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料庫語言學在近年發展迅速,該學科的很多研究都涉及到語言研究的各個領域。語料庫語言學的發展以及AntConc軟件的興起,也為近義詞的詞語搭配與語義韻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老師”和“教師”是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組詞,本文依據語料庫材料,運用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對“老師”和“教師”的用法進行定量考察,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出二者左右搭配詞語的情況,對比歸納出二者左右搭配詞語的異同;并對句法位置分布狀況以及二者在不同語體中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老師;教師;語料庫;定量分析;AntConc;句法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0-0248—02
一、總論
目前對“老師”和“教師”的研究大多從語義和語用特征等方面來研究分析,但關于兩者之間的聯系,能否在一定條件下互換,兩者左右搭配詞語情況,句法位置分布狀況以及二者在不同語體中的使用情況等問題沒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用語料庫獲得數據來觀察近義詞在使用方法上的區別,從而發現它們的使用規律是一種有效方法,但是現在幾乎沒有運用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通過語料庫獲得數據并進行統計來研究分析“老師”和“教師”二者區別的研究。
因此,本文將依據ccl語料庫,運用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借助AntConc軟件對“老師”和“教師”的用法進行定量考察,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而嘗試解釋上述問題統計分析二者左右搭配詞語情況,并對比歸納出二者左右搭配詞語的異同;對句法位置分布狀況以及二者在不同語體中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語料庫的選取及構建
本文選取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開發的現代漢語在線語料庫(ccl語料庫),該語料庫提供了免費檢索的語料約307317060字。內容涉及口語、應用文、報刊、文學、電視電影、網文、科技、法律、歷史、經濟等各種文體。該語料庫作為一個通用型語料庫,應該比較真實地反映現代漢語在文字、詞匯、語法、語義等方面的全貌,而且該語料庫具有整詞匹配、詞性標注等功能,能夠提供本部分研宄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二)數據的提取
衛乃興(2002a)指出,詞語搭配研究有兩種基本方法:基于數據的方法和數據驅動的方法。本文即采用第二種方法:數據驅動的方法。本文使用Laurence Anthony編寫的軟件AntConc3.4.3w(windows)2014對語料進行處理。
首先,將語料文本和AntConc都設置成相應的UTF一8編碼格式,然后我們利用excel軟件批量刪除例句中的出處和日期,再將其分別導入中國傳媒大學語料庫在線分詞標注系統,對機作者簡介:陳菲菲,上海大學2016級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器分詞、機器詞性標注中出現的錯誤例句,進行人工更正,最后將結果分別保存到兩個文檔中最后,將分詞語料導入AntConc軟件,進行檢索分析。確定語料庫后,我們從中分別檢索出含有“老師”的例句23214例,含有“教師”的例句26950例。然后再利用AntConc詞頻分析軟件,統計“老師”和“教師”左右搭配、句法位置。
語料庫研究人員為語義韻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概念體系和方法。主要有:建立并參照類聯接,用基于數據的方法研究;計算節點詞的搭配詞,用數據驅動的方法研究以及用基于數據與數據驅動相結合的折中方法研究。
本文采用第二種方法,即計算節點詞,用數據驅動的方法進行研究。這種方法的優點相對來說比較客觀,因為研究過程主要靠數據說話,沒有太多人為因素及先入為主的觀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三、結果分析
(一)“老師”與“教師”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
1.“老師”的詞義
老師:名詞。對教員的尊稱,泛指有某種特長、值得學習的人。跟教師、教員不同。教師、教員是職業名稱,僅指擔任教學工作的專職人員;老師是稱謂詞,適用范圍寬泛,可用來稱呼其他行業的各類專業人員。老師可以受表人的名詞或人稱代詞的限定。如“小王的老師”、“她的老師”;教師則不能說“小王的教師”、“她的教師”。
2.“老師”和“教師”左側、右側搭配詞語對比分析
通過AntConc詞頻分析軟件,我們首先對“老師”和“教師”左邊搭配的詞語進行了統計,整理二者左邊高頻搭配詞語分布情況。最后得出“老師”有124條高頻左側搭配詞,總計頻數8997次;“教師”有133條高頻左側搭配詞,總計頻數10112次。運用相同的統計方式,整理二者右邊高頻搭配詞語分布情況。最后得出“老師”有101條高頻右側搭配詞,總計頻數6722次;“教師”有92條高頻右側搭配詞,總計頻數10021次。這些這些高配詞包含實詞與虛詞,由于篇幅有限,我們僅列出15個例詞做統計,如下表1所示:
