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就政協工作作出系列講話和重要批示,對人民政協的基本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遵循和行動指南。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政協的新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重要作用與原則要求進行系統闡釋,創造性提出一系列關于人民政協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推動了人民政協理論的發展創新和人民政協工作實踐的有效開展。
(一)“做好人民政協工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做好人民政協工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加強對人民政協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以此為指導,中共中央和中央辦公廳對推進人民政協事業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級黨委應把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納入總體工作部署和重要議事日程”;人民政協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二)“人民政協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通過開展包括政協協商在內的各種協商可以“廣泛形成人民群眾參與各層次管理和治理的機制,有效克服人民群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中無法表達、難以參與的弊端”,體現全體人民共同治理國家的特性。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同時要求“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在提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的同時,再次強調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這也就是說,人民政協不僅是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而且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具有其他組織所不可代替的獨特作用。
(三)“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
“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是指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政協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優良作風有機銜接起來,“在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下,通過多種形式的協商,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廣泛接受批評和監督”。政協組成成員的多樣化,形成了社會聯系的廣泛性。在牽涉到利益協調和利益均衡的問題時,依靠來自社會各界的政協委員就可以聯系群眾、團結各界,反映多方面民眾的利益訴求,化解矛盾和沖突。
(四)“在人民內部各方面廣泛商量的過程,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
“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在發展協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主張建構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提倡廣泛多層制度化的協商。
二、當前人民政協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并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級組織和廣大委員團結奮斗,使得全國政協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但我們也應清醒看到,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標桿,政協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對重點問題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
調查研究在人民政協的履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但是,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復雜局面和嚴峻挑戰以及各級黨委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人民政協的調查研究工作還有較大差距,存在著一些不足。第一,不重視調查研究,隨意選擇課題;第二,服務人民的意識淡薄,不能有效聯系群眾;第三,欠缺大局意識,較少團結群眾。
(二)民主監督的相關機制不夠健全
民主監督雖然是政協的一項基本職能,但由于在具體實際中缺乏配套措施,因此實踐起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隨意性,直接影響了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效。政協委員缺乏知情權,獲得的信息有限,實施民主監督無從下手;有些黨政部門對政協的民主監督缺乏有效的溝通,也沒有一定的反饋措施,致使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常常石沉大海;而對于那些來自黨政機關的政協委員來說,還會出現自己提出的批評意見要求自己改正的現象,結果使民主監督流于形式。由于民主監督的相關機制還不十分健全,這就使得政協的民主監督在實踐中受到了很多限制,出現了怕“越位”,怕“惹事”,怕“風險”等現象,影響了民主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造成了政協民主監督的實踐困難。
(三)團結聯誼的廣度和深度有待拓展
統戰工作的主題是大團結大聯合,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在實際工作中,人民政協或多或少地存在對統戰與團結聯誼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的問題。有的認為統戰工作看不見、摸不著,不如搞調研、搞提案、搞信息更容易出成績;有的不注意學習統戰知識和方法,不善于同黨外人士交朋友打交道,不太會做統戰工作;還有的擔心政協做統戰工作是“種別人的田”,是搶其他部門的活干。這些,都是非常片面的、錯誤的。
(四)履職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差強人意
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人民政協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但同時也要看到,在工作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成果還不突出,在領導決策中的影響度還不足,在社會各界中的認同度還不夠,在人民群眾中的滿意度還不高,政協應有的“宣傳員”、“智囊團”、“監督者”、“協調者”作用不能有效發揮,不利于人民政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三、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建議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改進人民政協實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緊扣改革發展持續推進履職能力建設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推動人民政協事業的新發展,要研究制定一系列工作舉措和有效方法,推動政協工作實踐。
(一)提高人民政協調查研究能力
第一,提高人民政協調查研究的課題選擇能力。人民政協的工作千頭萬緒,要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確指導思想,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抓主要矛盾,圍繞重難點問題進行層層深入的調查研究;第二,提高政協委員調查研究的個人能力。政協委員要扎實自身的理論功底,強化實踐能力,在調查研究中能敏銳地抓住一手材料并深入事物的本質;第三,提高人民政協調查研究的成果轉化能力。人民政協要加強同黨政部門的溝通聯系,及時傳遞調查研究成果,并對成果的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監督。
(二)完善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機制
第一,完善和堅持知情制度。知情是監督的基礎,不知情,就必然無的放矢,監督也就難以取得實際效果。知情不僅包括情況通報,還應包括閱讀有關文件,參加有關會議,向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參與有關重大決策的調查論證等;第二,堅持和完善協商監督制度。民主監督制度要明確具體,盡可能量化、細化、實化,以利于掌握和操作,使之有章可循,減少隨意性;第三,堅持和完善反饋制度。對于通過協商渠道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凡是正確的應加以采納,凡是對某些問題在看法上不完全一致的應加以解釋,真正體現接受監督的誠意。
(三)不斷拓展人民政協團結聯誼的廣度和深度
第一,要充分發揮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的獨特優勢,進一步健全與社會各界各統戰成員的聯系溝通機制,積極開展走訪、座談等各種形式的聯誼活動,在活動中廣交朋友、增進了解;第二,要不斷擴大聯誼交友的廣度和深度,高度重視與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的知識分子工作和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等新興階層的聯誼交友工作,努力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團結起來;第三,要按照平等尊重、體諒包容、求同存異的原則,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盡可能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約數,以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和力量,建立起最廣泛、最牢固的統一戰線。
(四)進一步提高政協委員履職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第一,抓好委員思想政治建設,著力增強“三個認同、三個自信”,堅持“四個意識、三個看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要充分發揮委員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第三,要把“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落實到委員隊伍建設中,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嚴格遵守紀律規矩,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第四,政協黨組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委員履職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
做好新形勢下的政協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人民政協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更好地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全面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就政協工作作出的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
作者簡介:張曉旸,(1994-)民族:漢,籍貫: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