間(2-8度的專用冰箱內,每天分上午、下午兩次測量、記錄冰箱溫度);接種前醫護人員可對患者進行必要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使其明白疫苗注射的必要性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于年齡較小、高齡患者,在疫苗接種后需在留觀室觀察2h,無不良反應后方可離開,告知家屬回家后嚴密觀察,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告知患者飲食清淡,禁煙禁酒、禁止飲濃茶、食用海鮮等,避免抓撓注射部位,避免劇烈的運動,接種當天最好不要洗澡。
不良反應發生后,及時必要的護理對后續接種尤為重要:(1)局部護理:局部紅腫、硬結為狂犬疫苗接種后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若24h內消解者,無需特殊處理,若反應呈現惡化趨勢,則可將新鮮馬鈴薯、白蘿卜切片,敷于注射處30min左右,硫酸鎂濕敷,消炎去腫。疑似感染患者,需進行抗過敏、抗感染治療。(2)全身護理:出現低熱、頭痛、四肢乏力、蕁麻疹等全身癥狀者,多會在24h后消失,因此在癥狀出現后,告知患者多飲水,調整心態,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中度以上發熱反應可先采用物理降溫方法,必要時可以使用解熱鎮痛劑。對一種疫苗過敏者,可選擇換用另一種疫苗接種,任然過敏者,可到醫院就診進行抗過敏治療。全身癥狀嚴重者送往醫院接受診斷治療,排除細菌、病毒等引起的急性感染、血清病、壞死性增生性淋巴結等疾病。
總之,狂犬疫苗全程注射為降低狂犬病發作及死亡率的主要手段,疫苗接種后出現不良反應不僅能夠引起接種者生理、心理不適,同時可影響患者繼續接種疫苗的積極性和信心。因此必須要嚴格規避、掌握其發生因素,并采取積極的護理措施,消除患者的顧慮,保證患者按時完成全程免疫以達到預防狂犬病的目的。
參考文獻
路靜, 伊正君, 付玉榮. 狂犬病病毒核酸診斷技術研究進展[J].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5,28(12):1310-1315.
佚名. 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J]. 中國工作犬業, 2010,0(2):60-61.
周航, 李昱, 陳瑞豐,等. 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J]. 中國病毒病雜志, 2016, 37(3):139-163.
李金龍, 談國蕾, 張永臣,等. 5119例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接種者血清抗體水平檢測結果分析[J]. 山東醫藥, 2013, 53(42):89-90.
江勇, 金春秋. 暴露人群狂犬疫苗免疫后血清抗體水平檢測結果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4, 41(11):2103-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