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瑛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輸液室為那些需要進行輸液的留院觀察患者以及因病情需要不需要住院但需要接受輸液治理的患者提供輸液服務的部門。由于其輸液量巨大,相關護理人員在每日工作中會接觸到不同的疾病病種及治療藥物等工作性質,因此輸液室相較于其它臨床部門更容易發(fā)生護理上的差錯[1]。而患者對醫(yī)護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不僅僅是衡量一個醫(yī)院所提供護理服務水平優(yōu)劣的主要指標,更是一家醫(yī)院今后是否能夠快速發(fā)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更好的促進輸液室相關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并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我科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了護理績效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調查我科在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后(2017年1-12月)就診患者滿意度調查表(100份)以及我科護理人員滿意度調查表(30份),對其進行回顧性研究。并抽取2016年未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時同期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共計100份及護士滿意度調查表共計30份作為對比。比較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對醫(yī)護人員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醫(yī)護人員對其工作的滿意程度以及患者接受輸液所需等待的時間等進行比較。所抽取的患者在年齡、性別、所患疾病的病種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基線具有可比性。我科護士共計4人,最大年齡49歲,最小年齡26歲,平均40歲,均為女性。,大專學歷4人,本科學歷2人;職稱:。主管護師2人,護師1人,護士1人。
1.2 護理績效管理模式:護理績效管理模式本著多勞多得、公開公正的原則,按照不同人員的工作及工作質量等制定出符合我科特點的績效考核量表,并以此確定相關人員的每月的收入。通過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后,相關護理人員基本工資保持不變,勞務費根據護理工作不同系數進行計算,根據滿意度,綜合能力,績效三方面進行分配:每季度有院領導對我們科進行一次考評,包括院容院貌,服務態(tài)度,業(yè)務能力,還有附加分,進行綜合評分。
1.3 評價標準:
1.3.1 患者滿意度調查 根據既往的相關護理滿意度測評表[2],每季度定時發(fā)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由成人患者或兒童患者陪護人員完成填寫評價,并計算各表的總分。患者滿意度評分標準:不滿意(評分<85分),滿意(評分在85-95分之間)非常滿意(評分>95分),總體滿意度為=(非常滿意+滿意)/總病例數×100%。
1.3.2 護士滿意度調查 根據既往制作的護士工作滿意度的評定量表[3],由護士根據獨立完成填寫量表,并集中匯總總分。
1.3.3 患者等待輸液時間 此時間計算依據為當患者到達護士站后以及開始接受接受輸液時的間隔時間。
1.4 統計學辦法: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及護理人員滿意度得分的比較 調查結果顯示,相較于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前,我科在實施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及本科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評分均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滿意度及輸液等待時間比較 同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前相比,在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后,在輸液室就診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05)。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后,患者等待輸液的時間也較前顯著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05)。
三、討論
護理績效管理模式是通過對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質量及工作行為進行動態(tài)性的評估及考核的一種系統評估模式。它可以改善員工的工作行為,通過充分發(fā)揮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以挖掘其工作中潛在的能力,從而提高員工工作的成就感和其對本職工作的滿意程度。隨著社會對醫(yī)務工作者的護理服務的要求不斷的提高。如何制定一種科學有用、規(guī)范客觀的考核標準及管理制度,已達到提高護理管理人員的管理的水平,并能夠充分的調動科室各級護理人員工作上的積極性,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水平,以滿足社會及患者的要求,這已成為護理工作管理者急需解決的問題[4-6]。為了進一步的激發(fā)我科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我科采取了護理績效管理模式來評價醫(yī)護人員的日常護理工作。研究結果顯示我科在開始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后,患者及我科護理人員自身對其護理等工作的滿意程度均顯著上升,并且通過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使得患者的輸液等待的時間大為減短,這有利于緩和目前日益緊張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及滿意程度。以上結果說明,通過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既使得醫(yī)護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明顯改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同時也使得患者對醫(yī)護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通過實施護理績效管理,可以使工作人員更加明確其工作業(yè)績,進而更好的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其潛在的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增強了其工作熱情及積極主動的服務態(tài)度,提高了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而且通過實施護理績效管理,能夠使管理人員對日常護理工作中的不令人滿意的地方進行更好的監(jiān)督、管理和改進。在分配績效工資是將護理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計算依據,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多勞多得的原則,使員工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我科在實施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模式后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我們將根據本科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完善護理績效管理,同時也要適當加大其在人員勞務分配體系當中所占的分量,以便更好的改善輸液室的日常護理工作,為來就診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沈春燕.績效管理在門急診輸液室護士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應用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7):527-528.
李書芳.績效考核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誤診雜志,2008,8(29):7148-7149.
趙麗華.輸液室護理服務滿意度測評表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9):59-61.
黃正新.護士績效考核標注的建立與實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3-14.
Kurtzman ET, Jennings BM. Trends in transparency: Nurs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stration,2008,38:349-354.
Mary TS, Pamela A, Carrie B, et al.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s a development tool[J]. Journal of Nurses in Staff Development,2008, 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