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淼潔
摘要:毯子功技巧屬于舞蹈教學過程中較為專業及基礎的教學內容之一,是每一個舞蹈演員必須掌握及學習的一門入門課程,同樣也是舞蹈劇中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改善舞蹈者自身身體條件、身體素質及提高舞蹈表演技巧的作用及意義。因此,毯子功的基礎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毯子功的基礎教學方式及教學途徑,筆者針對毯子功教學的意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毯子功;基礎;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J82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35-01
一、前言
舞蹈學習屬于一門具有較強專業性特點的藝術,毯子功在舞蹈中代表了舞蹈演員的訓練水平,一個專業的舞蹈者必須通過長時間專業的訓練才能符合高技術高標準的舞蹈表演需求。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毯子功屬于較為基礎及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促進舞蹈者綜合素質的發展。
本次分析過程中筆者首先針對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實施毯子功教學對于舞蹈者的意義進行了分析,繼而提出了相應的毯子功基礎教學方式。
二、毯子功教學的意義分析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實施毯子功教學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1)毯子功能提高舞蹈者身體的柔韌性,舞蹈過程中的各種轉翻、跳躍、腿部控制力、空翻等動作均需要在一定的身體柔韌性下才能完成,為了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在毯子功教學過程中一般會指導舞蹈者練習壓肩、練腰、練腿等訓練身體柔韌度的訓練,提高舞蹈者的身體柔韌度;(2)毯子功能提高肌肉的控制力:舞蹈過程中的各種翻轉技巧、跳躍及旋轉動作均需要一定身體肌肉的控制力才能完成,毯子功基礎教學過程中各種練腰的動作,耗腰及甩腰等能促進腰部力量的增長,達到控制腰部肌肉的效果;(3)毯子功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毯子功課程教學中的前空翻較為重視四肢的配合度,在用力蹬地的同時配合腿部肌肉及背部肌肉的訓練,肌肉反映必須靈活才能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實施毯子功訓練能提高舞蹈者身體的靈活性;(4)毯子功能增進舞蹈技術:舞蹈者的跳躍能力、轉翻能力等均需要建立在毯子功的訓練之上進行,在強化毯子功的相關技術及訓練力度之后能顯著提高舞蹈者的舞蹈技巧及舞蹈水平。
三、毯子功的基礎教學方式及教學途徑
(一)制定科學有效的毯子功基礎教學計劃
在毯子功基礎教學過程中首先應針對舞蹈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舞蹈水平制定針對性的毯子功基礎教學計劃,嚴格要求每一位舞蹈學生遵循相應的教學要求進行訓練及學習,根據學生們的不同學制及培養方式制定針對性、系統性的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針對學員的舞蹈條件及身體素質進行分類教學,對不同學習層次學生提出不同力量、速度、柔韌度方面的教學目標,并通過針對性教學與訓練方式開展教學,找出毯子功基礎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僅僅圍繞最終制定的教學計劃及教學流程提高舞蹈者的身體素質及專項素質,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毯子功進行舞蹈的組合編排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毯子功教學及訓練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開展相應的教學,毯子功的表達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毯子功主要是通過組合各項毯子功訓練動作技巧達到以一種藝術手段無法達到及教學效果,提高舞蹈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毯子功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個毯子功技巧項目組合成為一種基礎的教學內容,通過選擇、設計及改進等方式對毯子功的基礎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及延伸,將舞蹈中的轉、翻及跳等舞姿技巧融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在毯子功訓練的基礎上提高舞蹈的技術及水平。
(三)利用毯子功開展相應的軟開度、地面軟翻、跟斗連串等訓練
在舞蹈專業教學過程中應針對舞蹈學生的軟開度、地面軟翻及跟斗連串進行相應的訓練,可以采用毯子功中對于腰部、胯部、腿部、肩部及腳背部的柔軟程度及靈活性進行毯子功的訓練,在相應的轉翻技巧水平上進一步運用身體后部接觸地面的軟挺身雙腿前橋、軟翻身單腿前橋、軟挺身單腿后橋等動作,提高舞蹈學生們的柔韌程度及身體的控制能力。將軟翻過程中的不同類型的項目結合起來訓練,一種是有舞蹈舞姿性技巧的動作連接各類毯子功技巧項目(倒踢紫金冠連接單腿后橋等動作),還有一種是由不同毯子功軟翻項目組成的兩個連接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兩個不同項目的連接訓練培養舞蹈學生們的反應能力及肢體的協調能力,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毯子功基礎教學對于舞蹈教學來說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及意義,在毯子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實施制定科學有效的毯子功基礎教學計劃、利用毯子功進行舞蹈的組合編排及利用毯子功開展相應的軟開度、地面軟翻、跟斗連串等訓練等途徑展開相應的毯子功基礎教學,提高舞蹈學生身體素質及舞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