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喉癌是一種頭頸部惡性腫瘤,在臨床較為常見。在喉癌治療中,手術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是手術治療會對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較大影響,術后患者容易出現癌因性疲乏,降低了生存質量[1]。所以,必須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為了保證喉癌患者治療效果,本文在2014年6至2017年8月,選取我院喉癌患者50例,觀察集束化護理對喉癌患者術后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4年6至2017年8月,選取我院喉癌患者50例,分為對照組25例,觀察組25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46歲至77歲,平均年齡(62.4±9.3)歲。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5歲至75歲,平均年齡(60.2±9.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給予患者基礎護理,進行心理疏導,做好口腔護理等。觀察組給予集束化護理,首先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制定集束化護理方案。查閱有關集束化護理的文獻,對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及技術操作進行培訓,嚴格按照集束化護理理念進行具體的操作。①向患者介紹有關喉癌的知識,提高患者認識程度,正確認識疾病,進而積極配合治療,并掌握患者心理變化情況。②嚴格遵守手衛生操作標準,防止交叉感染出現。做好手部清潔,提高護理人員對手衛生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手部清潔依從性。③給予患者氣管切開護理、造瘺口護理等,嚴格遵守操作程序,有效進行無菌技術,保證患者氣道通暢,防止出現器官造瘺口及肺部感染[2]。④喉癌患者術前需要安置胃管,有利于術后鼻飼,患者獲得身體營養。鼻飼前,首先將胃內容物進行抽吸,觀察胃管是否處于通暢狀態,并對胃內儲蓄量進行查看。控制鼻飼速度,防止患者誤吸[3]。
1.3 觀察指標 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質量。采用簡易疲乏量表評級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總分10分,重度疲乏7分至10分,中度疲乏4分至6分,輕度疲乏1分至3年,無疲乏0分,評分越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越低。采用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生存質量,評分越高患者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統計軟件版本采取SPSS20.0,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用n,%表示,檢驗計數資料,將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癌因性疲乏程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無疲乏率比對照組高,P<0.05
2.2 生存質量對比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P<0.05
3 討論
在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下,喉癌治療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延長了患者生存時間,所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成為了當前癌癥治療的熱門話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4]。癌因性疲乏對喉癌患者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影響較大,所以,給予喉癌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喉癌患者術后護理中應用集束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比對照組低,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集束化護理將護理措施進行捆綁,進而形成一個集束,并將該集束實施于同一環境及相關時間內。集束化護理強化了護理措施的實行,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5]。給予喉癌患者集束化護理,通過心理疏導、手衛生管理、氣管導管護理、造瘺口護理及營養干預,提高患者對喉癌的認識程度,減少不良情緒,提高了治療信心,嚴格遵守相關操作,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獲取充足的營養,與護理人員之間建立講好的關系,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工作及治療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依從性,減輕患者術后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存質量。
所以,在喉癌患者術后護理中應用集束化護理,能減輕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存質量,效果較好,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楊翠蓉.延續護理和心理護理對喉癌患者術后疾病轉歸、生存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10):1598-1600.
趙梅君,周英,楊從艷,等.延續性護理模式對喉癌患者術后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7,1(11):1981-1983.
王芳,李艷秀,唐玉平,等.多學科協作模式早期干預對喉癌手術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3):338-341.
吳寶鳳.正念性干預聯合聚焦解決模式對喉癌患者疲乏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7,18(4):653-655.
伏巧梅.奧瑞姆自理模式結合中醫理論護理對喉癌患者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影響研究[J].癌癥進展,2016,14(4):39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