表1中羅列的“老師”、“教師”左側的顯著搭配詞,可以歸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連詞、量詞等幾類。“老師”與姓氏名詞搭配較多,“教師”與一般名詞、動詞搭配較多。從表中也可以發現,姓氏+老師的用法十分常見,而基本沒有姓氏+教師的用法出現,由此也可以驗證前人研究中所得出的結論,“老師”經常用于面稱對方,所以常表示單指和有指。而“教師環能用于面稱,所以經常表示多指和無指。我們還可以發現,兩者與“名”、“位”這兩個量詞的搭配上,與“老師”搭配的“位”出現頻次是117次,“名”出現頻次是31次;與“教師”搭配的“位”出現頻次是62次,“名”出現頻次是335次。一般說來,漢語量詞“位”只能用在有“尊敬”義的名詞前,一般不說“一位小偷”。量詞“名”相比“位”就顯得更加中性,屬于中性量詞,不含褒貶。
上表統計中,“老師”與“位”的搭配遠大于“教師”,“教師”與量詞“名”搭配較多。所以這里也可以得到結論,即“老師”與“教師”的一個明顯差別是“老師”有“尊敬”的感情色彩,而“教師”沒有。
表1中羅列的“老師”、“教師”右側的顯著搭配詞,可以也歸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連詞、量詞等幾類。“老師”與動詞、一般名詞搭配較多,“教師”與名詞搭配較多,很少與動詞搭配。可以看到,“老師”多與說、講、介紹、的話等口語色彩較濃的詞語搭配;“教師”多與隊伍、待遇、資格、工資等書面語色彩較濃的詞語搭配。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教師”的書面語色彩較重,常出現于公文事務語體,“老師”的口語色彩較濃,常用于日常對話。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法”與教師的搭配頻次高達464次,而在“老師”右側搭配的前60詞中卻沒有出現,而法律文件是書面語體的典型。由此,也可為“老師”、“教師”的不同語體制約提供例證。還可以發現,“教師”可以組成“教師家庭”、“教師資格”、“教師精神”等短語,而“老師”一表中并沒有這種搭配。我們知道,限定關系一般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類型,一是確定指稱,二是刻畫概念。傾向作用于概念內涵的“教師”可以自由地構成“教師家庭”“教師資格”等搭配,而傾向作用于概念外延的“老師”則不能構成相應的“老師家庭”“老師資格”等搭配。從根本上說,這種差異是由“老師”傾向于單指和有指,“教師',傾向于通指和無指造成的。
3.“老師”、“教師”句法位置情況對比分析
通過語料庫查詢發現,“老師”和“教師”在句中可以出現在三個位置:句首、句中、句尾,二者在句中的分布情況統計如表2:
從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老師”和“教師”的使用主要位于句中。“老師”在句首出現的頻率雖不如句中,但也遠大于在句尾出現的頻率。反觀,“教師”在句尾出現的頻率卻并不少,而在句首出現的比較少。
四、結語
弄清“老師”和“教師”之間的區別,對規范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對于“老師”和“教師”稱呼的使用有很大幫助。這不僅有助于漢語的規范化,有利于未來的漢語教學。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對“老師”與“嚴教師”這兩個詞的用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本文依據ccl語料庫,運用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借助AntConc軟件對“老師”和“教師”的用法進行定量考察,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分析研究二者左右搭配詞語的情況,歸納描述出二者左右搭配詞語的異同,對前人研究所得的“老師”自身帶有“尊敬”的感情色彩,所以常用于面稱,也因此常表示單指和有指,且更加口語化:而“教師”沒有“尊敬”的感情色彩,所以常用于背稱,書面語色彩濃等結論進行了大數據的驗證;對二者在句法位置中的分布狀況以及二者在不同語體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描述。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對“老師”與“教師”這兩個詞的用法有了較為科學而準確的認識,從而能夠準確而又恰當地使用這兩個詞語。小而大之,本文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用于區分其它近義詞,以達到更好掌握與使用近義詞目的。但是本文仍存在不足之處:語料庫選擇過于單一,會對分析結果造成一定影響;還有,由于篇幅與精力有限,我們對左右側搭配詞的處理是只提取前15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僅局限于使用語料庫對前人研究作大數據的驗證,沒有發現兩者更多的不同之處。今后本人將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在分析方法方面下足功夫,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