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陽
摘要:聲樂演唱在音樂這門學科中相當于一門基礎課程,這門基礎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人們將音樂通過自己的嗓音唱出來。在這門課程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訓是很有必要的,其能夠使得學生的大腦得到充實,想象力得到豐富。本文將對學生在聲樂演唱教學中的創新思維培訓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聲樂演唱;教學;創造性思維;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J6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43-01
在知識時代里,實現創新教育是個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針。實現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綜合實力水平。
一、培養創造性思維給學生帶來的好處
音樂是一門具有強烈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其能將人類的復雜情感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創造性思維的融入,將對演唱者與音樂中的感情結合有很大的幫助,當演唱者的感情融入到歌曲中時,此時的音樂是最有藝術價值的時候,達到了藝術的美學要求。將原有的歌曲感情與演唱者自身的感情相融合,讓欣賞者更能融入到音樂意境當中,增加欣賞者對聲樂演唱的興趣和印象。在聲樂演唱中,其具有的一個特點是題材比較多元化,從而對演唱者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演唱者的音樂節奏掌握能力等方面。創造性思維在聲樂演唱中的融入,將會對音樂的本身風格進行改變。長時間的創新性思維培訓,學生將會擁有屬于自己獨特的音樂演唱風格,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去對音樂進行詮釋,對作品進行深度透析。在聲樂演唱中進行想象,表達出具體的心理活動到音樂中去,音樂因此具有靈魂,有著濃厚的感情寄托。創新思維通過想象表現出來,所以創新思維的培訓,也就是對想象的培訓。
二、培養創新思維的相關措施
(一)注重知識的積累
聲樂演唱是一門音樂與語言結合的藝術。教師在聲樂演唱教學課程中,要讓學生清楚聲樂藝術的實時更新,了解聲樂演唱的多元化特征,不僅要在傳統技巧方面學習,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藝術與當今文化知識相結合上,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情感。有了濃厚的知識底蘊,才能在創造性思維上的前進有一定的基礎。在知識積累的過程中,要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行大量的演出實踐。創新性思維需要經過不斷的腦力和體力的付出,經過長期的努力才會取得巨大的成就。因此,在聲樂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多進行實踐,讓他們感受到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二)提升學生的感受力
感受力源于學生的內心情感的觸發,其本質就是感動于柔情。如今的感受力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其意義變成了利用感知去體會其他食物的能力,這項能力就是藝術家和非藝術家之間明顯的分界線。唱歌一直是人們抒發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和唱歌的技術相比,唱歌對情感的表達是更為重要的,當演唱者將感情表現的淋漓盡致,用唱歌技巧作為輔助性表演時,此時這個作品的藝術美則被完全的展現出來。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感受力的發掘與培養,當他們的感受力得到培養后,在演唱時才會具有豐富的情感。經過對學生感受力的加強和培養,將學生的演唱時感情的流露和節奏的掌控進行提高。此外,大自然也是一個教學環境,讓學生置身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中的所有事物,社會也同樣是一個可以教學的地方,讓學生體驗真實的社會環境,感受社會中各種人文情懷與情感交雜。從而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力和情感的表達能力。達到通過不同的藝術方式將學生的表達水平進行提高,最后將每個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定型。
(三)激勵學生大膽嘗試
在平常的聲樂教學中,老師要多激勵學生進行提問和探討,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性,培養創新意識。在一份作品中,學生給出的每一條建議或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值得尊重的,讓學生有著創新思維,有著創新思想,并且對學習充滿著積極性。并且使得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會有其獨特的見解,打破傳統思想,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一部好作品離不開時間的積累,只有經過長期的努力,才會有所成就。但是如果沒有創新的思維,想要在藝術事業這條道路上走下去需要很大的付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激發則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旁敲側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結語
歌唱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取決于歌唱技巧的展現,其更多的是取決于感情的體現和給欣賞者帶來的感受。一首歌曲的良好演唱離不開表演者內心感受力和思維水平的體現,表演者需要有很強的藝術思維能力。教師在聲樂教學中需要用心的培養學生的感受力和情感體現,還有創新思維,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演唱的實力。
創新思維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其需要經過老師長期的引導教學和學生的努力提升自我,有了這些過程,學生的創新思維才得以很好的建立,聲樂教學才得以更好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