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燕
【摘 要】任何法律均具備可訴性,經濟法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我國在立法層面上的一些因素導致我國的經濟法的可訴性存在著缺陷型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對于經濟法可訴性的缺陷進行了討論與分析;針對所存在的問題,從完善公益訴訟制度、明確權利主體訴訟權利以及擴大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三個方面加以彌補。
【關鍵詞】經濟法;可訴性缺陷;彌補
一、引言
在我國,經濟法可以被認為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立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經濟法在可訴性方面還存在著一些較為明顯的缺陷,主要可以體現在尚未構建完善的、健全的訴訟機制,從而導致經濟法的可訴性無法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彌補經濟法可訴性的缺陷問題,相關部門必須在全面的、充分的考慮現實情況的前提基礎下,對于經濟訴訟的相關制度進行相應的完善。因此,本文將對如何彌補經濟法的可訴性缺陷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二、我國經濟法可訴性的現狀及存在的缺陷分析
(一)尚未構建完善的經濟司法制度
經濟法的主要作用在于解決與經濟問題相關的經濟類糾紛或者是經濟類案件,此時其法律的作用將會凸顯出來,從而使得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可以得到重要的保障。現階段,我國的經濟法雖然對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對于部分情節較為輕微的民事類糾紛卻并未作出明確的規定。尤其在訴訟法方面,我國的經濟法所作出的規定較少,同時還缺乏明確性,這樣的一個缺陷就在于當人們碰到民事糾紛時就無法找到相應的參考依據。如果這種案件所涉及的范圍已經不再屬于法院執行的范圍內,將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如法院只能采取駁回或者是不予受理的措施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方式將會對人們的利益帶來一定的影響。由此可見,我國必須建立健全科學的、合理的訴訟制度,使得公民的權益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
(二)經濟訴訟權規定較為模糊
若公民的義務和權利兩者之間產生沖突時,亦或者是公民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公民為了保障自身的權益,就可以采取通過訴訟的有效途徑進行。完整的訴訟權主要由實體含義和程序含義兩方面的內容所構成。一方面,實體含義主要是指為了使得民事類糾紛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或者公民的合法權益得到良好的保障,公民擁有向法院提出申請的權利,可以請求法院同意其法律效果和法律地位。另一方面,程序含義則是指公民向法院提出請求,讓法院賦予自己相應的司法救濟的權利。通過調查分析可知,經濟法的公共救濟只有當其違法了刑法的前提下才能夠向法院提出訴訟。從而可知,公民的權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的同時,經濟法的可訴性也無法凸顯出來。
(三)經濟司法缺乏權利
現階段,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尚未健全。在我國,政府與司法兩者之間是相互獨立的。
在這種體制下,如果我國的政府部門與司法部門兩者出現沖突和矛盾,必然會對經濟法的可訴性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會阻礙其正常運行。經濟法雖然屬于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并且其具備審批的權利,但是政府部門卻承擔著執行的權利,因此,經濟司法的權威性大大降低。
三、經濟法可訴性缺陷的彌補措施
(一)健全經濟公益訴訟制度
目前,經濟法領域的諸多學者和專家對于經濟法的可訴性缺陷問題均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并且提出了大量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建議。無論從理論價值還是實踐價值而言,經濟公益訴訟制度均具有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使得經濟法可訴性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當前,我國對于法人、公民以及其他組織發起公益訴訟尚未進行明確的規定,但是其在實踐層面上一直存在。因此,我國有關部門必須加大對公益訴訟的重視程度,構建完善的、科學的以及合理的公益訴訟制度,從而對現有的“三大訴訟”起到較好的補充作用,有效解決經濟法可訴性缺陷問題。
(二)明確權利主體的訴訟權利
通過對目前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知我國在立法思路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相關部門必須準確的意識到缺陷所在,并且加以糾正和完善,并且充分的認識到法律規范、國家政策以及道德規范三者之間的區別和差異。因此,在經濟法立法階段,對于義務、權利以及行為模式等要明確的進行規范,同時,對于后續的法律后果也要明確的規定。除此之外,對于糾紛案件中的訴訟主體應該具備的訴訟權利也要加以明確,從而促使經濟法法律責任制度更加完善。
(三)擴大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
司法是所有法律部門能夠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憲法也不例外,司法是前提,其能夠有效避免制度的削弱。但是,我國的行政訴訟法受理的范圍只是局限于具體的行政行為,對于某些較為抽象的行政行為則排除在外。由于行政訴訟法未包括這部分被排斥在外的行政行為,導致權利被侵害后將無法得到有效的救濟,這對于我國持續推進法治國家的建設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性。因此,為了促進行政機關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使得受到侵害的權利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濟,在經濟法執行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司法的監督和制約的作用,從而有效解決糾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濟法最為本質的特征和屬性是可訴性。相信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
與完善,我國法律制度的不斷健全,通過相關的方式和途徑可以有效解決經濟法可訴性的缺陷問題,使得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鵬飛.略論經濟法可訴性及其完善[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