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昆



【摘 要】化工產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在科學技術、市場需求與企業管理等要求的不斷推動下,現代社會的工業領域也在不斷拓寬?!盎@區”作為一種現代化學工業生產運營的綜合空間,其數量、規模得以不斷提高,工藝、設備、系統等也日趨復雜,對安全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嚴重威脅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社會正常運轉,其中尤以消防安全最為突出。本文結合近年來國內若干化工園區事故案例進行分析,針對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一些合理策略。
【關鍵詞】化工園區;事故分析;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化工園區”在概念層面存在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化工園區”側重于產業規劃,以謀求經濟、社會、安全的協調發展為目的,側重于區域經濟融合,以及特色經濟的塑造。狹義上的“化工園區”可視為空間概念,即現代化學工業發展過程中為實現集約化、規?;?、協作化生產,為滿足資源、資金、人員、原料等供給,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工業空間承載形式,側重于水電、網絡、交通等支持條件的滿足;本文研究從狹義概念入手,考慮到化學工業中包括種類復雜、多樣的化學合成方法,由此在化工園區內存在的風險源以及形成的事故類型也有很大差異,并且,每一個化學過程中,又往往涉及到多種設備、原料、工藝(如管道、反應釜、精餾塔等),由此對于事故分析要遵循全面性原則,尤其應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對不同化工過程展開分類,明確事故誘因與表現,并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策略。
一、化工園區事故隱患概述
化工園區事故包括消防但不限于消防,但“火災”類型是最嚴重、最常見的事故,因此以消防為目的展開管理,同時可以減少其他類型事故發生率。從宏觀層面來說,化工園區事故隱患主要源于三個方面。
(一)空間布局缺乏合理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振興現代化工業產業,我國在不斷推動化工科技發展的基礎上,投入大量人力、資源、資金來推動化工園區發展,同時在政策、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從上而下的搭理支持,實現了中國化工產業快速化的發展,“化工園區”也猶如雨后春筍般增多。然而,這其中存在一定的規劃盲目性,造成化工園區整體、局部的空間布局不合理現象。一方面,從整體空間布局上說,一些企業為了快速將化工品投入市場,前期并為對化工園區的情況做深入考察,如化工園區在區域經濟中所處的位置,以及交通、人力資源、生活資源等方面的支撐,存在很大缺陷。另一方面,從局部空間布局上說,化工園區內部的設計上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如不同類型的化工企業距離較近,化工工藝系統的設計、施工存在沖突,化工車間與易燃易爆儲備室距離較近,以及部分防護措施不完善等,這導致化工園區內員工的生命安全難以保障。
(二)管理維護意識不足
化工園區管理維護水平直接決定了安全水平,其中,化工園區內分布著較多的消防設備,一旦發生火災,必須快速投入使用,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我國法律法規層面雖然對化工建筑的消防設計有著明確的要求,但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發生設計變動的現象十分頻繁,一些化工園區甚至為了節約資金,會盡量避免在消防設施中的投入,至于后期的維護管理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如損壞、過期不及時更換,長期處于無人管理值守的狀態等?;诖?,大量設備管理維護處于“真空狀態”,很有可能會出現巨大的安全隱患,并會造成其他設施管理的連帶效應,尤其是化工園區的設備可能存在大型環境污染的潛在危機,因此,對化工園區的消防設備的維護管理力度的不夠也是影響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消防設備配置不足
就國內而言,相當一部分化工園區并非全新設計、施工形成,而是在原有的化工企業基礎之上建立的,在功能方面也盡量傾向于特色化工產業,例如,依據某一地區的資源建立對應的化工園區。這樣一來就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即化工園區內原本用于既有企業的消防設備過于陳舊,從而引發火災事故頻繁發生,并禍及周邊。進一步來說,隨著化工園區內企業的,數量更加密集,人口更多,可能會大大增加火災的安全隱患,因此消防設備是非常重要的杜絕火災隱患的重要保障。并且,化工園區的不斷發展,對消防設備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有些化工園區的消防設備出現損壞和無法正常使用情況,有些危險性較大的化工園區甚至缺少了重要的泡沫滅火器。消防設備的不齊全,導致事故發生的開始無法及時采用相應的消防措施避免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二、化工園區消防安全隱患類型
結合近年來我國化工園區消防安全隱患的排查結果,“設備”是引發火災事故的主要因素,其中對消防安全影響最大的三類設備事故為管道系統、反應器、儲罐。這三類設備中往往存儲著大量易燃、易爆原料,并且生產過程中也存在壓力、溫度、明火等火源威脅,一旦造成火災事故,容易呈現出大規模、立體化、流淌性的特征,所造成的危害不僅僅局限于車間或廠區,甚至會蔓延到整個化工園區。
(一)管道設備消防安全隱患類型
