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蓉榮
摘要: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開在春天,也有的開在別的季節(jié)。當人家的花在春天開放時,你不要急,也許你家的花是在夏天開;如果到了秋天還沒有開,你也不要著急跺他兩腳,說不定你家的這棵是臘梅,到冬天開得會更動人。如果你的花到冬天還沒開放,你也不要生氣,沒準你的花就是一棵鐵樹,鐵樹不開花,開花驚艷四方,且炫麗無比。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只會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關鍵字:風波;思考;相信;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老師,對不起,當時我太沖動了……”看到這條微信,我眼角泛起了淚光……
前幾天我收到了美術老師對于小彬等其他幾位同學畫畫不認真的投訴,我趕緊找來幾個班委下發(fā)了重排畫室位置的任務。一節(jié)課時間,新的畫室位置表出爐了。
原以為事情解決了,其實風波才剛剛開始……
課間偶遇,小彬見我便氣沖沖地說:“老班,我畫室位置不換!”我當時愣了一下,什么情況?但是我還是耐著心地問:“為什么?”還沒等我問完,他頭也不回的走了。
中午我沒有找他,我給他冷靜思考的時間。
到了放學時間我去教室找他,我先肯定了他在班級主題班會上的付出,接著我問:“為什么畫室位置不想換呢?你不是說這段時間準備班會,畫畫落下了很多嗎?”
他用沉默回應了我,良久,硬邦邦地蹦出一句話:“沒有為什么!”
“坐在第一排,老師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我不坐!”
“坐在第一排,不是更方便你請教老師嗎?”
“沒什么好請教的!誰愛坐誰坐,反正我不坐!”
說完他氣沖沖地離開了辦公室,留我一個人愣在那里……回想這一路對小彬的付出,此時我的心是痛的……
記得去年冬天,曾經(jīng)在405合并寢室的小彬因為衛(wèi)生扣分問題和室友激化了矛盾。沖動的他,決定大冬天在403寢室打地鋪。聽說是其他同學排擠自己家兒子,大冬天要打地鋪,父母勸了半天也不聽,急了只好打我電話。已坐在溫暖被窩的我,看看窗外,北風嗖嗖的刮,這樣的溫度,打地鋪……我越想越不放心……穿好衣服,沖沖趕往學校。在和他一個多小時的用心溝通后,他終于睡回了自己的寢室。冬日的深夜,氣溫是寒冷的,但我此刻的心是溫暖的。也就是這一次,我走進了他的心里。
再后來,他因為午自修聊天,不聽管理同學的勸導,大聲呵斥反駁。見到我之后,“老班,我知道錯了!”這是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面對他,我沒有說什么。我說:“好,我相信!”此后,他接下了班級午自修管理的任務,盡職盡責。
一路走來,這孩子成長了,我心里滿滿的歡喜……
但就在剛才,我的心還是被他深深刺痛了……我一個人,就一個人在辦公室靜靜坐了一個多小時……
隨手翻開放在辦公桌上的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這樣一段話映入我的眼簾: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所以對于小彬也是一樣,我選擇等待,選擇相信,我相信我的孩子……
晚上,6:50分我收到了這個孩子的這條微信——
“老師,對不起。
當時我太沖動了。”
那一刻,我眼角泛起了淚花,我知道我的等待開出了美麗的花,一切都是值得的。
是呀,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只會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孩子,你慢慢來”,這是一種對生命個體的敬重;是堅定地相信每一個生命個體都內(nèi)在地蘊含著健全發(fā)展的可能性;是一種母親對孩子細膩的呵護與理解。慢慢地陪著孩子們走,一路慢慢地領著他們欣賞和享受,耐心等待著孩子們的長大,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愛!這也才是真正的教育!
任何事物的成長發(fā)展都有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教育也不例外,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漸進。教師教育學生,學生也啟發(fā)老師。這正如同《帶著蝸牛去散步》所說: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讓我?guī)б恢晃伵Hド⒉健?/p>
我不能走得太快,因為蝸牛實在爬的太慢。
雖然它已經(jīng)在盡力爬,但還是只挪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地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jīng)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蝸牛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上帝啊!為什么?要我?guī)б恢晃伵I⒉剑?/p>
但天上一片安靜。
喔!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根本不在!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忽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里地風這么溫柔。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了蟲鳴,我看到滿天地星斗多亮麗。
咦?以前怎么沒有這些體會……
我恍然大悟。原來,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我的手指輕輕地顫抖著。
原來是蝸牛在帶我散步!!!
教育需要持久的關注, 耐心的等待, 需要的是潛滋暗長與潛移默化,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動,教育的過程本身應是生命體驗的過程,并使人在體驗過程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人生不是賽跑,教育更不是。正如張文質(zhì)先生所說的:“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guī)范”。讓我們以“慢”的心態(tài)來對待教育,陪著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慢慢地等待孩子長大。
參考文獻:
[1]馬欣川.現(xiàn)代心理學流派[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3.26-61
[2][2]陳孝彬.教育管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6-54
[3]燕國材.素質(zhì)教育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52-85
[4]葉瀾主編.“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報告文集[J].1999
[5]葉瀾著.“新基礎教育”——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6]葉瀾、鄭金洲、卜玉華.教育理論與學校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9-102
[7]邰江波.班級崗位輪換制——走向民主與公正的起點[J].中國教師.2007.2-45
[8]李曉文.學生自我發(fā)展之心理學探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