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玲
摘要: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恒的追求。教師的教學手段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要講究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探究
小學數學是學生終身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這對于以后的數學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我們農村小學數學教育中,很多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固守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必須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求知欲和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行為往往受到嚴格的限制,在教學的時間里,學生要盡量保持安靜,向老師發問和互相討論的時間很少。在壓抑的課堂環境和思想環境下,學生很難有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只有民主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思維活躍,敢于質疑和勇于提問。因此,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第一,營造民主、和諧的寬松學習氛圍。積極、寬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帶著積極情緒參與課堂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首先要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放下架子,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認真回答,積極引導。對于所有的的提問者,給予表揚和鼓勵,肯定學生的學習態度,鼓勵他主動求知的行為,從而引導全體同學參與到課堂提問的環節中,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第二,創造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教師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面對學生的提問要有耐心,不要隨意打斷、譏諷、嘲笑學生的提問,同時為學生創造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允許學生對不同的言論提出質疑,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看法。只有讓學生在這種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密切聯系實際,充實教材內容
良好的情景能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提高大腦的活動效率,也能激發較為持久而穩定的興趣。小學數學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嚴密的邏輯性以外,還有實際運用廣泛的特點。教材的內容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到可親,可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是隨處可見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密切的將數學理論連同生活實際相聯系,讓數學在學生眼中更加具體化,這就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課本中的題目改為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學《認識人民幣》這個內容,我是創設去商店購物這個情景來教學的,我們可以在教室里模擬一個小商店,擺放一些跟教學有關的物品,讓學生充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在購物的過情中認識人民幣,這種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的情景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就把要學習的內容掌握了。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現有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將教材中、生活中的相關內容加以整合并靈活運用,有機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實現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的有機結合,將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等,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時代與科技的發展也會在課堂上面表現出來,進而出現了許多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教輔工具,這些教輔工具都在一定程度上面幫助教師們更好地進行知識的講解。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但是在數學學習上立體思維能力較差,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正好迎合了孩子的這一特點。將學生難以想象理解的問題簡單直觀的通過設計的動畫展現出來,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感知認識。將抽象知識融合在動畫之中,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而且將復雜知識簡單化,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電子白板的很多功能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也是十分實用的,在小學數學當中,很多的知識都是由圖畫來進行展示的,電子白板提供了很多畫圖的輔助工具,利用這些工具,教師們能夠在課堂上更快的繪畫出課堂教學所需要展示的圖形,利用電子白板進行繪圖,使得教學更加生動形象,通過圖形的直觀展示,能夠令學生們更加關注課堂的所學內容,更加明白課堂所學的內容。對于教師而言,省下了很多在黑板上面畫圖或者是摘抄題目的時間,繼而使得數學課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電子白板,不僅僅是在上課的時候課堂展示的屏幕,更可以利用其網絡搜索的功能,對于本堂課的內容,進行延伸性的索引,進而拓寬了學生們的知識面。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而言是一次飛躍性的進步,使得教學不再受空間與時間的束縛。學生們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展,教學的形式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最終教學效果也會有明顯的提升。因此,我們農村的教師要有與時共進的精神,多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教學更好的服務。
四、營造趣味性課堂的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受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中中接受更多的是“教與學”“講與練”等呆板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認識到數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強、邏輯性強的綜合學科,光依靠傳統教學意義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學方法是很難在小學生心底引起共鳴,是難以被小學生所接受的,同時,由于學生注意力穩定性較差,面對一些抽象的公式、定義以及單調刻板的計算題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只有將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呈現在小學生面前,讓小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才能實現小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和諧發展。讓游戲走進小學數學的課堂,學生的學習將變得更有趣,更快樂。通過游戲,把孩子的眼球吸引到課堂上來,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靈活設計一些具體的、活動的教學情境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學游戲是對生活和現實知識的模擬與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應用能力,對小學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計算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游戲的設計要貼近于學生的現狀,能夠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延伸教學范圍,培養其計算能力與審美創新意識。利用教學游戲的互動性、娛樂性等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培養其合作精神與數學意識。經過教學游戲的創新與延伸,原本比較抽象與復雜的數學內容,也會變得更為親切、簡單,學生愛上數學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我們應當結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進行教學,在教學中不斷探究課堂教學方法,不斷地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