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麗娜
【摘 要】工程投標制度改變了我國傳統的工程建設方式,推動我國工程項目建設的不斷前進。工程招標工作在我國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就工程招標制度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解決此類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工程招標制度;常見問題;對策
目前的土木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基本點已經不僅是達到公司經濟利益的成本控制或只把技術觀點當作基本的質量控制,而是運用正確的管理途徑,以建筑使用人的真正利用以及長期管理為基本點,達到經濟、社會、環境利益的整體合一。工程建設的現場管理需要將各種不一樣的專業、工種和建材器械立體地整理運用在工程里,落實好機械安裝、暖通水電等等不同專業之間的交流以及協調的工作,并且采用新的材料以及新的工藝,以正確控制成本為基本點,達到建設工程時的低碳節能的環保目標。施工公司一定要注意到工程建設的現場管理工作對建設工程的質量起著決定性影響,而現場管理工作對于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從培養高素質的管理核心開始,逐漸提高工程建設施工管理的合理性,增強對工程管理建設控制的水平。
一、工程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的關系
(一)工程招標投標工作
工程招投標是一種以建筑工程為商品來進行交換的一種交易方式,招標人將委托的內容告訴投標人,然后對不同的投標人進行綜合的評價,通過這種方式找出信譽可靠、報價合理、技術能力強、綜合水平高的單位來完成工程項目。
(二)合同管理工作
承包合同是指工程建設的承發包雙方以完成該建設工程為目的,明確雙方權力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既是明確雙方關系的法律文書,又是解決糾紛的法律依據。
(三)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的關系
招標投標和合同管理是建筑市場中緊密相連、互相銜接、互相交叉的兩個關鍵的管理環節。合同管理貫穿于招標投標的全部過程。一方面,施工合同的合同條件是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招標文件又是合同文件的重要依據,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合同管理與招投標工作同等重要。
二、我國工程招標制度中常見的問題
1.工程招標制度的推行力度及廣度不夠。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模式過于封閉,很多工程的建設都是利用直接發包方法完成的,人們對招標的認識不足,引進招標工作初期一些人極度排斥,不愿意使用這種他們認為存在較大風險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招標制度仍舊不夠完善,工程建設中大型設備的購買以及一些大批量材料的購買,甚至一些更大的工程項目建設仍舊采用承包的方式,尤其是一些建筑項目都是機構委托建筑公司代為完成。國家雖然在一些工程項目建設中明確規定了招標金額限制,即達到一定規模的工程必須采用招標的形式,但有些部門經常人為降低或拆分項目的概算,從而避免采用招標的形式進行工程建設。
2.工程采購違法現象嚴重。目前一些工程采購的展開(尤其是一些設備的采購)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間。在工程采購中,采購過程受到的約束較少,尤其是一些大型工程采購中的管理不夠透明,經常出現采購人員以公謀私的現象。目前一些工程采購的展開就是利用招標的形式,采購人員常與廠商進行不法協商,以犧牲公共機構的利益為代價滿足個人及商家的利益。很多招標工作看似正規,但是本質卻是虛假招標,采購人員與商家同流合污的行為在目前的工程建設中比較常見,這樣的行為不僅損壞了公共機構的利益,還破壞了正常的競爭機制,造成招標市場的秩序被打亂,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
3.招標市場不統一。招標制度雖然已經在我國有了一定發展,但在具體行業分布上仍舊存在局限性,目前采用招標的工程主要分布于機電設備、工程建設、設備成套設備、科研項目等領域,其管理部門主要是國務院下設的機構。招標工程所在地區政府需要參照國務院相關管理部門的組織形式設立相關招標機構,對該范圍內的招標工作進行管理。一些當地政府為了促進該地區的發展,往往組織建立專門的工程施工隊伍,在進行工程招標中只允許該地區工程隊伍參加,排擠外來隊伍,這種地方性質的壟斷招標不僅破壞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不利于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招標工作名不副實,阻礙了招標制度的完善及發展。目前,國務院相關部門針對招標工作頒布了一些規章制度及管理辦法,在混亂的招標市場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在執行過程中往往帶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強制力不夠,很多時候僅做一些表面功夫,未實質性落實。
4.招標制度的運用缺乏動力。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招標工作在我國的推行普及受到一定阻力,即使一些領域招標工作已經成為開展工程項目常用的方式之一,但在執行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及合理性,導致招標工作未能發揮實際效果。從現狀來看,我國招標制度的運用缺乏必要的動力,人們無法從切實招標工作中看到任何利益,同時缺乏必要的責任感,招標制度在我國的充分運行任重而道遠。
三、完善我國招投標制度的策略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執行力度。招標工作是一項競爭機制,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際招標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為保證這種競爭機制的有效展開,必須有權威性的法律法規對整個過程進行管理及約束,規范人們在招標工作中的行為,提高招標工作的公平性及公開性。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頒布權威性法律法規,針對招標中的各種行為及現象進行詳細注釋,約束招標中的各種不當行為,加大執行力度,將其中規定的內容貫徹實施,讓招標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頒布法律后需要通過有效的大眾渠道(電視、廣播、期刊等有效媒體)進行宣傳,讓大家知法懂法,促進招標工作的有效展開。
2.完善招標機制,統一招標市場。目前招標機制的市場不統一,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意識,一些人在招標過程中利用不正當競爭的手法,未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從而導致很多同行業競爭者對招標工作并不知情。針對這些不良情況,首先需要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將一些不正當的行為列為違法行為(情節嚴重可視為犯罪)。其次需要建立公開招標制度,即招標工作的展開需要通過公眾平臺完成,讓盡可能多的競爭者加入到競標中,促進競標工作的有效展開,消除地域保護,提高競標效果。
3.加大招標工作的監督制度。招標制度的缺陷給了一些別有用心者可乘之機,他們利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大肆謀取個人利益,且在招標過程中破壞招標工作的公正性,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招標工作的監督管理,并由當地政府部門派專人參加整個招標過程,及時發現招標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并作相關處理,杜絕不良現象的發生。
4.加強招標制度運用的動力。招標制度的實施缺乏動力導致招標工作難以獲得人們的青睞,為促進招標制度的妥善落實,必須加強人們對招標工作的正確認識,改變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相關部門需要做好宣傳工作,并通過切實行動提高人們對招標制度的認識,通過一些成功案例向人們展示招標工作的成果,讓招標制度能夠有效執行。
四、結束語
工程招標制度是未來工程建設的發展方向,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與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招標制度的妥善落實,必須克服當前招標制度存在的各種問題,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為招標制度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勁松.實施工程招標投標制度的問題與對策[J].工程科技.2010,2:172-173.
[2]張鑫.實施工程招標投標制度的問題與對策[J].管理縱橫,2012,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