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艾滋病發病人數持續增長,艾滋病傳播快且潛伏期長;護理實習生剛入臨床,不可避免的暴露在各種職業性危害中。為了減少護生職業暴露的發生,本文以艾滋病傳播途徑為切入點對該病職業防護進行分析,并提出實施建議
【關鍵詞】 護理 臨床實習 艾滋病 職業暴露 職業防護
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是護理專業學生在臨床實習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傳染病病原體,從而損害健康或危機生命的情況。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后天性人類免疫缺陷綜合征。目前,艾滋病發生率逐年提高,尤其是青年人(18-29歲)艾滋病患病人群顯著增加,其中普遍艾滋病患者自我暴露率低、潛伏期長,這便為護理實習生帶來極大的健康威脅。因此,護理實習學生對艾滋病職業暴露的職業防護便顯得尤為重要。
一、護理實習生對艾滋病職業防護認知現狀
據調查,護理實習生對艾滋病職業防護知識的認知并不深刻,實習生基本上掌握了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識,但對窗口期、潛伏期、非傳染性體液等的認知率都較低。甚至大部分學生未接受過艾滋病相關職業暴露相關知識的培訓,但在臨床實習中,會接診或護理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且職業暴露發生率高。
二、護理實習生艾滋病職業暴露防護的影響因素
護理實習生艾滋病職業暴露與多種因素有關,首先與艾滋病這一疾病傳播途徑多樣有關,艾滋病可通過性接觸、血液、母嬰傳播、體液、蚊蟲叮咬等方式傳播,于實習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一)器械處理不當,尤其是為病人進行穿刺、接觸病人后的注射器雙手回針套、血液噴濺、安瓿瓶劃傷等操作時職業暴露發生率高。(二)無保護性接觸病人時間過長,體液接觸傳播。實習生臨床經驗少,技能熟練度缺乏,據了解,20%實習生在職業暴露后未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22.6%在戴手套、消毒雙手、針頭處理等預防血液、體液污染等方面未能正確處理[1]。(三)與實習生學歷差異有關。不同學歷的護理專業實習生在預防艾滋病職業暴露的防護措施方面有較大差異。(四)與護理專業實習生實習前相關專業培訓不夠,實習生認知程度不夠有關。實習生對艾滋病職業防護知識認知不夠系統和全面,在實習中未采取全面的職業防護措施,加強相關知識的系統性教育及行為干預有助于實習學生有效的應對艾滋病職業暴露。[2]
三、護理實習生艾滋病職業暴露的防護建議
(一)增加系統性培訓,主動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認知。大多數學校尚未開設護生自我防護教育課程,由于很少接受HIV職業安全方面的教育,護理實習生是艾滋病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在實習前做好艾滋病相關基礎理論培訓刻不容緩。舉辦專題講座進行“艾滋病流行態勢”、“艾滋病的護理”、“艾滋病職業暴露與防護”等相關教育,并對實習生進行規范化考核和模擬性訓練。進院后醫院科室做好培訓強化教育;高危科室更應注意防范。
(二)完善制度體系,加強規范化管理。校方和醫院都要引起重視,醫院應結合上級部門要求,根據《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原則》制定落實相關保護性制度。完善職業暴露監督、報告制度,對實習生這一過渡性團體進行制度化保護,并進行不定期檢查追蹤,做好不良事件上報記錄。
(三)改良操作技術,提升操作安全性。針刺傷是醫療環境中最常見的皮膚損傷,護理實習生防護意識不強、工作經驗不足、未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護措施不到位等是造成針刺傷的主要原因[3],應當杜絕雙手復帽。做好與病人接觸的防護,接觸病人前戴手套,尤其是靜脈采血、輸液、接觸病人的體液、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時,嚴格做好自我防護,若有皮膚受損時應戴雙層手套;若有體液飛濺時應戴好護目鏡,接觸病人后嚴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避免長時間接觸病人,盡量減少接觸病毒感染重的病人。
(四)發生職業暴露后嚴格規范化處理。職業暴露后進行局部緊急處理,做好暴露風險分級評估,并在1小時內報告所在單位。所在單位應當在暴露發生后2小時內向感染辦報告,并提供相關材料,配合處置工作。緊急處理方法有:1用肥皂液和流動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2污染眼部等黏膜時,應用大量等滲氯化鈉溶液反復對黏膜進行沖洗;3存在傷口時,應輕柔擠壓傷處,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4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對傷口局部進行消毒、包扎處理。做好傷口護理的同時應即時、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個月對HIV抗體進行檢測及隨訪。
總而言之,護理實習生屬于從學校到社會過渡的弱勢群體,由于本身的局限加之臨床操作風險較高,因此護理實習生自身需提高自我防護意識;與此同時,學校和醫院都應引起重視,保障實習生安全,避免將這一群體置于“兩不管”的境地。因此,只有在護理實習生自身、臨床護理老師、醫院、學校、衛生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完善的艾滋病職業暴露標準防護體系,才能更好的減少護理實習生這一群體的職業接觸感染風險,增強護理實習生的職業認同感和安全感,從而有利于整個醫療護理體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梅先,匡亞玲,吳劍輝.血源性疾病或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1,04
[2] 何進椅,姜小鷹.護理專業實習學生對艾滋病職業防護知識認知及行為的調查分析.中華護理教育,2012,09(8):373-375
[3] 徐輝,毛秀英,蓋小榮,程進.針刺傷防護教育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03,17
作者簡介:吳淑堃(1998—),女,漢族,河北邢臺市人,護理學本科,單位:河北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