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波
摘要:當前我國大學規模不斷擴大,招生數量與日增多,我國的大學生在大學里除了享受知識的高深和學習的快樂之外,還要進行大量的體育鍛煉,參加大學體育課程的學習。在大學里,學生應該受到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熏陶,大學作為教育機構應該建立科學的教育體系,營造良好的體育人文氛圍,塑造大學生的人文精神,讓大學生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
關鍵詞:大學校園;體育;人文精神;價值;培養
一、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含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大學體育是為大學生所非常鐘愛的課程,通過大學體育課程的學習,大學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健康提升。由此,在每一所大學里,都應該形成獨特的大學體育人文精神[1]。事實上,我國大學體育人文精神從本質上講是以追求至真、至善和至美的價值理想為核心內容,它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種精神的內容是要以人為本,不斷更新和優化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的生活方式,讓大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參加體育運動并發揚人性的自由和愛護,積極主動的去關愛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健康、生命自由、追求更高層次的人類文明。
二、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大大學體育教育不斷發展,從以往的主要用來讓學生放松、互動的普通課堂變為重要的考核課程,很多高校將大學體育課程是否合格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指標。事實上,大學生作為具有相當文化程度的完整的個體,他的身體與心靈必須是和諧、穩定、協調發展的,這也是我國大學體育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目標。大學體育不僅鍛煉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培養了大學生勇敢堅韌的品質精神。所以,在我國眾多的現代大學中通過體育課程和相關活動培養大學體育人文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大學體育人文精神可以增強學生參加體育的主動性
以往的大學體育教育過度講究秩序、紀律和服從,導致很多大學生對于大學體育課程興趣不足,以完成老師要求的目標為學習目標,學習較為被動,而且課程設置較為枯燥,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規律。現代大學體育課程的設置趨于科學化,更加符合現代體育習慣和方式,改變了過去的體育人文價值被遮蔽,過程技術化、組織秩序化等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這里的主要改進在于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滲透,大學里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各個高校之間你追我趕的良好體育競技精神,這些都有助于喚醒學生主動參加體育的興趣,部分學生在這些活動的熏陶下開始關注自身的體格,反思自身的健康問題,參加體育活動的目的不再是將量化的體育測量和比賽成績,而是自我樂趣的實現。
(二)大學體育人文精神可以促進學生協調發展
每個人對體育的見解和需求有所不同。通過歷史研究不難發現,我國的體育源于勞動、軍事和游戲,體育與人們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隨著歷史的發展,體育被改造成單獨的項目和設計,項目不斷豐富,功能不斷挖掘。今天人們從事體育活動不再是僅僅為了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還要加強個人社交的需要,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形成健身、健美和健全人格??傊?,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體育有助于促進個體全面協調發展,我國的大學體育人文教育強調對學生身體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的同時,注重對學生人格塑造、內心精神世界的引導,要實現體育對促進學生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協調發展的價值。
(三)大學體育人文精神可以促進體育文化的傳承
很多國際著名高校的發展經驗表明,大學體育人文精華可以促進體育文化的傳承,比如我國的清華大學一直講體育運動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指標,牛津的賽艇比賽從上世紀中葉開始就一直在傳承文化,表達牛津大學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讓高校學生在享受樂趣的同時,接受大大學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培養路徑
結合我國現代大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學校運動設置的配置情況,我國大學生的運動愛好習慣,以及各個大學的主要特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我國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培養。
(一)構建大學體育教學的偉大目標,轉變傳統體育教學觀念
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雖然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在大部分學生和老師的眼里,還無法和傳統的計算機、自動化、航空等看起來更為高精尖的科技相比,很多人將它作為強身健體的工具。事實上,我國應該繼續學習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于體育的認識,學習他們將崇尚個人自由、學習健美、將體育和科學人文不斷融合作為我國大學體育教育的根本目標。
回顧以往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大部分學校都形成了把學生運動技術和身體素質的提升為教學目標的傳統觀念,在這背后隱藏的是大學體育人文精神的喪失。長久以來形成的把獲取比賽的名次和良好的賽事數據的想法讓體育的更多更廣的價值發生了異化與轉向,讓我國的大學體育教育走向了畸形和功利化[2]。如何扭轉這種非常狹隘的體育教學觀念,不斷將體育教育的思想與人的自由相結合,是大學教學需要認真思考和問題,其中當前我國教育部門大力弘揚的體育人文精神是重要的解決路徑。高校體育工作的重點要從純粹體質健康教育轉向學生綜合素養教育,將學生在體育活動的中的情感體驗作為教師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
(二)豐富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完善課程結構
以往我國大大學體育課程教學以足球、籃球、羽毛球等傳統課程為主要內容,隨著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和多樣化的變化,現代大學體育課程設計應該在由以往單一的體育知識與科學的學習逐步轉向體育與健康結合的多學科結構,建議我國大學體育課程適當增加健美課程、休閑健身體育、我國各地民族體育、鄉土特色體育課程。
(三)不斷提高大學體育教師的綜合人文素養
教師的人文素養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學習水平和學習興趣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學教師不應該僅僅懂體育,懂自己的教學科目,更應該具備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具有平等民主的理念和關注生命的意識、具有淵博的體育知識、人文知識、高雅的審美情趣、超越功利的人格魅力。當前我國的體育教師普遍需要加強人文素養,需要參加更多的培訓提高個人總體修養和素養,以此帶動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僅僅了解和熟悉自己的體育領域是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大學的學習需要的。
參考文獻:
[1]尤元燈, 文善鎬. 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路徑探討[J]. 體育時空, 2016,24(18):245-245.
[2]王擎宇. 論高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與價值提升[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6,31(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