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寧
【摘 要】 逆全球化和貿易單邊主義必然會對全球貿易產生較大影響,全球貿易的變化必然導致海運貿易格局調整。海運貿易格局新變化下,干散貨航運企業只有通過內強筋骨、外擴合作等措施來提升發展實力。
【關鍵詞】 海運貿易 干散貨 航運企業
據有關機構統計,全球海運貿易量占世界貿易總量比例接近90%,海運貿易對全球經濟貿易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海運貿易受國際貿易形勢尤其是美國的貿易政策影響較大,航運業作為海運貿易的派生,海運貿易格局的變化給航運業帶來新的挑戰。
一、海運貿易格局的新變化
今年3月8日,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課以25%和10%的重稅,7月6日,美國正式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7月10日,特朗普政府推進再向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計劃,發布了目標產品清單,這標志著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戰的急劇升級。
7月17日,歐盟和日本在東京簽署了日歐“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標志著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宣告成立,將覆蓋全球6億人口和30%GDP總量。
7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緩和美歐貿易緊張關系達成協議,并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傍晚期間,歐盟官網還公布了美歐聯合聲明。根據日歐“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歐盟取消了約99%的對日本商品關稅,日本取消了約94%的對歐盟商品關稅。根據美歐聯合聲明,雙方除了減免部門商品關稅,還將聯合起來更好地保護美國和歐洲公司免受不公平的全球貿易行為的影響,并將與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改革世界貿易組織,解決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包括強制技術轉讓,知識產權盜竊,工業補貼,國有企業造成的扭曲以及產能過剩。
8月27日,墨西哥與美國達成雙邊貿易協定,定位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三國貿易關系的北美資源貿易協定(NAFTA)將受到挑戰,也給國際貿易體系帶來挑戰。
美國推行“美國優先”、“美國第一”,采取貿易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悍然提起全球貿易戰。地區性貿易協定主導地位凸顯,WTO所代表的多邊貿易框架受到嚴重挑戰。
由此可見,WTO的多邊貿易談判規則將受到極大挑戰,美國將以“美國優先”的原則采用一國一談的雙邊貿易談判,全球貿易貨物流向將會隨著美國貿易策略的推進而產生較大影響。全球海運貿易格局也會因為全球貿易貨物流向的改變而產生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美國與日本之間、南美北美之間、美洲歐洲之間的貿易將會更加活躍,傳統的海運貿易航線貨運量將有可能減少,而區域之間的海運貨運量將增加。
二、干散貨航運市場的新挑戰
海運貿易因美國貿易策略的調整而受到新調整,出現了新變化。對于依賴海運貿易而生存的干散貨航運市場,必將產生重大影響,必將受到新的挑戰。在世界經濟、政治局勢不發生重大危機的情況下,全球干散貨貿易量將繼續保持增長,但是世界前二位經濟體之間越演越烈的貿易戰,歐盟與日本、美國與歐盟等之間達成貿易協定,必將對干散貨貨物流向產生新的影響,對部分支流航線的運輸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海運貿易格局新變化對海運貿易的影響并非簡單的貿易量增減,而是通過對相關貨種貿易格局的改變而產生的影響。貿易格局新變化對干散貨運輸影響的貨種主要有:煤炭、大豆。
1.煤炭貿易流向的調整
2017年全球煤炭海運量接近12億噸,其中中國進口煤炭2.7億噸,中國從美國進口煤炭僅有595萬噸,占比輕微。中美貿易戰將會導致中國從美國進口煤炭減少,歐洲、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國將會大幅增加美國煤炭進口量。
2.大豆貿易流向的調整
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升級,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關稅,直接導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急劇減少。美國大豆出口至巴西、歐盟等國家力度加大,中國則會增加從南美大豆進口量,南美巴西將成為大豆生產和貿易的中心,但南美無法滿足中國的全部需求,中國進口地將轉向加拿大、印度、黑海等地區。美國與歐盟簽署貿易協議,歐盟將加大美國大豆進口力度,中國對美國大豆進口的缺口將部分由歐洲市場取代。由此可知,中國大豆進口將轉向南美、歐洲,美國至歐洲大豆運輸需求也會大幅增加。
3.高粱貿易流向的調整
