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姣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民眾對通用航空的需求持續增加,近年來我國通航飛機數量年增長呈兩位數飛速增長,由于低空大氣對流強,天氣變化相對劇烈,局部小氣候現象明顯,能見度低等特點,加之通航航空器速度慢、體積小,飛機受氣流影響大,抗強天氣能力很弱,為保障通航飛行安全,迫切需要符合通航飛行特點的氣象情報和技術予以保障。下文將對氣象服務在民航運輸中應用及未來發展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氣象服務;民航運輸;重要性
一、氣象要素變化對民航產生的影響
氣象條件對飛行安全有重大影響,惡劣的氣象條件下造成的航空事故給航空運輸業和旅游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影響飛機飛行的不利氣象條件主要是低云低能見度、雷暴、積冰、風和低空風切變等。
能見度影響到飛行安全。影響能見度的天氣主要有霧、煙、毛毛雨、沙塵天氣、降雨、雪、吹雪等,其中最常見、影響最嚴重的是霧。低能見度使飛機不能正常起降,是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之一。
云對飛行安全有重要影響,特別是積雨云,對流十分強烈,云中有閃電、雷擊、冰雹,容易形成顛簸,以及很強的上升和下降氣流,因此,飛機是絕對禁止進人積雨云的,如果航線上積雨云成帶,飛機就不能起飛。除了最明顯得對流云外,低云對飛行也有很大的影響。低云覆蓋在跑道接地地帶,能見度較小的情況下,飛機進行著陸工作,在出云后,飛機距離地面的距離過小,和跑道沒有完全對準,就會導致飛機復飛情況的出現。與此同時,由于飛行員操縱的失誤,還會造成飛機失事。
降水對飛行有多種影響,主要包括:降水對飛機座艙玻璃上造成的水流或粘雪花,會使飛行員看到的能見度比氣象觀測員觀測到的差;在過冷雨滴區域或雨夾雪中飛行會造成飛機表面某些部分結冰,以致飛行員操作困難;降水物附在跑道上,會降低機輪與跑道的摩擦系數,增加滑跑距離;飛行中遇到冰雹飛機會被擊傷,使飛機的空氣動力性能變差,失速速度增大,主要影響飛機的空中飛行以及起飛和著陸;大雨、暴雨可使發動機熄火;大雨雨滴打擊機身引起動量損失,升力減小,使阻力增加,自重增大;暴雨下方易出現強下沉氣流,嚴重影響飛機著陸;降水改變跑道使用性能。
飛機都采取逆風起降,因為這樣飛機升力大,滑行距離最短、最安全。順風起降容易使飛機沖出跑道,側風則會使飛機偏離跑道發生地面事故。但如果風速過大,逆風起降也不安全。各種機型的飛機都有自己允許起落的順風、逆風和側風標準。
跑道積冰使飛機滑行時打滑,不易保持方向而偏離跑道。機身積冰會破壞飛機的流線型,破壞飛機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特別是機翼表面結冰嚴重影響飛行安全。空速管積冰也是個嚴重問題。大多時候飛行員不太注意,儀表中最重要的是空速指示,它的讀數是根據空氣的動壓和靜壓給出的。當空速管因積冰受堵,該儀表將變成一個"高度計",如空速增加,高度指示會隨之增加,這就會給飛行員以錯誤的指示。
二、民航運輸中氣象服務的內容
(1)機場天氣報告,包括例行天氣報告、特殊天氣報告和以終端方式提供的自動氣象觀測系統的實時氣象數據。
(2)機場預報、著陸預報、起飛預報、區域預報和航路預報。
(3)重要氣象情報、低空氣象情報、機場警報和風切變警報。
(4)地基雷達探測資料、衛星云圖資料和常規天氣圖資料。
(5)航空氣候資料,包括機場氣候志、機場氣候概要、歷史氣象觀測資料、航線天氣資料和氣象要素統計資料。
三、氣象服務在民航運輸中的現狀
現行運作的服務體制中,中國民航氣象部門的工作任務,除保障好航站和航路的飛行安全外,很少涉及到其他方面。對航空公司等用戶的服務方式,基本上是由機場氣象部門依據飛行計劃、任務類型及各有關部門的人員需要,提供飛行文件,天氣講解和其他氣象情報,必要的時候展示更詳細的資料。
目前通航氣象觀測探測設備相對匱乏,大部分通航機場(起降點)的氣象觀測設備由通航機場或通航公司自行建設、維護,除少數實力雄厚的通航機場配備氣象雷達、自動氣象觀測系統等設備觀測多種氣象要素,大部分機場氣象觀測探測設備相對匱乏;作業區和其他區域的氣象觀測設備更是幾乎空白,無法提供相關區域的氣象情報。并且目前大部分通用航空公司、通航機場的氣象服務自成一體,各自為本航空公司、本場飛行提供本場的實況氣象情報服務,未通過網絡共享氣象數據和獲取其他機場氣象實況,當轉場飛行時通過電話詢問目的機場或起降點的實況天氣情況,氣象情報信息尚處在“孤島”狀況。
