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8年的“301調查”對以電子、機械、航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中美貿易失衡的不斷加劇,導致雙邊貿易摩擦頻繁發生,影響了兩國和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在部分新興產業的某些技術水平要求中等的環節,中國已經建立起一定比較優勢,并且美國擔心這種優勢會逐步延伸到高端環節。雖然我國出口產品層次有所提高,但是中國制造、西方消費的經濟循環模式尚未打破。本文通過反駁貿易逆差所形成的貿易保護理論,進一步分析中美失衡問題,提出中國在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的對策。
一、文獻綜述
大部分學者認為中美貿易收支失衡有貿易結構及經濟政策差異等多方面原因。任靚(2017)1、曲越、秦曉鈺(2018)2整理了多部貿易法中普通301條款、超級301 條款和特殊301條款,并指出隨著貿易法案賦予美國總統的權力不斷增加,貿易調查的領域逐漸擴展。鄒小宇、朱宇(2009)3在分析兩國貿易現狀后,指出兩國貿易摩擦存在多重原因。張幼文(2018)4明確指出美國加征關稅是針對《中國制造2025》相關聯產業,不難看出美國的貿易保護并非只是市場競爭,國家戰略競爭也是摩擦的主要原因。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由于中美雙方計算口徑不同,無法進行比較。孫華、許亦平(2006)5,萬光彩、劉莉(2007)6,呂婕(2010)7認為雖然兩國采用不同的統計方法,但現行的貿易統計方法單純反應原產地情況,忽略跨國公司在貿易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夸大中美貿易差額,因此校正現行貿易體系的統計口徑是現階段國際貿易中必須實施的方案。何科鵬(2018)8參考之前的研究,總結出中美貿易是系統性的經濟問題,逆差的出現與政策、貨幣的國際地位密切相關,我國更應重視此次貿易戰的國內深層次結構性原因。
二、重商主義的貿易思維
重商主義主張政府應該控制國家的經濟,以便損害和削弱對手的實力,增強本國的實力。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推動中美貿易摩擦,其依據是中美貿易失衡嚴重,美國一年虧了5000億美元。這是從重商主義的視角來看待貿易逆差的問題,特朗普緊緊抓住高達上千億的億美元的逆差,然而特朗普所提的貿易逆差是由美國海關統計的,并不包括服務貿易。重商主義“此消彼長”的觀念處于了一種孤立的狀態,只針對貿易逆差來進行反擊,是沒有說服的權威的。根據比較優勢的理論,國際貿易應該是根據兩國相對由優勢的產品進行交易往來。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國際貿易也由原先單純的貨物商品貿易逐步拓展至服務領域,服務貿易成為國際貿易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國雖然在貨物貿易方面長期處于大量順差地位,但在服務貿易領域,我國逆差卻逐年增加,而美國是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國。近五年美國平均每年服務貿易順差高達2500億美元,美國政府只談貨品貿易逆差,絕口不提服務貿易順差。
三、中美貿易戰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緊跟世界潮流,不斷強大的科技使得我國在產業結構方面不斷提升,中國制造的商品在國際上地位日益提高,資本與技術密集型商品比重越來越高。高端服務業方面,金融、旅游、建筑設計、醫療、電信、互聯網新媒體等領域,大多處于起步階段,在降低關稅、放開股權比例限制、進口配額限制、打破國企壟斷、放開行業管制、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開放空間。股市方面,《光明日報》[1]報道稱:在“貿易戰”陰云籠罩下,22日美國三大股指應聲大跌。標準普爾500指數創2月8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道瓊斯指數下跌724.42點,跌幅達2.9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78.61點,跌幅為2.43%,也創下2月8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中國金融業已步入改革、開放的重要時刻,尤其是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改革,中國已經做出了極大努力、邁出了重要步伐。從宏觀層面來看,中美貿易戰有可能影響金融業開放的秩序與節奏。就目前而言,中美貿易戰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中國外貿逆差或國際收支逆差,打破原有的貿易格局或貿易平衡。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下降和市場上外匯供給減少,從而使得外匯匯率上漲和人民幣匯率下跌。目前我國擁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可以通過拋售外匯操作手段直接干預外匯市場,然而這么做的結果將引起本國貨幣供應量的減少,進而引起國內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經濟下滑。
四、結論與對策
統一中美貿易統計口徑,維護國際貿易環境。中國長期的貿易順差是本次美國發動貿易戰的發力點,為了真實反應中美貿易現狀,應將跨國公司銷售收入歸類,加入服務貿易的數據,建立貿易統計協調機制。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降低對外需的依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意義在于依托新興技術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美國此次征稅在某種程度上也推動我國國內市場不同行業以及行業內部正規化的發展,國內中低端、依靠模仿國外產品技術的制造業企業前景渺茫,進口國外產品成本的提高也會使得部分制造商轉向國內市場尋找替代品,為行業提供創新的動力。
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市場多元化發展。現階段中國應以高科技產業為依托,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加快貿易自由化,促進貿易伙伴的多元化,提升貿易商品的質量,推動構建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形成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支撐的區域價值鏈,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靚.特朗普貿易政策與美對華“301”調查[J].國際貿易問題,2017,12,153-165
[2] 曲越,秦曉鈺,黃海剛,夏友富.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產業與經濟的影響—以2018年美國對華301調查報告為例.中國科技論壇.2018,5,131-138
[3] 鄒小宇、朱宇.中美貿易摩擦:歷史、原因和對策[J].經濟體制改革,2009,3,44-47
[4] 張幼文.中美貿易戰:不是市場競爭而是戰略競爭[J]. 南開學報,2018,3,8-10
【注 釋】
[1] 數據來源:光明日報網站(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3/24/nbs.D110000gmrb_12.htm)
作者簡介:王純(1993年),女,漢,天津,在讀研究生,天津財經大學,西方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