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正平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高血壓是指收縮壓(舒張壓)高于正常水平的綜合征,超重、酗酒的中老年人是高血壓的主要患病人群[1]。高血壓病程遷延,不有效控制血壓會提升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眩暈、嘔吐、心悸等均為高血壓常見癥狀,西醫將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治療方面多應用降壓藥控制血壓。近年來中醫療法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被臨床廣為認可,因此,本研究以作2017年6月`2018年4月自愿到我院內心內科就診的156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高血壓中醫治療措施與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以2017年6月`2018年4月自愿到我院內心內科就診的156例高血壓患者,進行抽簽分組,中醫治療組包含患者78例,年齡(49~81)歲,中位年齡為(61.0±5.2)歲,男女患者比為44:34,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5±1.2)年;西醫治療組包含患者78例,年齡(48~80)歲,中位年齡為(59.2±6.7)歲,男女患者比為47:31,病程(1.5~11)年,平均病程(4.0±1.1)年,156例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診斷標準,排除同時接受中西藥治療,對治療藥物過敏患者及肺功能不全患者,兩組患者均在研究開始前簽署知情協議,組間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要控制脂肪與鹽分的攝入,增強運動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西醫治療組:給予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片(黑龍江迪龍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983,劑量:25mg*20片,口服25~50mg(1~2片),早晚兩次口服,連續服用30d。中醫治療組:根據中醫辨證將78例患者進行分型,肝陽上亢證:患者脈懸數,有煩躁目赤癥狀,用湯藥進行調理。組方:鉤藤12g、黃苓10g、山萸肉15g、白芍8g、牡蠣8g、牛膝10g,加水煎制30~40min,濾其藥渣,每日一劑,連續服用30d。痰濁風邪證:患者肥胖、納呆倦怠、脈懸滑,組方:當歸15g、陳皮10g、夏枯草8g、赤芍8g、防風10g、防己8g、半夏8g,加水煎制30min,濾其藥渣,每日一劑,連續服用30d。肝腎陰虧證:目澀、盜汗、健忘,脈細數。組方:熟地15g、茯苓15g、菊花10g、天麻8g、龜甲8g、濾其藥渣,每日一劑,連續服用30d,觀察患者用藥期間血壓控制情況及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1)治療效果:(顯效+有效)/組內例數*100%[2],顯效: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癥狀消失。有效:與治療前相比有明顯下降,癥狀消失60%以上。無效:治療效果不明顯或血壓上升。(2)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組內總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檢驗,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若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對比
中醫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西醫治療組P<0.05
2.2 2組不良反應
中醫治療組僅1例出現口苦,西醫治療組6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3例出現頭痛,1例患者失眠、2例出現乏力,停藥后癥狀消失,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上中醫治療組優勢顯著P<0.05,=11.250。
3 討論
西醫治療組應用的降壓藥為美托洛爾片,吸收率較高不僅能控制血壓上升而且可治療心率失常,雖然適用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但可通過腦屏障刺激患者腦血管,會讓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如:頭痛、失眠等[3]。本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中醫治療更為安全,且通過辨證施治的方式,調節患者臟腑陰陽,排痰祛瘀控制血壓,根據患者不同證型,給予不同組方干預治療,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中醫辨證施治能更好控制患者血壓,且藥物安全性更高。
參考文獻
潘敬順.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研究進展[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6, 28(3):101-103.
仇奕文, 陸鑫熠, 黃欣媛,等. 中醫藥治療改善高血壓動脈功能的研究現狀與思考[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21):2498-2501.
李嫦. 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應用中醫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醫臨床研究, 2016, 8(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