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摘要:隨著國家對美術教育的不斷重視,美術教育肩負著的越來越多的重任。就目前來看,高職院校的美術公共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獨具特色的理論知識體系,而且面臨著很多現實難題。文章從高職院校美術公共課的現狀出發,就教學內容與方法做了初步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24-02
一、前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美術教育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其目的是開闊學生藝術視野,增進學生人文素質的養成,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具有完美人格的、藝術思維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現狀
(一)學校重視程度不足
美術行業的迅速發展,導致學生就業供大于求,大部分的美術專業由熱門變成冷門,報考該專業的學生數量不斷下降。
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相應下降,對美術專業的基礎投入則轉向其他新興的熱門專業。
(二)教師師資力量匱乏
目前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教師偏重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這必然會影響學生對實踐能力的認識。所以,提升美術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切實強化整個教師隊伍建設,從而建立一支更加高效、更重視實踐教學的優秀教師隊伍。
(三)學生自身能力的差異
由于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學生的自身能力都有不同的差異性。這些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想道德、心理素質等方面。
這些問題的現實存在要求更實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高職院校公共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一)能夠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高藝術修養
公共美術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審美能力,可以改變或提升學生的審美標準,調動學生創造美的主動性。通過欣賞及評析優秀的美術作品,可以實現個人情感與作者情感的有效鏈接,使學生學會用美術作品表達情感的方式,感受其中美的因素,吸取養分,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取向,為學生與外交流提供一種新的能力,增強學生的人文感化的創造力。
(二)能夠有助于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
通過高職院校開設的美術公共課,學生可以接觸到國內外不同時期和題材的美術作品,了解這些作品有助于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幫助積累一定的社會文化知識,形象地接觸到許多不能涉及的廣闊領域。通過公共美術課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尋找適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有了基本的審美能力、理解能力和豐富的美術知識,藝術專業課的學習更得心應手,設計出的作品也會更有層次和內涵。
(三)能夠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孕育著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教師可以有意地將公共美術課的教學內容與建立文化自信結合起來來,增加美術教育的實用性,使學生增加民族自信心與學習興趣。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氣。
四、高職院校美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微課教學,與時俱進
隨著教育與互聯網絡的結合,微課這種以網絡視頻為主要載體的教學新形式已普遍進入各大院校,它因教學互動性強、形式新穎、有針對性、利用大數據記錄教師的教學過程等優點逐漸興盛。
高職院校不妨借助微課的形式來輔助教學。把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的重難點挑出來,做成幾分鐘的微課視頻,以微課傳授理論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動手能力,更有效地與時代接軌。
(二)課堂與博物館、美術館、當地民間美術相結合
課堂教學與博物館、美術館結合。國家免費開放了很多博物館和美術館,學生通過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可以直觀地接觸這些美術作品,也可以在參觀過程中積累自己的歷史文化底蘊。讓學生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捕捉歷史的氣息,不斷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
課堂教學與當地民間美術結合。民間美術中蘊含著豐厚的地域文化,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它更貼近當地學生的日常生活,更便于他們認識、理解與掌握。
而且,學生在教學中以感知和認識民間美術的實用性、技巧性和裝飾性為主,將當地民間美術和所學專業結合起來,汲取精華,獲得啟示,使自己的作品更具藝術魅力。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美術的創新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重視學生思維的獨創性以及發散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不僅是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也是國家教育的發展目標。
在公共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尊重基礎的教學理念,把握開放的教育思想,擺脫習慣性的思維模式,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分層分段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同時,適時轉變師生角色,換位思考,大膽嘗試,給學生一個開放、創新的自由空間。
四、結語
公共美術教育是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素質教育。傳統的美術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要對其實施創新。
在教學方法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現學生主體地位,要下大功夫,從而讓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綻放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