管道設備廣泛地分布于化工園區之內,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原料、產品輸送,且管道系統中大多存在高壓特征,輸送原料產品也有易燃易爆特征,如下表1所示,收集了近年來發生的管道設備火災事故案例。
結合表1的信息,管道處于高壓運輸狀態,一旦易燃易爆的原料產品發生泄露,也空氣形成爆炸屬性混合物,就容易演變為大面積、多點樣式的火災,同時,管道輸送具有連續性,火災也會進一步的蔓延,造成更大規模的破壞;同時,化工產品本身具有毒性、腐蝕性等特征,也會給消防工作帶來障礙,案例中“大連輸油管爆炸2010”、“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屬于典型的工況進行中火災事故,“7.28南京爆炸”、“5.28淄博化工廠爆炸”和“大連輸油管爆炸2014”均屬于外部破壞力造成的,這說明管道設備消防安全隱患的管理,應加強設備維護和人員管理兩個方面的工作。
(二)反應器設備消防安全隱患類型
反應器設備是化學反應的主要發生場所,整個過程較為劇烈,存在放熱、增壓、腐蝕等現象,且反應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明火現象,這對于反應器自身的穩定性是很高的挑戰。就目前而言,在化工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反應器設備的種類也不斷增加,國內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注方面,也難以做出細化要求,應對反應器的特定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制定相應防范制度,配合相關監督與消防部門綜合管理。
如表2所展示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反應器設備所導致的安全隱患事件,除了造成經濟損失之外,最為嚴重地是一旦出現此類事故,必然伴隨著嚴重的人員傷亡,由此也強調了此類火災事故預防中應重點應放在安全防范層面,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技能教育,尤其要做好事故安全演練工作。
(三)存儲設施消防安全隱患類型
存儲設施用于存放化工生產形成的成品、半成品、原料等,是整個化工園區集中度最高的空間部分,大量易燃易爆的產品集中一處,形成了火災事故發生率最高的情況。就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來說,儲存設施一旦出現火災,將面臨著面積廣、爆炸危險大、燃燒溫度高等特征,幾乎不具備直接滅火的條件,最有效的措施為在周邊建立隔離區,避免形成流淌火現象。此類事故消防滅火的難度大、耗時長,對消防滅火提出較高的要求,如表3所收集的存儲設施消防安全隱患事故。
三、化工園區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加強消防安全管理規范性
政策約束與規范管理是確?;@區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前者強調法律法規層面的制約,后者強調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兩方面互為依靠、缺一不可。相關消防機關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規定,監督與糾正化工園區內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化工產業的消防標準本身就較低,建議以化工園區為切入點,不斷實現完善、提高要求,建立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國情需要的消防安全管理政策體系、規范制度。
(二)加強消防管理規劃、提高整體建設水平
客觀上,我國在工業園區的消防規劃與整體建設方面,未能與實際存在的危險性保持一致,造成應對能力差的特征。應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明確責任和義務,實現化工園區內的消防規劃需與化工園區建設同步,并建立相應防范與救援機制。其中,消防站建設是消防規劃與建設首先要考慮的設施之一。嚴格按照我國化工企業的危險程度與火災特點,根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等規范建立相應消防站。一方面,針對重點防火區域建立救援距離與救援時間更短的消防站,提高消防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根據我國化工廠危險品的類型展開分析,選用科學、合理、恰當的消防設備,提高自動滅火的有效性。
(三)加強企業管理、側重人員管理
一方面,企業作為一個“組織結構”,在化工園區的消防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維護自身安全運營的主體。一個化工園區內存在多家企業,在化工工藝、設備、產品等方面各有差異,由此造成的消防需求也是不同的。建議化工企業除應嚴格遵守《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履行其防火職責外,還要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的實時火災監控、日常廠區維護與定期消防檢查相結合的機制。另一方面,人員是整個化工園區空間內唯一的“主觀能動性要素”,無論是一線員工還是管理人員,是否具備高度完善的消防意識,對于火災隱患的治理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一線操作人員,除了加強消防理論知識的培養之外,要引導其積極展開消防安全演練,熟悉應對措施步驟,主動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
【參考文獻】
[1]龍潔.淺談化工園區事故的分析策略和消防安全管理路徑[J].化工設計通訊,2017,43(02):134-135.
[2]肖莉.典型化工設備事故致因機理及其管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4.
[3]王子曦.精細化工園區消防安全評價體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