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瑾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在妊娠期間發生或者首次發現糖尿病,是一種特殊的糖尿病類型[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危害著母嬰健康。因此,臨床上應該加強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和管理,通過加強行為管理來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改善疾病[2]。我院以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共95例為研究對象,實施強化行為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均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共95例,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妊娠糖尿病,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排除了免疫系統疾病和心、肝、膽、胰、肺、結締組織疾病,采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7例,均為女性,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8.9±2.8)歲;其中初產婦25例,經產婦22例。研究組48例,均為女性,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9.6±2.7)歲;其中初產婦27例,經產婦2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和護理,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強化行為管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 加強妊娠期教育 普及患者對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認識,以加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很多患者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之后,由于害怕疾病會對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會出現焦慮、害怕等情緒,通過加強妊娠期教育,可以幫助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讓糖尿病孕婦認識到妊娠糖尿病的治療重要性和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通過思想觀念主導行為,從而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在妊娠期教育中,還應該加強患者對自我監護責任感,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血糖監控和體重監控,定期監測血糖,正確使用胰島素。通過妊娠期管理,還能夠加強患者對臨床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
1.2.2 飲食控制 飲食控制對血糖控制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因此要想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正常的范圍之內,就一定要加強患者的飲食控制。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糖尿病食譜,采取少餐多吃的原則進行飲食,可以保持每天進食5-6餐。在飲食控制中,應該針對患者的實際血糖特點和病情定時定量進食,對于糖尿病食譜應該合理分配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等。
1.2.3 運動療法 每天適量運動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運動療法過程中,應該選擇散布和孕婦操等輕度強度的運動和中度強度的運動,以患者自己能夠耐受為原則,不能進行劇烈運動,運動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一般可以在兩餐之間,并且要持之以恒。在運動過程中,應該加強對胎心的監測,不能在空腹時運動。對于有合并其他嚴重并發癥患者和有先兆流產的患者,不能運動。
1.2.4 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治療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最主要途徑,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來說,在采用胰島素治療時,應該選擇國際White分類B組以上的妊娠期糖尿病,適用指證為空腹血糖在6.6mmol/L以上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習慣和血糖控制情況,健康行為包括定期監測血糖、嚴格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和監測體重,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對于妊娠早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需要的量應該比妊娠前減少1/3,妊娠中期胰島素的用量逐漸增多,用量可增加到妊娠前的2/3.對于胰島素的劑型可用短效、中效或短長效混合注射,每天注射的次數在2次-3次。妊娠期間應該避免口服降糖藥。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的血糖監測情況對比
干預后研究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別為(5.5±1.4)mmol和(7.1±1.2)mmol,比治療前降低,并且比對照組低,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或者機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和緊張狀態,因此,臨床上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該通過強化行為管理的方式來進行管理[4]。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別為(5.5±1.4)mmol和(7.1±1.2)mmol,比治療前降低,并且比對照組低,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經強化行為管理后的定期監測血糖、嚴格控制飲食、監測體重以及適當運動的比例分別為54.2%、64.6%、87.2%和72.9%,均明顯比對照組的高,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相關的研究報道[5]數據吻合。說明強化行為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為習慣,對血糖進行控制。
參考文獻
常穎,章露文.對門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膳食及生活行為方式的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2):5650-5653.
劉萍,鄭秀碧,陶慧敏.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2015,28(6):1365-1367.
卓新.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實施強化行為管理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1,9(34):3166-3167.
張玉鳳.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0(16):99-100.
劉明會,夏勇.探討“知信行”模式在孕期體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4,43(23):31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