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雨萌 楊思佳
摘要:從嚴治黨是我黨近年來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層黨建工作是高校黨的建設的基礎所在和活力所在。只有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才能更好的培養教育學生黨員,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探討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對于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學生黨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報告還指出,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高校肩負著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只有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才能更好地培養教育學生黨員,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一、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基層黨建工作是高校黨的建設的基礎所在和活力所在。基層黨建創新是高
校黨建創新的源泉,只有做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才能為高校黨建奠定穩固的基礎。只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主動性和創新性,總結實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才能為高校黨建提供動力。
二、基層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戰略部署,十九大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近幾年來,從嚴治黨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和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弱化”和“淡化”的現象。但部分基層黨務工作者,尤其是基層黨支部書記屬于兼職,接受專業培訓的機會較少,業務不熟悉,政治素養偏低,在教育學生黨員方面多以宣讀、灌輸式為主,造成學生對黨認識不充分、學生黨員學習缺乏積極性等后果。
(二)在學生黨員的培養上也存在一些困難。目前,我國大學本科教育多為四年制,根據黨員發展細則規定中的年齡和培養年限要求,大部分學生黨員都是在高年級才得以發展,部分大四年級才發展的學生黨員未滿預備期就要離開學校,不利于學校的考察和培養,更沒有機會“以老帶新”,幫助組織吸納和培養新鮮血液。不僅如此,部分醫療衛生相關專業的學生最后一學年在校外,甚至是省外實習,這給學生黨員集中學習等活動帶來了一定阻礙。雖然可以用QQ群聊、視頻會議等形式,但由于網絡和場地的限制,效果始終不太理想。學生黨員和支部書記的流動性給基層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一定挑戰。
(三)新媒體環境下學生黨建工作迎來了新的難題。當今社會,手機幾乎成為每個學生的生活必備品,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手機產生了依賴。雖然新媒體為廣大高校師生帶來了海量豐富的教育資源,也增強了學習的高效性和趣味性,但在信息快速、發達的時代,主流意識和傳統權威受到了威脅,部分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學生無法客觀、全面、冷靜地看待問題,價值判斷和道德底線不斷被沖刷。即使是政治信仰堅定的學生也難免會因為碎片化信息的沖擊變得浮躁和焦慮,難以靜下心來專注地學習經典理論知識。
(四)基層學生黨建經費有限。根據《中央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黨建活動經費管理辦法》規定,黨建活動經費支出項目包括:租車費、城市間交通費、伙食費、住宿費、場地費、講課費、資料費和其他費用。如果經費充足,基層黨組織可以帶領學生黨員參加調研、參觀學習等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對黨的認識,更全面地了解社會現狀,更好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存在學生黨支部活動經費不足的現象。部分情況較好的高校使用標準為1000元/年—3000元/年不等,人均可使用經費不足100元。而許多高校甚至并未向基層黨支部下撥學生活動專項經費。
三、加強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思考
高校和學院應該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尤其是學生黨組織建設,以確
保夯實基層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政治素養,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適當增加黨務工作人員配備的比例,加強教育培訓,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骨干教師的黨性修養和工作能力。
(二)深化隊伍建設,嚴把黨員發展質量關,定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組織教工黨員和學生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和革命圣地接受教育。同時,上級黨組織應該幫助基層組織與實習單位進行溝通,確保在外實習的黨員能按時按質地參加組織生活,培養社會責任感,提前參與社會活動。
(三)利用新媒體加強熱點理論宣傳教育,將大數據帶來的重要資源合理運用于基層學生黨建的各個方面,助力實現黨建科學化,加強監管網絡安全,建設綠色網絡,向學生介紹主流媒體,提高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程度,正確引導學生篩選有效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適當增加基層學生黨建工作專項經費,豐富學生黨員的活動,增強黨建活力,帶領學生開展志愿者服務,提高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能力,讓學生黨員能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成長和鍛煉。
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的重要環節和重要使命,高校和院系應加大硬件投入,積極創造條件,整合學習資源,發揮上級黨組織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吉峰.機遇、挑戰與路徑:大數據與黨建科學化, [J],2016,(5).
[2]李榮勝. 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2016,(4).
[3]任天波,李穎.手機媒體視閾下移動教育模式研究——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為例,[J],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