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宇
【中圖分類號】R54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兩種類型的心絞痛具有各自的臨床表現及危險因素。因此,盡早了解患者的疾病類型給予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為了進一步探究穩定型心絞痛與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表現及治療,現將我院近兩年收治的40例心絞痛患者的資料回顧性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41-50歲,平均年齡(40.8±2.8)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7±3.1)年。40例患者中,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為1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為30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心絞痛的治療方法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的實際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所以要先確定心絞痛的臨床分類。心絞痛的臨床分類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是由于勞力引起心肌缺血,導致胸部及附近部位的不適,可伴心功能障礙,但沒有心肌壞死。其臨床特點是發作性胸痛,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伴燒灼感。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介于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間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初發心絞痛、惡化勞力性心絞痛、靜息心絞痛伴心電圖缺血改變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其特征是心絞痛癥狀進行性增加,新發作的休息或夜間性心絞痛或出現心絞痛持續時間延長。依據兩者的病情對其進行相應的臨床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先考慮預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再是緩解癥狀、減輕缺血及改善生活質量。首期可使用的藥物有抗血小板治療的阿司匹林等藥物、降脂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同時可用藥于硝酸酯類藥物、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手術治療可采用兩種方法: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冠狀動脈旁路手術。日常護理中要注意:發作時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動后癥狀即可消除。平時應盡量避免各種確知的誘發因素,如過度的體力活動、情緒激動、飽餐等,冬天注意保暖。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減輕負擔,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以不致發生疼痛癥狀為度。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方法:一般處理:臥床休息1-3天,床邊24小時心電監護。有呼吸困難、發紺者應給予吸氧,煩躁不安、劇烈疼痛可給以嗎啡,如有必要應重復檢測心肌壞死標志物。緩解疼痛:可給予硝酸甘油口服或靜脈滴注。另阿司匹林及肝素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重要治療措施。同時需行急診冠脈造影介入治療或擇期冠脈造影介入治療。
2 結果
穩定型心絞痛表現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主要治療以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酯制劑。不穩定型心絞痛表現為原有勞力性心絞痛惡化,出現靜息心絞痛及梗死后心絞痛,治療以止痛、抗栓、抗凝、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3 討論
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本病多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還可由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梅毒性主動脈炎、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風濕性冠狀動脈炎、心肌橋等引起勞力、情緒激動、飽餐、受寒、陰雨天氣、急性循環衰竭等為常見誘因。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心絞痛具有兩種類型,不同的誘因引起不同種疾病。典型心絞痛發作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五(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個方面:(1)部位:心絞痛的典型部位是在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后,疼痛范圍常不是很局限的,而是約有拳頭和手掌大小,可波及心前區,甚至橫貫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蛳蛏戏派渲令i、咽、下頜骨、牙齒、面頰,偶見于頭部;向下放射至上腹部,少數也可放射至雙腿及腳趾;向后放射至左肩胛骨和向右放射至右肩、右臂,甚至右手指內側,但相對少見。一般而言,每次發作的疼痛部位是相對固定的。(2)性質:典型癥狀表現為壓榨樣或緊縮樣疼痛,約占心絞痛患者的60%左右,常伴有焦慮或瀕死的恐懼感。不典型的癥狀是將疼痛描述為燒灼樣或鈍痛等,但很少形容為針刺樣、刀割樣疼痛。發作時訴胸憋、胸悶的也不少見。心絞痛發作時,病人往往不自覺地停止原來的活動,直至癥狀緩解。(3)誘因:心絞痛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如焦急、憤怒、過度興奮等)。此外,飽餐、便秘、寒冷、吸煙、心動過速或過緩、血壓過高或過低、休克等也可誘發。疼痛發生于勞力或激動的當時,而不在一天或一陣勞累之后。典型的心絞痛常在相似的條件下發生,但有時同樣的勞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絞痛,提示與晨間痛閾較低有關。而有些心絞痛常發生于夜間睡眠、午休或白天平臥狀態時,此即臥位型心絞痛。(4)持續時間:心絞痛呈陣發性發作,疼痛出現后常逐步加重,在3~5分鐘內逐漸消失,很少超過15分鐘,如超過15分鐘應考慮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5)緩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來誘發癥狀的活動后即可緩解,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也能在3分鐘之內緩解。在熟睡中發生的臥位型心絞痛,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才可逐漸緩解。
綜上所述,穩定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因此在治療時也應依據兩者間的差異性對癥治療,穩定型心絞痛以控制和減輕癥狀為主。不穩定型心絞痛以抗凝、防止心肌梗死為主。
參考文獻
潘寧,呂燕.119例心絞痛患者臨床治療分析[J].大家健康,2014,8(24):85-87.
王先濤.不穩定心絞痛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88-89.
高成環.穩定型心絞痛與不穩定型心絞痛100例患者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25(2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