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輸液、采血拔針后需要人為按壓止血。而對于特殊人群,如:上肢功能障礙的老年人、嬰幼兒、上肢手術、偏癱等病人,按壓止血必須依靠其他人的協助完成,或者即便自己可以進行按壓止血但因為按壓力度不夠、按壓時間不足、按壓位置偏差等原因造成穿刺點淤血、出血,這樣不僅給病人帶來不適且影響再次穿刺的成功率[1]。因此臨床上需要一種止血設備來方便病人,減少護士的工作量。這樣將有利于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改善病人就醫體驗。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老年病科護士自2016年7至2017年1月設計、研制了一種實用新型輸液用止血夾。經過7個月臨床實踐,該止血夾降低了病人拔針后穿刺點出血、淤血率,提高了病人的舒適度和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 設計與使用 輸液用止血夾組成結構包括上夾片、下夾片、彈簧、軸和按壓臂,上夾片與下夾片通過軸連接,軸上纏繞有彈簧;上夾片與下夾片前端為長條形平面結構,上夾片后端為弧形結構;按壓臂為V型結構,按壓臂右翼與下夾片垂直,且前端設置有軟性硅膠墊;按壓臂左翼內側前端設有一個小樁和用于上夾片通過的下固定框;上夾片外側前端設有用于按壓臂右翼通過的上固定框,上夾片延伸方向上設有一排用于小樁通過的小孔;上夾片和下夾片內側均設置有軟質硅膠條。所述的上夾片和下夾片為不銹鋼或塑料材質[2]。
1.1.1 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1—上夾片,2—下夾片,3—彈簧,4—軸,5—按壓臂,6—小樁,7—小孔,8—用于上夾片穿過的下固定框,9—用于按壓臂通過的上固定框,10—軟性硅膠墊[2]。
1.1.2 工作方式:該止血夾上夾片后端為弧形結構,和下夾片構成與人體手部相契合的形狀,使病人使用時感到舒適;按壓臂上設有一個小樁,夾片延伸方向上設有一排用于小樁通過的小孔,兩者配合使用可以調節按壓臂的長度,按壓臂上設置軟性硅膠墊,用于按壓針孔。
1.2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 5月在本科住院并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老年病人288例,男200例,女88例,年齡78~92歲。排除標準:既往肝功能不良史、血液系統疾病;近3個月使用抗凝藥物、生物制劑、高滲透性藥物史;不能配合或有精神癥狀的躁動病人及穿刺前穿刺點或周圍已經有淤血、出血、紅腫等皮膚或軟組織損傷現象的病人。隨機將病人分為2組,對照組144例,男102例,女42例,平均年齡(82.36±12.56)歲,拔針后自行按壓止血;觀察組144例,男98例,女46例,平均年齡(83.24±13.05)歲,拔針后使用本實用新型輸液用止血夾止血。2組間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
1.3.1 靜脈穿刺方法:2組病人均采用7號頭皮針穿刺,為確保觀察結果的準確性,穿刺部位選擇皮膚完好無硬結無淤青無疤痕的手背處。一次性穿刺成功后,穿刺部位局部無腫脹、出血、皮下淤血等,輸液過程順利。
1.3.2 按壓方法與時間:為達到觀察結果的準確性,觀察護士觀察前集中進行統一培訓,掌握止血夾使用方法及指腹按壓宣教要點。輸液拔針后,保留無菌輸液貼覆蓋針眼,2組均按壓5 min。對照組輸液結束后護士快速拔針,指導病人大拇指指腹按壓穿刺點,按壓方向與血管平行[3]。觀察組輸液結束后護士快速拔針,將輸液止血夾止血面覆蓋穿刺點夾住止血。
1.3.3 觀察記錄要點:觀察穿刺點有無出血,穿刺點及周圍5 cm處皮膚有無淤血,病人按壓過程的舒適度,記錄病人對本次按壓的滿意度,護士對病人此次按壓的滿意度。
1.3.4 質量控制:2組觀察對象拔針按壓止血后5 min內穿刺側肢體均沒有進行用力活動。2組病人穿刺及觀察按壓后局部血管和皮膚情況的護士均經過統一培訓后,嚴格按照上述方法執行操作程序。
1.3.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針眼出血與皮下瘀血情況 觀察組針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針眼出血與皮下淤血情況比較(n,%,n=144)

組別出血皮下淤血 對照組20(13.9)32(22.2) 觀察組4(2.8)**8(5.6)**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2.2 2組病人舒適度及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病人舒適度、病人滿意度和護士滿意度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拔針后舒適度、滿意度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有效的按壓可以減少穿刺點出血及皮下淤血的發生,老年人皮膚和血管彈性差,靜脈穿刺受損后愈合能力弱[4],要使用正確的按壓方法和足夠的按壓時間保證輸液完畢拔針后靜脈血管彈性的恢復,減少出血和皮下淤血的發生[5]。然而,按壓時間的長短在現實操作中往往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老年病人長時間輸液后,尿量增加,并且很多老年男性病人患有前列腺肥大增生,輸液完畢后或輸液期間急于入廁,還有的病人輸液完畢要起床穿衣、進食、喝水、接電話、會客等。
本研究設計的輸液止血夾適用范圍廣,不僅應用在靜脈輸液領域,還可以用于靜脈采血后,局部創傷的止血,靜脈留置針、PICC等中長導管拔除后止血。輸液止血夾的使用人群也普遍,輸液室、換藥室、各臨床科室等處均適用。
傳統止血設備有包扎式、壓脈帶式等等,這些方法使用不方便,且止血的同時如果長時間使用存在局部缺血壞死的危險。而輸液止血夾是點壓式結合下托設計使用方便舒適,長時間使用不存在局部組織缺血壞死的不良后果。
綜上所述,輸液用止血夾的使用降低了穿刺點出血及皮下淤血率,提高了病人舒適度和護患雙方的滿意度,保護病人血管,改善病人就醫體驗。應用范圍及適用人群廣并且使用方便簡單,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