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梅
【摘 要】 《蒙面唱將猜猜猜》這一音樂類真人秀電視節目最初是由江蘇衛視從韓國MBC電視臺購買版權并制作播出的,第二季則是由江蘇衛視和燦星制作聯袂打造,是一檔大型音樂懸疑競猜類真人秀節目。“所謂真人秀節目,就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規定的情境中按照指定的游戲規則展現完整的表演過程,展示自我個性,并被記錄或者制作播出的節目。”[1]每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勾連節目各環節并助推節目敘事展演,獨具特色的明星嘉賓以神秘的蒙面和奇幻的造型亮相演播室一展歌喉,按照特定的節目賽制供猜評團和觀眾猜測揭秘歌唱者的真面目,其煥發的音律體驗、懸疑競猜和娛樂情緒前所未有。
【關鍵詞】 蒙面唱將 真人秀節目 音樂
一、節目模式:獨樹一格
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后來改名為《中國新歌聲》、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北京衛視的《跨界歌王》等音樂類節目呈現井噴式的形態霸占銀屏,給人以美輪美奐的視聽體驗,但由于節目定位、流程設置、文化內蘊趨向同質化,一路走來彈盡糧絕,《蒙面唱將》將蒙面的造型和“猜”的元素引入音樂類真人秀節目中使得該類型節目起死回生。節目中每位參賽歌手取了新穎別致的代號,例如“尖耳朵的阿凡達妹妹”、“哎呀你是從哪兒冒出來的9號”、“閑不住的鐵娘子”分別代表歌手譚晶、金志文、張韶涵,這些代號具有符號化的意指,既富含趣味性又與歌者的個性氣質、生活經驗、人生感悟不謀而合,泄露“猜”的突破口。該節目中兩位歌手所戴面具炫酷十足,衣著造型匠心獨運,他們共同登臺重新演繹耳熟能詳的曲目,增添聽音辨人的難度。固定的猜評團成員和飛行猜評人打趣歌者、議論歌者、提問歌者,猜測歌者何人,節目的娛樂元素、懸疑設置盡顯其中。猜評團在兩位歌者合唱后選出其中一位身份更加明晰的歌者,由現場觀眾猜評團通過手機輸入歌者名字。如若歌者與輸入最多的名字相符,則在演唱后歌者揭面,若不符則直接進入下一期節目演唱。節目中歌者蒙面登臺用心歌唱這一形式本身就吸引人的眼球,又增加了競猜環節,獵奇、推理心理促使觀眾一探廬山真面目,節目成為“爆款”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明星+素人:燒腦升級
明星向來是綜藝娛樂節目取得高收視率高關注度的制勝法寶,眾多明星在音樂類真人秀中集聚為節目拉攏了人氣,制造了話題。音樂類真人秀節目中的素人,是沒有成名的普通人登臺演唱競技,他們有的接受過專業訓練,有的只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音樂。《蒙面唱將》的明星歌手都符合“具有一定知名度、唱功過硬、音色多變”等條件,素人選手則經由長達五個月的選拔,網友投票評選出最具實力的歌神網紅及平民唱將。《蒙面唱將》在第一季時都是明星歌手兩兩同臺傾情演唱,而到了第二季難度進行升級,采用了明星歌手和素人選手合作演唱的形式,這無疑是對猜評團和觀眾聽音識人的大考驗。節目中蒙面出場的明星和素人全力以赴的演唱曲目,懸念設置與全民競猜的意味愈加濃厚,豐富了節目的可視性,增添了節目的戲劇化要素。明星及素人歌者在主持人采訪與回答猜評團問題時闡述自己的音樂夢想,表達對生活的理解,感悟人生生命意義。如“哎呀你是從哪兒冒出來的9號”金志文表述了自己一直以來在音樂演繹道路上飽受聲音沒有辨識度的質疑,在舞臺上被猜評團和現場觀眾識別出來倍感欣慰,這是對其歌唱功力的認可。節目雖然注重“猜”的元素,但沒有本末倒置,歌者傾心演唱的音樂才是節目的靈魂。
三、創作理念:回歸本真
《蒙面唱將》的創作理念引人入勝,探究華麗面具下的本我,在燒腦謎題中找尋音樂魅力,回溯到樂音的本源,拋棄歌者外在的細枝末節,使觀眾細心靜聽歌者對音樂的獨特詮釋,回味經典曲目,因而它從諸多音樂類真人秀節目中突出重圍。節目不再延續以往的音樂類真人秀過度渲染歌者的苦痛追逐音樂夢想的生活經歷,也不刻意“故事化”人物形象制造噱頭,更不摒棄“聲音”選“面孔”。節目中無論是明星歌手,還是素人演唱時都以獨特的面具遮蔽住自己的真實面目,大膽地挑戰自我,用心歌唱,使人們沉浸在演唱者一心構筑的美妙的音樂世界中,如癡如醉。《蒙面唱將》就是擁有這樣的魅力,真實的展現歌者的實力,挖掘歌者內心深處潛藏的音樂精靈,回歸音樂的本質形態,讓猜評團與觀眾聆聽一場精彩絕倫的音樂盛宴。面具后的歌者放下明星光環,或擺脫“過去的我”的束縛,或證明“新我”的實力,他們都執著且摯愛音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節目中“一閃一閃亮晶晶的鉆石女士”楊丞琳,挑戰高難度歌曲,力圖消除自己過去可愛女生的刻板印象,如實綻放自我聲紋。
結 語
《蒙面唱將》在諸多音樂真人秀節目中成功突圍與獨樹一格的節目模式,明星和素人的合唱形式,回歸音樂本真的創作理念密不可分。《蒙面唱將》致力于打破固有的音樂真人秀節目的敘事策略,融合蒙面造型和競猜元素開辟出音樂類真人秀節目的新天地,叫醒現代人的耳朵,喚醒人們的審美疲勞,為中國音樂類真人秀的創新化探索提供了典范。
【參考文獻】
[1] 謝耘耕.真人秀節目理論形態和創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