目前通航航空公司、機場及廣大通航用戶主要通過互聯網、專網、電話、傳真、APP等手段主動式地獲得民用氣象信息、民航氣象信息。由民航氣象部門、飛行服務站推送的通航飛行氣象服務相對匱乏,缺少針對通航用戶受眾廣、專業水平低等特點的標準化的氣象講解服務,在飛行中主要通過VHF向飛行員提供氣象服務。
四、氣象服務在民航運輸中對未來的展望
航空運輸業在國家政治活動和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過去的改革開放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未來,中國民用航空部門仍將以每年遞增十多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為此,民航氣象部門必須以新的精神面貌、更好的服務意識先進的高科技手段面對這種挑戰。
地形對天氣的影響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航空天氣預報具有時效短、精度高的特點,又要段時間內出數據,這樣就必須借鑒他人經驗、根據自己的財力和技能探索自己的模式。航空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來自于機場及周圍的氣象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及預報人員綜合分析判斷的能力。局地性天氣要素變化,沒有設備及觀測員的支持,很難準確的把握局地氣候特征。
未來,氣象服務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提高:
(1)人員素質急需提高,雖然每年都增加一些大學本科生,但相對設備而言,維護人員仍不能滿足要求,觀測素質待提高。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極少,航空氣象的發展不僅需要整體素質提高,還必須擁有一批技術尖子來探索我國航空氣象的發展。其次對業務技能有突出表現的個人或團隊,因破格培養,提高各方面支持,推動助力其在專業上的研究。
(2)推動“智慧氣象”,利用大數據信息時代浪潮,加強機場與通航得密切合作,建立“機場-通航”氣象技術中心站。利用國家、民航政策,大力研究和發展低空情報資源,為通航提供人才技術支撐,打通執照考試取證渠道,實現機場和通航實現互補合作,差異化、多元化發展。
(3)新技術、新設引進后,應保留相對穩定的技術力量。不正常的人員流動造成外出學習人員多,而在實際工作中的人員少的現象。要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就必須擁有一支技術過硬、樂于奉獻的技術隊伍。
(4)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適時調整業務技術工種結構。臃腫機構不可能形成良性循環,也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質量也不會明顯提高。
(5)科學管理。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還在于嚴格的管理和管理的科學性。提高管理隊伍的科技水平是實現發展目標的關鍵。
五、結束語
為滿足經濟全球化和民航運輸業快速發展對航空氣象的需求,本文從氣象變化對民航產生的影響、氣象服務的內容、氣象服務目前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綜合分析航空氣象對我國民航運輸的重要性。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氣象服務對于民航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我們需要加大對氣象服務的投資力度及引導力度,使其更好地為民航運輸服務。
【參考文獻】
[1]蘇艷華. 民航氣象服務的現狀與展望[J]. 氣象科技進展,2017,7(0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