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挺
【摘 要】加強電力工程安全建設,是所有電力建設者不可推御的責任。用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強新時期電力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有效預防工程安全事故發生,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構建電力工程安全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實現電力事業的戰略規劃,是確保電力工程安全生 產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之重要保障。
【關鍵詞】電力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一、電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電力工程施工具有復雜性,受到的干擾因素較多。因此,電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需要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其過程屬于動態發展的形式。實施該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夠為施工人員提供現場安全的保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安全管理能夠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企業自我改進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使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的意識,完善安全衛生管理機制。與此同時,在施工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對企業環境的安全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業應當按照相關部門提供的安全管理規范進行項目管理,能夠解決企業安全生產狀況欠佳、安全生產制度不健全等普遍情況。通過安全管理能夠做到對危險因素的預先識別,有利于減小安全隱患的防控范圍,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現實“零事故”的管理目標。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強化操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提高工作的質量,為現場作業安全可控提供支持。
二、電力工程安全因素分析
在電力工程安全管理過程中,引起安全隱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為因素、機制因素、物的因素、技術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1)人的因素(是指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發生事故的直接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所產生的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而產生環境因素的不安全,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管理上的缺陷、安全意識的缺乏與管理漏洞而造成的。2)機制因素(是指管理機制)。機制不安全因素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設過程中不遵守安全工作流程,施工單位不遵守施工流程、規范,監督監管不嚴、對工程的預測失誤、機器設備不符合使用標準、招投標過程中的失職等多種因素。3)物的因素(是指發生事故的物存在的不安全狀態)。物的不安全因素有機器設備的不正常運行狀態,還有不可預測的高空墜落物、鋼筋等外界物的不安全因素。4)技術因素。是指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工程的硬技術(操作方法、施工工藝要求)與工程的軟技術(工程管理方法、組織措施、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存在的不協調與不安全因素而產生的不安全因素。5)環境因素(是指工程建設外部環境,也就是建設環境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與條件)。除了人與物的不安全因素外,環境不安全條件也是工程事故的源頭之一。環境因素包括工程所處的自然環境、天氣環境、溫度、濕度等,都是會影響到電力工程的正常進行。
三、電力工程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地理環境復雜多變,氣候條件惡劣,南方暴雨天氣多,西北部地區沙塵暴等,使電力工程施工困難重重,在電力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安全管理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缺乏安全生產意識。安全事故一般都是因為思想上的麻痹大意,不重視安全而造成安全事故,由小細節引發的大問題。由于電力工程管理者安全意識的缺乏,在施工過程中不遵守《安全規則》《作業指導書》的規定進行操作,圖一時省事,養成馬虎大意、不規范操作的習慣,這樣一來容易留下安全隱患,進而引發發生安全事故。2)缺乏專業的電力工程技術指導。在電力工程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工程施工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術知識,大多都是憑經驗進行指導,對實際問題缺乏分析與思考。進而造成操作缺乏規范性,埋下事故隱患。更有企業為節約成本,聘請既缺乏理論知識又缺乏經驗的農村務工人員進行施工指導,這些管理者本身安全意識淡薄、專業技術缺乏,導致對設備的操作不熟練,操作錯誤頻發,安全事故不斷。3)電力工程建設者缺乏責任感。電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不但需要有管理能力,還需要對安全事故的預測能力。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對安全隱患的預測與分析能力,沒有對安全事故進行有效的預測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施工技術交底工作不徹底,缺乏對安全施工的重視與關注。在施工的過程還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在工程結束后對安全問題未進行總結分析,不能做到對事故防范患于未然。4)缺乏安全知識的培訓。在電力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一線的建設者們,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的意識淡薄,對安全制度的執行意識淡薄。對工作的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時,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知識以及安全生產知識處于盲目狀態,導致安全事故發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許多人抱僥幸心理,故意違規操作的現象屢禁不止,也是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電力工程管理優化方法
1)優化管理流程。為了保證電力工程管理現狀得到有效改善,電力企業應該合理構建管理流程,使其更加規范化。當招標單位作出公示后,需及時告知相關電力企業,由業務部門完成中標文件的準備后,將相關資料送至技術部門,在各部門積極溝通和交流后,由預算部門執行工程審查工作。因此,電力企業對工程施工管理流程進行具體完善后,以保證各項環節的順利進行。
2)落實信息化管理。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下,電力企業需要合理應用科學技術手段,對電力工程管理進行創新,即對現代化設備、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以落實信息化管理模式,促使工程管理更具精準性,為工程順利施工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將計算機軟件進行科學運用,不僅可以實現管理效率全面提高,而且還能保證管理工作具有規范化的特點,從而將成本、進度與資源進行有效融合,促使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
3)改善工作人員整體素質。電力企業應利用相關手段、途徑的實施,以實現工作人員素質的有效提升,只有為工作人員獲取更多學習機遇,才能幫助工作人員不斷豐富自身經驗,從而更好投入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電力企業應認真做到相關專業培訓、交流活動,以達到充實工作人員自身知識的目的,例如:企業預算部門和施工部門進行交流活動時,可以向其分享成本控制經驗,而施工部門則以此為基礎,對浪費現象進行及時改進和調整,從而在相互學習的同時,更好實現相互監督,促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4)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當對電力工程進行施工管理時,應將安全管理作為工作重點,防止出現違規操作的行為,盡可能降低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若要更好避免此類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對施工人員行為進行具體規范,保證電器操作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進行,貫徹落實《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相關制度,進而為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另外,管理人員還應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嚴禁出現違章操作或不負責等現象。
【參考文獻】
[1]楊火龍.電力工程安全管理實效性的提升策略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7(20):87-88.
[2]賀銀川.電力工程安全管理現狀及策略[J].四川建材,2014,40(04):255-256.
[3]鄧衛民.電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問題研究[J].機電信息,2013(03):152-153.
[4]吳國軍. 電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與實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