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接連涌現,尤其以通過操縱利潤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現象居多,該行為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隱患,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引起各界密切關注。本文通過分析企業操縱利潤的動因,進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對于企業作出正確決策、投資者及債權人了解企業的真實狀況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 利潤操縱 財務造假 虛假會計信息
我國企業通過操縱利潤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致使會計信息失真、可靠性降低,嚴重影響了企業做出準確的決策、潛在投資者做出最好的投資選擇、債權人選擇正確的舉債對象,更不利于政府部門準確地了解國家經濟狀況。因此,了解企業操縱利潤的動機并對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于企業自身、股東、債權人以及政府當局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于利潤操縱
利潤操縱是指企業管理層迫于利益相關者對其盈利能力的預期以及自身對股東財富最大化的渴求,采用各種各樣合法或非法手段人為地調增或調減利潤,以使其傳遞出來的會計信息達到期望水平。當利益相關者根據被修飾的會計信息作出決策時,可能會因沒有認清真面目而導致決策失誤。比如,投資者投資選擇不準確、企業經營決策不準確、政府部門對于國家經濟狀況的了解不準確。因此,小到利益相關者個人,大到國家,研究利潤操縱的動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至關重要。
二、企業管理層操縱利潤的動因
(一)內在動因
1.由于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經濟人、理性人,一些人有著強烈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動機,為了達到其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措施。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他們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對于權力的渴望、對于成功的追求,他們的需求往往與其管理的企業密切相關,這就使這些個體尤為關注與其利益緊密相關的企業的狀況。尤其是當經營業績不佳,危及企業乃至個人在市場上的生存與發展時,便會對利潤進行操縱。
2.企業管理層為了合理避稅,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有了操縱利潤的動機。由于企業創造了利潤就要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而企業為了自身價值最大化,往往會操縱利潤少納稅款,或者利用稅收法律法規的漏洞避稅。
(二)外在影響因素
1.《會計準則》自身的局限性。其缺陷主要體現在權責發生制問題上。為了反映企業某一期間的經營業績,不僅要求記錄收入和支出,會計準則要求采用待攤、遞延等方法,將各個期間收入與費用、收益與損失相配比,致使會計確認過程中包含了大量的不確定性,很多數據需要運用職業判斷進行估計與預測,帶有很強的主觀成分,很容易被利用進行利潤操縱。
2.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利潤操縱。信息不對稱是指交易中的各人擁有的信息不同。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一些個體擁有其他個體無法擁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對稱。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不對稱信息可能導致逆向選擇,嚴重降低了市場的運行效率,因此利潤操縱現象更會發生。
3.企業治理結構存在缺陷,導致發生利潤操縱現象。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為實現資源配置的有效性,所有者(股東)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績改進行監督、激勵、控制和協調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反映了決定公司發展方向和業績的各參與方之間的關系。如果企業治理結構存在缺陷,更會導致操縱利潤現象發生。
三、利潤操縱防范的對策和建議
第一,國家有關人員應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如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足夠完善,不給利潤操縱者可乘之機,那么他們進行利潤操縱的動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
第二,國家應進一步完善外部監督體系。我國證券市場存在規范不完善的問題,政府等監管機構應進一步改善政府的監管方式,擴大信息披露度和覆蓋面,加強監管力度,規范約束好企業的行為。
第三,對于會計從業人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了使進一步做好會計工作,會計人員應定期進行繼續教育培訓,以深入掌握、融會貫通會計準則和會計規范,唯有如此,才能將其如魚得水般用于實際工作中。除此之外,企業還應對會計人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規范會計人員的從業行為,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
第四,企業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如果企業內部控制控制制度五方面都做得很完善,可以大大預防其他人員進行會計造假,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四、結語
利潤操縱是我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容易發生且難以控制的問題,企業人員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強烈動機,總會想盡一切辦法減少利益的流出,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利潤操縱現象是一個長期化和具體化的工作,它不僅需要國家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更是需要社會各界及相關從業人員的積極配合、完善和推行,需要社會各界人員和會計從業人員加強重視,一起努力改進。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控制利潤操縱現象的發生。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法制建設將會更加完善,全民素質也將會大幅提高,從而大大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降低企業操縱利潤的動機。因此,相信經過長期的改善,利潤操縱行為會逐漸減少。
(作者單位為三峽大學)
[作者簡介:牛俊琴(1996—),女,山西臨汾人,本科,財務管理專業。]
參考文獻
[1] 肖時慶.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防范體系研究[J].會計研究,2000.
[2] 黎仁華.談談會計報表粉飾的審計策略[J].財會月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