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吉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本文為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護理效果,特選取90例此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探討綜合護理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其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41例、女49例,年齡57-88歲、平均(73.82±2.11)歲,病程2-20年、平均(12.31±1.11)年,心功能分級(NYHA):III級37例、IV級53例。隨機(抽簽、就診序號等方法)將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兩組(研究組、對照組,n=45),其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接受臨床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給予常規護理與護理干預相結合的綜合護理措施。記錄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率,將所得數據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2.2 護理方法:㈠常規護理:①遵醫囑給予各項檢查掌握患者實際情況,監測其血壓、心率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②指導患者根據醫囑按時、按量用藥治療疾病,用藥前需簡單介紹藥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服藥后嚴密監測其血壓、面色、脈搏等變化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其處理;③夜間出現陣發性心悸、呼吸困難等情況,可指導患者采取半臥位體位有效緩解相應癥狀;④嚴格控制每日鈉鹽攝入量,一般應限制在0.4g以下鈉攝入量為宜,忌煙酒;⑤長期臥床且行動不便者需定期翻身預防壓力性損傷,必要時可遵醫囑給予緩瀉劑預防或緩解便秘,保持口腔、會陰部清潔預防相應感染;②通過與患者溝通交流掌握其實際心理狀態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如不了解病情者可適當講解其具體病情及相應治療措施、對治療失去信心者可例舉以往臨床成功治療典型病例、不信任醫護人員者可聘請既往病患來院溝通交流介紹治療經驗并給予適當語言鼓勵等;③與患者家屬共同制定符合患者日常飲食習慣的健康食譜,有利于增強其進食欲望,確保患者每日攝入充足營養物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1.2.3 效果判斷標準[1]①生活質量:利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rom,醫療結局研究量表)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時間點(護理前、護理后)生活質量,該量表得分范圍0-120分,內容涉及機體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生活滿意率等四個方面(共16小項),得分與被評價者生活質量呈正相關(正比);②滿意率:于本次治療結束后出院當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用護理滿意率調查表(該量表由本科室全體護理人員共同參與制定)對本次護理服務情況進行準確評價,該量表需獨立不記名填寫,量表內容涉及護理方法、應用效果、服務態度等,根據最終得分情況反映護理滿意率(量表總分0-100分),其中分數越高則護理滿意率越高,即60分以下不滿意、60-80分一般、80分以上滿意。
1.3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輸入 Excel 表中(office 2003),經SPSS.19軟件實現統計學分析,本文中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前、后SF-36量表評分情況屬于計量資料(表示方法、檢驗方法t),兩組患者對本次護理服務滿意率屬于計數資料[表示方法n(%)、檢驗方法],統計學結果P<0.05則提示上述兩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 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順利完成本次研究,護理前兩組SF-36量表評分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經相應護理后兩組SF-36量表評分結果均較之前顯著提高,研究組生活質量改善效果更優,組間(研究組、對照組護理后)、組內(各組護理前、后)SF-36量表評分情況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以往臨床常規護理側重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理狀態,往往忽略其心理、社會支持等方面。研究表明[2],由于患者間存在一定個體差異,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將由于不了解病情、疾病所致生理不適、過度擔心療效、不信任醫護人員等因素,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利于其積極接受并配合治療,臨床療效及預后也將隨之受到影響。在傳統常規護理基礎上,針對性的增加飲食、心理、運動、環境等護理干預措施,目的在于使患者生理、心理均處于理想舒適狀態[3]。有學者針對上述特點提出,若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相應干預措施,有利于改善其相應負面情緒并提高治療積極性,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維持良好護患關系也將具有積極意義[4]。本文研究可知,對照組經常規護理后生活質量改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率僅為37.78%;研究組給予常規護理與護理干預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后,該組SF-36量表評分變化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其對本次護理工作滿意率高達80.00%,此結論與國內外相關資料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時提供綜合護理服務可顯著改善其生活質量,有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值得今后推廣。
參考文獻
張連英.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6):80-81.
龐玉華.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0):120-123.
孫東梅.綜合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4):137-138.
董憲珍.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質量及心功能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A02):1469-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