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范麗敏
【中圖分類號】R29.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高血壓前期的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全國聯合委員會第7次會議提出[1]。高血壓前期病人由于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其兩年內進展為高血壓的概率是理想血壓人群的3~6倍[2]。高血壓前期不再是單純血壓升高,而是升高到臨床高血壓之前的狀態,由于機體出現血管結構、心肌重構、代謝障礙等改變,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3]。中醫學“未病”理念與現代健康管理所主張的預防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本研究對在我院健康體檢的高血壓前期中年人群進行調查,探討中醫治未病健康管理配合降壓八段錦干預高血壓前期的臨床療效,為構建高血壓前期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高血壓前期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高血壓前期分級診斷標準[4],無嚴重并發癥,能夠理解調查內容并配合調查,預期可訪視滿1年。排除標準:患肝、腎、肺腦等重要臟器嚴重病變以及病情危重病人;精神疾患和理解障礙病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干預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5歲~80歲(57.21歲±11.34歲);血壓異常時間1個月~18個月(8.52個月±4.53個月)。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6歲~79歲(57.02歲±11.17歲);血壓異常時間1個月~18個月(8.43個月±4.47個月)。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體檢方式,依照正常流程,按順序依次進行檢查。體檢后常規指導體檢者相關注意事項。觀察組采用中醫治未病特色進行體檢,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建立疾病風險評估,實施風險干預并進行體檢健康管理。
1.2.1 建立疾病風險評估通過各類輔助檢查和中醫四診,進行信息錄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根據中醫體質,結合健康風險評估,對個體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心理因素等危險因素進行評價,提交中醫評估報告。
1.2.2 評價1年后本組人員再次體檢時,進行同樣項目檢查,了解受檢者健康改善狀況,包括血壓情況、生活質量、血脂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等。
1.3 觀察指標
采用歐姆龍自動動脈硬化檢測儀進行脈搏波傳導速度的測量,病人仰臥位安靜休息15min后由專人測量,同步記錄并分析報告,取左右兩側高值進行統計。采用全自動血生化分析儀檢測三酰甘油(TG)、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血脂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兩組干預前收縮壓、舒張壓及脈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及脈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
2.2 血脂比較
干預前兩組病人TG、TC、HDLC及LDL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TG、TC及LDLC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中醫認為身體健康是指人體處于陰陽平衡狀態,疾病是人體陰陽于失衡狀態。“未病”是一種隱性狀態,顯性狀態為“已病”,中醫“治未病”是指為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后防復。臨床上,將中醫“治未病”思想或理念的以未病先防用于高血壓前期干預管理,是一級預防,旨在改善病人癥狀和生活質量,減少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逆轉靶器官損害,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降低高血壓的發生率[5]。中醫認為高血壓屬于“眩暈”“頭痛”等范疇,研究表明中醫體質可隨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變化[6]。本研究通過適當鍛煉改變高血壓前期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可控制血壓,減少其他慢性疾病[7-8]。因此,采用治未病中醫特色健康管理模式配降壓八段錦的鍛煉對高血壓前期進行干預,以西醫體檢及中醫評估為依據,運用降壓八段錦特色鍛煉,達到陰陽平衡,穩定血壓,減少高血壓前期進展為高血壓的目的[9]。綜上所述,中醫治未病健康管理能配合降壓八段錦鍛煉有效控制高血壓前期病人的血壓,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血脂和血液流變學指標。
參考文獻
阮曉楠,張鴻,趙根明,等.上海市浦東新區社區高血壓與高血壓前期流行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0,22(4):173-178.
龔敏,李莉,趙倩華,等.上海某社區某社區老年人高血壓患病率危險因素調查[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4,13(6):507-509.
阮曉楠,張鴻,趙根明,等.上海市浦東新區社區居民高血壓現況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0,22(4):173-178.
陶國高,劉桂嵐.高血壓前期分級診斷及防治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1):158-163.
劉巍,熊興江,王階,等.高血壓前期的中醫認識及治療[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4):24162420.
祖建,陳光輝,鐘駿慧,等.高血壓前期中醫體質特點初步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8):1328-1344.
王利然.中醫體質綜合干預對社區高血壓前期患者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6,8(23):84-85.
陳彩芳,王瑞.高血壓前期患者對疾病認知及其生活方式的調查[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7):2587-2589.
劉煒麗,陳瑞芳,時光,等.治未病指導高血壓前期健康管理的研究思路[J].光明中醫,2014,29(3):43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