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
摘要:話題教學以教材文本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交流上,選擇大量的與話題核心相關的材料作為補充性輸入,不僅是對話題內容的擴展和延伸,更是檢驗學生對話題的進一步認知和思考。結合理論知識和自身教學實踐,筆者將從當前的存在的問題、及就此問題提出的策略和實踐來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話題;文本重構
一、引言
話題教學以教材文本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交流上,選擇大量的與話題核心相關的材料作為補充性輸入,不僅是對話題內容的擴展和延伸,更是檢驗學生對話題的進一步認知和思考。在潛移默化的推進下,有秩序地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分享,開展思維活動,習得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現行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但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僅僅局限于教授教材中的內容,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和操練,忽視對學生的語言輸出和表達能力的培養的現象較為普遍。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視野變得越來越狹窄,語言輸出有限,語言綜合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了制約。
因此,“文本再構”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形式,透過對于教學文本的重組以及有效的再整合,可以充分地體現教學重點,彌補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漏洞,還能夠一定程度上實現教學的拓展與延伸,這些都可以為小學英語的教學帶來極大的效率。如何通過文本重構,進行小學英語的話題教學呢?
二、小學英語話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話題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課時的設計缺乏整體綜合性
現行的廣州版小學英語是以一個Module的話題為單位開展的語言交際活動。在三四年級的教材中,文本的內容非常的簡單和短小。這對教師處理文本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剛開始階段,教師在設定課時目標時,會忽略了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常常是單節課孤立地完成課時目標。課時目標之間也缺乏梯度性,教學內容的設計與課時目標的設計常常缺乏相關性和關聯性,這對學生語言的習得和相關語言體系的建構是極為不利的。有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以詞匯、語法、單句訓練為主,聽、說、讀、寫彼此割裂,缺乏情景和語篇的輸入與訓練。
(二)課堂話題教學缺乏情境性
情境教學要求教師依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需要,借助各種教學手段,聯系現實生活并結合真實的課堂活動創設教學情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語言,最終培養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在現實的教學中,大部分的老師是通過現有教材來獲取情境素材的,這說明教師獲取情境素材的途徑比較單一,直接來源于教材。而教材的有些情境又不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學生學習的效果大大折扣。有的老師在創設情境時,忽視了將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作為教學的起點,大結果使創設的情境不能滿足學生掌握新知的要求。還有的老師不懂得利用掛圖、多媒體和搜集生活素材等方式來創設情境,教學的教具和方式單一等。
(三)課堂教學偏離學生的生活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 “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 生獲取處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用英 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來源于生活,更是要應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并創設出各種以學生日常生活知識經驗為基礎的日常生活模擬情景,英語教師在這種生活情境中教授英 語知識和技能,學生則在這種情境中學習和接受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
然而,課堂教學情境性的缺乏,學生的學習常常脫離了生活實際,聽、說、讀、寫在教學中彼此割裂,學生很難在語境中自然的習得語言。
三、文本重構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深入理解教材,整體進行文本重構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需要教 師在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分析語言知識,提煉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心智特征重構文本,讓他們在文本學習中復習鞏固舊知識,習得新知識。
教學目標是整堂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合理的 目標定位對教師制訂科學的教學過程和方法有很 大幫助,能夠引領教師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 細節,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建立 “支架”。文本重構 時的目標設定可以從語言知識目標的再構、語言技 能目標的再構和情感目標的再構三個方面入手,進 一步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內涵,激活情境。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內涵,激活情境。 教師在處理文本時最好能結合課堂實際對文本進行巧妙重構。如在學習科教版三年級英語下冊Unit7 May I have some grapes.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創設了一個fruit sale 水果免費試吃的活動,教師事先準備好水果,然后在小組合作編對話的時候,有的學生扮演售貨員,有的扮演顧客,小組一邊編對話,一邊現場試吃,這樣既增強了情境性,又激發了學生說和表演的興趣。
2、利用多媒體手段拓展情境,激活文本,讓學生更易接受。
隨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引入, 靈活運用各種電教手段, 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示范,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 感染力強,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 實際運用。
(三)搜集學生的生活素材,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言氛圍
1、憑借生活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如以教科版三年級英語《Unit9 Who is this cute baby?》為例,教師通過創設看相冊的情境,導入Is this a photo of ...? There is a ...in it.學習新單詞和對話,情境先后呈現出學生所熟悉的老師和同學,學生用大量的形容詞去修飾這些人,學習并運用句型。之后,學生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全家福,同桌之間進行pair work,操練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句型。
2、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具等巧設情景:中學英語 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 使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具等,讓學生學。再如教科版四年級上冊Unit3《Welcome to my house.》 的這一課中,教師通過文本重構,了解房屋的構造,過度到拓展描述自己夢想的房子,在前面兩課學習的基礎上,本課時設計了讓學生仿照例子描述的環節,以加強他們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合作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 周秀云.淺談小學英語的話題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1-33,59—60
[2] 馬艷.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話題教學[C].江蘇省:江蘇省教育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2014
課題名稱:文本重構在小學英語話題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 編號 2015GHKT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