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恒
摘要:課堂中的兩個反饋渠道:一個是師生之間的互相反饋,一個是生生之間的互相反饋。無論是師生之間的反饋還是生生之間的反饋都是雙向的。課堂信息通過這兩個渠道傳導,猶如音符在五線譜上躍動,音符之間節(jié)奏感的演繹也恰如師生、生生情感的交流。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暢通的反饋通道。暢通的反饋渠道,及時的師生、生生反饋評價能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學生成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堂教學效率;課堂信息;反饋通道
一、在促進學生成長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在互相交流、評價中信息得到及時的反饋,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應(yīng)該注重及時反饋學生信息,及時肯定和反駁學生信息,幫助學生迅速地認識自我、調(diào)整自我、提升自我,促進學生成長。在時時點贊的課堂中,學生為同學的精彩點贊,自己的收獲點贊,為自己的被認可點贊,為思維獲得啟發(fā)點贊,為辯證地認識客觀事物點贊。在課堂中,哪怕是老師一個肯定的眼神,同學一個低聲的驚訝,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會提高,激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體會成功的喜悅。著名教育評論專家斯塔弗爾比姆強調(diào):反饋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在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優(yōu)勢,反饋學生的信息,及時、準確、有效地進行評價,讓學生在充滿信心。享受快樂的數(shù)學課堂中學習,真正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案例:時時點贊的課堂。
一篇文章原稿有14頁,每頁24行,每行25個字。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個字?如果改成每行28個字,每頁30行,這篇文章要排多少頁?
這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P76頁的一道練習題。
師:請看這道題,你看到了什么?
生:(閱讀題目30秒)我看到了已知有14頁,每頁24行,每行25個字,還有求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個字?
師:你有解答思路跟大家分享嗎?
生:先算每頁有多少個字,再算14頁有多少個字。列算式是:
師:你們覺得怎么樣呢?
生:我給他點贊,不過我還有一個方法。先算一頁有多少行,每行有25個字,再算一頁有多少個字。列算式是:24×14×25
師:講得通嗎?誰再來說說?
生:能講得通,就是先算出一共有24×14行,每行有25個字,一共有24×14×25個字。
師:你們說的真清楚,老師給你們點贊。請把你想明白的兩種方法告訴你的同桌。
(生生互說1分鐘)
師:兩種方法都講明白的同學為自己點贊。
(生為自己鼓掌,同時還有幾個同學舉手)
生:老師,其實這兩種方法都能講得通是因為他們就像乘法交換律,一定能互相講得通。
師:你真是火眼金睛,我為你加贊!!!
(其他同學睜大眼睛,然后眼珠向上一番,若有所得。迫不及待的舉起了小手)
生:老師,老師......老師我也要給他加贊。
生:根據(jù)乘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這兩個算式一定是相等的。
(反思:在新授階段是學生通過多個實例對比、分析、歸納出乘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此刻學生運用定理化的結(jié)論判斷出特例的合理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升華學生思維能力。)
師:我也給每個同學加贊。
(生鼓掌)
師:現(xiàn)在請完成這道題目。
(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生1:24×14×25=336×25=8400(個)
生2:24×25×14=600×14=8400(個)
生:老師我想改進他們的方法,我看見有25,所以我想把24變成4×6再跟25乘,也就是這樣列算式:24×25×14=25×2×7×24=50×168=8400
師:同學們覺得怎么樣?
生:(鼓掌)我們?yōu)樗c贊。
師:追求簡潔是我們學習數(shù)學的一種精神,恭喜你能領(lǐng)悟到其中的精髓。我也為你加贊。
生:老師我也有一種方法,跟他的不一樣,我是這樣列算式的:
24×25×14=4×6×25×14=4×25×6×14=(4×25)×(6×14)=100×84=8400
(全班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孜孜追求的精神真的讓我很感動。我為你們鼓掌。請再選擇一種你喜歡的算式記錄下來。
......
二、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教師及時、準確、全面地接收學生的反饋信息越多,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的了解就越全面、越深入,從而有效地調(diào)控教學過程,以實施最佳的教學方案,達到深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同桌互查、提問口答的方式,接收學生反饋的信息,檢查學生落實情況、達標情況,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使之達標過關(guān)。這樣,學生就能在練習中及時獲得反饋信息,鞏固所學知識。師生互相反饋中優(yōu)化教學策略,優(yōu)化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在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教師扭轉(zhuǎn)傳統(tǒng)的過分關(guān)注知識傳授的教學局面,改變教學策略,將學生被動的接收式學習方式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奶骄渴綄W習,改變教學觀念,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變“講堂”為“學堂”。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探索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策略,建立平等的師生對話關(guān)系,學會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及時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有效地反饋學生的多樣信息,主動調(diào)節(jié)自己原有的教學計劃,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學習。教師只有迅速調(diào)控學生學生生成的信息,以信息反饋的方式調(diào)控課堂,才能使課堂教學既基于學生的學情又緊扣教學環(huán)節(jié)目標,才能真正實現(xiàn)生本課堂。在課堂前測中,教師課前反饋學生認知基礎(chǔ)信息,收集學生的檢測結(jié)果,并對檢測結(jié)果迅速做出判斷,提前了解哪些知識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那些信息學生還有困難,對于容易出錯的知識要放大反饋,對于簡單不易錯的題目可削弱反饋,從而達成課時教學目標,真正實現(xiàn)“以學定教” 。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wù)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2]陸波.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反饋探究[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10):36-37.
[3]范兆雄.課程資源系統(tǒng)分析[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2(2):39.
[4]鐘啟泉.現(xiàn)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朱國榮.生成性學習材料的反饋策略[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8(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