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孜
摘要:創造性思維帶來創造性的成果,在人類的發展史上,無數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改變了時代,加快了社會向前發展了進程。在藝術設計領域,這種創造性思維尤為重要。藝術需要素材的積累和靈感的澆灌,只有創造性才能使二者結合,并結出美麗的果實。創造性思維是藝術設計當中不竭的動力,只有擁有了創造性思維,設計者們才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緊貼時代的脈搏,不斷推陳出新,使藝術設計保持長久的生命力。本文首先介紹了創造性思維和藝術創作間的緊密關系,接著詳細討論了藝術設計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藝術設計;創造性;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0-0020-02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鼓勵加大對于創新型產業的投入,由此可見,創造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內在動力,對于藝術創作而言,創造力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藝術設計中的核心就是創造性思維,鼓勵頭腦風暴式的發散性思維,從而賦予藝術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現力,這就是創造性思維的可貴之處。
一、創造性思維與藝術創作
(一)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脫離慣性思維的一種思考方式,具有獨特性、唯一性、跳躍性的特點,是對于理解的思維活動進行再次創作,聚合了多種思維方式的復合型思維,賦予形象理解更多的想象力,也讓藝術創作變得更加生動化。創造性思維具體包括以下兩種思維方式:
1.再現型思維
顧名思義就是在常規理解的基礎上對思維進行再現,根據自身的主觀思維融入了適當的想象力,使得思維再現過程中融入了自身的二次創作,更加生動與新穎。再現型思維必須擁有一定的基礎,也就是創作者在進行創作之前,首先接觸到了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模式不是通過創作者的獨立思考獲得的,而是從周圍事物或者其他創作者們那里得到的。這種思維模式進入到創作者的頭腦當中,會對創作者的創作思維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創作者受到觸動,并引發的創作者對于這種思維的重新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創作者結合自身的經歷和認知,對這種思維方式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使其具有了自個人的鮮明特色,具有明顯的辨識度,這種思維模式就是再現型思維。
2.創造性思維
這種思維最大的特點就是唯一性、獨特性,是根據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的思維創作,是沒有界限、沒有規律的自由行思維,將抽象與形象思維相融合,具有他人無法模仿的與眾不同的特點。創造性思維與再現型思維不同,創造性思維完全產生于創作者自己的獨立思考,不用借助外界的思維基礎而獨樹一幟。這種思維模式集合了創作者自身的經歷和對周圍事物的辯證思考,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在藝術創作當中,這種思維方式非常可貴,它往往是藝術設計者的標簽。通過這種創造性思維,創作者可以另辟蹊徑,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呈現方式,或者是獨特的設計理念。在藝術創作當中能夠更全面地展現個人價值。
(二)藝術設計中的創造性思維
藝術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思維再造、再表現的過程,簡單的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資料收集階段,對資料進行深度認知從而形成初步的理解印象,便于后面的二次創作;深度思考階段,對資料中感興趣的點進行深度的探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思考結果更加具象化與生動化;思維升華階段,將頭腦中的各種信息進行匯聚和再次創作,同時對新的創作結果進行補充和完善,最終形成藝術創作。藝術設計者們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尋找一些藝術靈感,這些靈感就是他們設計理念的雛形。
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們會在第一階段通過搜集資料來尋找屬于自己的設計靈感。
如果在海量的信息當中找到了設計者想要的信息,那么設計者就會在第二階段當中對這種素材進行認真的提煉和整合,最終找到一個或多個閃光點,成為藝術設計的靈感來源。
最終,在第三階段,創作者運用自己的文化積淀和獨特認真,對這種設計理念進行深度思考,最終與設計者頭腦中的素材進行深度融合,就能夠設計出優秀的藝術設計作品。這就是藝術設計中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然,也有很多優秀的設計者能夠跳過第一階段,直接在自己的頭腦中找到想要表達的藝術靈感和閃光點,進而通過深度思考實現自己意圖表達的設計美學和創作態度。
二、藝術設計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藝術設計離不開創造,甚至可以說創造力是藝術設計的源泉,創造力賦予藝術設計更多的獨特性、新穎性。創造性思維使藝術設計更具有設計者鮮明的個人特點。因此,培養創造性思維對于藝術設計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一)打破常規,凸顯個性
藝術設計的關鍵點就在于創新性,需要打破傳統常規的思維模式,創作出更具有獨特性、唯一性的藝術作品,如果僅僅依賴慣有的思維方式只會墨守成規,反而阻礙了藝術設計的源泉。對此,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就是要摒棄常規,倡導差異化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藝術蓬勃發展態勢。在藝術設計中充分尊重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尊重藝術規律的基礎上,解放設計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創新思維能夠獲得足夠的動力,為藝術設計者提供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在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可以將多種信息進行匯聚和再現,不斷的推陳出新,融入更多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鼓勵自由性、開放性、爆炸性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激發出藝術設計的火花。
(二)多元融合,全面提升
藝術設計不能單純的依靠想象力,更需要豐厚的藝術素養和理論的積累。這樣,藝術設計就能能夠在多個維度上展開,使藝術設計者擺脫某一領域的局限性,是藝術設計理念得到升華,藝術設計作品大放異彩。對此,從事藝術設計的創作者們需要將多種學科背景相融合,如人文、歷史、心理學等進行融會貫通。只有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廣闊的藝術視界,才能對事物進行深度思考,這樣才能引發出更加新穎的創作思維。
同時,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藝術創造性思維將多種理論匯聚進行二次創作,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與表現形式來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具有獨特性與原創性。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淀,再加上橫向的多維度多領域知識融合借鑒,使得藝術設計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此基礎上加上設計者個人的思考,就會使藝術設計作品能夠在“百花爭鳴”中“獨樹一幟”。可見,依托于深厚的藝術積淀實現多元融合,反而可以更好地打造兼具生動化與新穎化的藝術作品。
(三)合乎情理,渾然天成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大家更加追求新奇的事物,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使得人們習慣了新鮮事物的快速迭代。有的藝術設計者盲目迎合這種潮流,反而會讓藝術作品變得不倫不類。真正的藝術設計并非是迎合新奇的眼光,而是要遵循藝術的自然規律,不能單純模仿表面形式、人云亦云。藝術設計者們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作力,深度挖掘藝術底蘊與合理性,堅持崇尚自然之美,使藝術設計作品能夠在設計者的設計理念之上,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和時代感,使藝術設計作品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這樣的美學理念才具有真正的跨越時代的意義,這樣的藝術設計作品才能夠歷久彌新。
因此,藝術設計要不僅要考慮時代的審美視角,更要遵從藝術規律,這樣才能設計出經典的藝術作品。
三、結語
創造力是推動我國成為文化大國的核心競爭力,在藝術設計中更是要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依托于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將多種學科背景進行融合與再次創作,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摒棄傳統的慣性思維與盲目的嘩眾取寵,打造出充滿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不斷提升藝術設計者的創作能力,為推動我國的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