高粱全球貿易持續穩定,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等三國2017年高粱出口量之和占世界高粱出口總量的95%,高粱全球貿易主要集中在中國與美國之間,約占全球貿易總量的60%。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高粱將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勢必會增加中國與阿根廷、澳大利亞之間的高粱貿易,美國出口至日本、墨西哥等過的高粱也會增加。
總而言之,從干散貨運輸需求角度來看,跨國資本可能會從中國進一步向外轉移,國內制造業和大宗商品需求可能會有所降低,面向中國的總體運輸需求可能小幅下降,但同時,區域之間的運輸需求、第三國運輸需求將會同步提升。因此,海運貿易格局新變化對于國際干散貨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新的航線會出現、部分支線的需求增加、航運運距會縮短。
三、干散貨航運企業的應對措施和建議
1.融入“一帶一路”,搶抓新機會
習近平主席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強調,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國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我國開放空間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我們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6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0多萬個就業崗位,我國對外投資成為拉動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一帶一路”建設將引發新的貿易投資合作機遇。干散貨航運企業要融入國際“一帶一路”戰略,緊盯“一帶一路”沿線國際貿易變化,面對中國國內鋼材沿著“一帶一路”更加集中向東南亞、中東等地的新情況,及早與“一帶一路”沿線客戶溝通,搶抓新機遇。同時,要積極利用中國進口博覽會的平臺,與海外直接貨主建立聯系渠道,拓寬貨源攬取途徑。
2.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應變能力
打鐵必須自身硬。想要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實現突圍,自身能力必須突出。航運企業在應對海運貿易格局新變化下必須內強筋骨,提升隨機應變能力。一是要加強航運市場形勢分析能力,提高決策水平,強化執行力。二是要加強服務能力,強化上下游企業命運共同體觀念。借鑒日本三大航運公司穩健經營策略,通過與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簽署長期合作協議,以此確保業務規模和收益的穩定。三要專注自身優勢航線,采用低成本戰略。增強公司在固定航線上的比較優勢,提供較低運價實現與貨主共贏。
3.強化合作競爭,努力發展新的業態
合作競爭是當前和今后航運市場競爭格局的主旋律。干散貨航運企業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緊抓“互聯網+”孕育的新機遇,尤其是要有效利用開發大數據為企業發展開辟新途徑。一是要強化服務競爭。要向客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例如專門為貨主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船舶和航線;謀劃提供航運物流服務,降低貨主運輸成本;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信息互動平臺,為客戶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二要注重合作競爭。與同行之間要強化合作競爭,加強運力池建設,取長補短,維護干散貨航運市場健康秩序,實現共贏。三要利用“互聯網+”,利用大數據引領未來航運發展新潮流。大數據在推進港口、船舶等基礎設施智能化,構建鐵水聯運、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智慧運輸體系方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干散貨航運企業要積極利用大數據,做好大數據航運的頂層設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引領航運業發展新潮流。
4.把握重點環節,做好風險防控
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海運貿易新變化對運輸合同的簽訂、執行引發的風險,尤其是運費、租金的結算方面。要通過調整資金債務幣種結構,來對沖部分風險敞口;通過探索搭建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手段,拓寬境內外資金融通渠道,降低企業財務成本。要轉變觀念,規避匯市風險。做好幣種結構的調整。按照目前世界貿易通行規定,大宗商品基本上以美元定價,運費結算幣種主要為美元和人民幣,隨著海運貿易格局的深入調整,可能會產生歐元、日元及其他幣種的結算需求,干散貨航運企業的資金及債務幣種結構應該相應調整,以規避交叉幣種的匯率和利率風險。
【參考文獻】
[1] 吳秋余,美國挑起貿易戰的要害是破壞規則,人民日報,2018年
[2] 孫勝男,陳炯迪:航運企業風險分析和規避對策,中國海事,2015
[3] 楊宜勇,葉祝發:新經濟常態下如何破解航運困局,中國經貿導刊,2015
[4] 李嘉華:大型航運企業持續發展與風險控制實際操作策略,水運管理,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