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華穎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疾病,通常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咳嗽無力、營養不良、呼吸肌疲勞以及神經中樞受損等情況;通常發病患者為中老年人群,該病不但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會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1]。本次研究了12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分析了優質護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間所收治12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研究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在研究的過程中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均為60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600例患者,男患者386例,女患者214例,患者的年齡在61~77歲,平均年齡為(70.52±3.87)歲;600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患者412例,女患者188例,患者的年齡在62~78歲,平均年齡為(71.69±4.64)歲;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之間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常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并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狀況。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1)心理護理:由于慢阻肺的病程較長,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況;因此,護理人員需要詳細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內容與注意事項,多于患者進行交流,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告知患者同種病例的成功治療案例,以此來提高患者的信心;(2)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讓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纖維等清淡食物;少食易產氣、刺激性強、堅硬等食物;(3)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讓患者使用腹肌與膈肌進行呼吸,再使用鼻吸氣、唇呼氣;每次訓練15min,3次/d。
1.3 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肺功能各項指標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將對照組和實驗組在此次研究中得出的所有相關數據錄入Excel表格中進行初步的統計和分析,此后,采用SPPS 21.0統計學軟件對所涉及的所有資料進行最終的統計學分析和處理,用百分數(%)作為兩組計數資料的表示方法,選用作為檢驗方法,選用t作為兩組計數資料()的檢驗手段,最后,P﹤0.05。因此,兩組間相關數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各項指標對比
采用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FCV、FEV1、FEV1%以及6MWD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對比
采用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在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功能以及軀體功能中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呼吸系統疾病,該病多發于老年人,且具有病程長,反復急性發作等特點,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的威脅[2]。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臨床治療中,良好的護理工作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傳統的護理方式往往都是以醫囑為中心,無法全面顧及到患者的綜合情況[3];而優質護理則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其能夠通過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改善自身的心理癥狀,幫助患者緩解自身的不良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自護能力;通過飲食護理,能夠從飲食中增強患者的體質,并促使患者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而通過康復訓練,則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訓練計劃,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肺功能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護理干預,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李菁.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2):201+205.
康筱玲.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8):176-177.
孟根,白曉華.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3):255+257.
閆秀麗.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3):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