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公路建設迅猛發展,在我國現有的主要干線公路中,70%以上是瀝青路面。但由于瀝青材質本身的差異,以及受設計和施工水平的影響,瀝青路面常常出現開裂、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見病害,這些病害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行車速度、行車安全,加大了汽車磨損,縮短了瀝青路面使用壽命。所以瀝青路面養護成為大家日益關注的問題,本文結合筆者工作實踐,對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原因及其養護技術作了探討。中國論文網
【關鍵詞】 公路瀝青路面病害成因養護措施
一、瀝青路面病害產生原因
1、客貨流量大,超載嚴重
國道作為普通干線公路,由于它的快捷、通暢、安全、舒適,越來越被人們認可。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車輛的超載日益嚴重,且不交高速公路的計重收費,因此大量客貨車紛紛涌向國道,致使車流量遠遠超出設計。這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壞比較嚴重的原因之一。
2、路面水損害
因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密封不嚴,水乘其滲入,進而侵入路面內部,造成水損害。另外,路邊緣的綠化樹木吸水,其發達的毛細樹根滲入路面結構層,進而使水滲入路面結構內部,造成水損害。
瀝青膜脫落滲水。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損害,一方面是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水或凍融循環的條件下,由于汽車車輪動態荷載的作用,進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斷產生動水壓力或真空負壓抽吸的反復循環作用,水分逐漸滲入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上,使瀝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漸喪 失粘結力,瀝青膜從集料表面脫落(剝離),瀝青混合料出現掉粒、松散,繼而形成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松散、沉陷、翻漿等損壞現象;另一方面是瀝青混合料自身抗水損壞能力的好壞,它主要取決于礦料的性質,瀝青與礦料之間相互作用的性質,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等。
3、路面縱向裂縫
路基推移產生裂縫。填方路段,因材料未經過特殊處理或處理不完善,壓實厚度過厚,壓實度不夠等原因,致使路基在重車荷載長期作用下,使之產生變形,形成裂縫,并反射到路面結構,形成路面縱向裂縫。
基層縱向裂縫。在路面基層中,基層受到來自底基層(或墊層),自重和相鄰板的約束。由于基層是水硬性材料,在失水干燥的過程中會產生收縮變形,進而產生干縮應力;在溫度變化過程中,會在其中產生溫度應力。在干縮應力和溫度應力的共同作用下,基層即產生裂縫。由于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基層中的裂縫會隨之擴展或縮小。而由于交通荷載的作用,會使裂縫豎向錯動。在溫度與交通荷載的綜合作用下,裂縫會逐漸向上層延伸,最終貫通整個瀝青混凝土面層。
二、瀝青公路路面養護技術
目前我國公路主干道普遍交通流量大,車行速度快,其養護工作應及時、最大限度的實行機械化養護,既能確??焖?、安全、可靠且盡可能不中斷交通進行養護維修作業,又能提高工效。在對病害處治之前,要對病害進行實地調查。
1、裂縫是瀝青路面最常見的病害
對于較小的裂縫(縫寬<5 mm),應先將路面掃凈,剔除縫內的塵土雜物并吹凈,用熱瀝青灌縫,再刮平縫口,最后在上面撒鋪養護細料,經行車碾壓使其結合牢固;對于較寬的裂縫(縫寬>5 mm),先將裂縫內處理干凈,再將拌好的瀝青砂或細粒式瀝青混合料填人裂縫,用工具搗實、烙平封口,然后在上面撒鋪養護細料,再夯實;對于不嚴重、路面無變形的裂紋、裂縫,在路面干燥的條件下,應先清除縫內的塵土,在縫口刷一層黏度較低的瀝青,用刮板將瀝青料擠進縫內、烙平封口,再撒砂掃勻;對于基層、土基破壞或排水不良引起的路面裂縫、反射裂縫、嚴重龜裂等,應先消除基層或土基的缺陷,再采取挖補的方法;對于不嚴重的龜裂或局部龜裂,可先挖掉面層,晾曬數日至基層干燥后,再用修補坑槽的辦法處理。
2、對于瀝青路面早期出現的磨損、老化、網裂、光滑、松散等病害,可采用改性瀝青碎石封層的方法,以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耐磨等性能。
3、沉陷和坑槽是路面的一種局部性的破壞,其挖補方法是:先測定破壞部分的深度和范圍,劃出使之成正規形狀的輪廊線,其縱橫邊線應與路中線平行或垂直;開槽的槽壁要垂直,且要開鑿至穩定部分,并將槽底、槽壁清除干凈;根據實際情況,應采用冷拌法或炒拌法;在開好的槽底和槽壁均勻地刷一層粘結油,然后填鋪瀝青混合料并整平壓實。新補部分應略高于原路面,使壓實后保持與原路面相平,并在接縫處灌油、燙平。如路面基層破壞,應先將基層修補好,待壓實后再補面層。
4、對于輕微的小塊擁包,可在高溫時直接鏟平;由于基層不平而引起的較嚴重的擁包,可采用挖補法先處理基層,然后再做面層;由于路面原因而引起的嚴重的大塊擁包,則應進行面層的挖補。
5、泛油是瀝青路面用油量不當、油石比過大形成的一種病害。其處理方法為:對于輕度的泛油地段,可撒3~5mm的石屑或粗砂,通過行車碾壓至不粘車輪為度;對于嚴重的泛油地段,應根據實際情況先撒5~10mm的礦料,用壓路機碾壓,穩定后再撒3~5mm的石屑或粗砂,引導行車碾壓成型。
6、易翻漿路段疏干路基至關重要,可采取深挖邊溝、挖滲水井、設盲溝等方法,以減少路基路面的水損壞。
結束語
發展公路建設,必須堅持建、管、養并重原則,不能放松正常養護管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車的發展和普及,公路交通作為現代陸地運輸的一種重要方式,其地位也更加重要,公路在運輸能力、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突出特點將為實現地區間均衡發展,提高現代物流效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強公路的養護和管理是實現公路優良性能的重要環節,是值得每一個公路人研究和探索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王菊平.論公路橋涵工程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J]. 科學之友. 2011(19)
[2] 方迎捷.公路預防性養護與管理[J]. 科技與企業.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