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烝烝
【摘 要】沙盤游戲療法是讓個體在一個自由而安全的空間中創作作品,然后通過非言語交流和來訪者分享作品的象征意義,對作品進行分析解讀,達到治療效果的一種綜合性的心理療法。該療法不僅有利于個體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還對個體發展有促進作用。小學生正值人生的起步階段,是否擁有良好的人生態度和積極品質對其今后有很大的影響。本文主要是討論沙盤游戲療法對于提升小學生希望品質的作用。
【關鍵詞】沙盤游戲;小學生;希望品質
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可以讓小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信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希望品質是24種積極心理品質中的一種,同時希望也是心理資本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沒有希望、安于現狀的人沒有創造價值的可能性,相反的,一個滿懷希望的人,就有希望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但由于我國一些較不完善的教育理念,導致很多小學生沒有擁有積極的心態,學習中或者生活中一遇到不順利的事,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放棄希望,而不是選擇努力去克服。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在沙盤游戲的沙盤中,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擺放沙具,充分地表達自我,可以從心理層面上來促進小學生希望品質的培養。
一、沙盤游戲療法的基本理論
1.原理。沙盤游戲最早可追溯到威爾斯(H.G.Wells,1866-1946)的地板游戲,即把現實生活中人或物對應的微縮模型等各式各樣的玩具擺放到一個規定區域的地板上,根據每個人的想法來搭建不同的游戲內容;之后英國的瑪格麗特·洛溫菲爾德(Margaret Lowenfeld,1890-1973)確立了沙盤游戲的基本框架;最后,榮格的學生卡夫卡在此基礎上,融入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和東方傳統的道家哲學,為沙盤游戲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意義,并創立了“沙盤游戲治療體系”。沙盤游戲中最重要的是沙、沙箱和沙具,有的還提供水,來做濕沙。通過讓來訪者在沙箱中創作作品,將自己的想法以及無意識的心理內容投射到沙盤中,避開來訪者的防御機制,協助來訪者把無意識整合到意識中來,從而達到治愈的效果。
2.流程。沙盤游戲療法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介紹。當來訪者答應接受沙盤游戲治療后,應向來訪者簡單介紹沙盤游戲療法的一些基本背景以及該療法的益處,讓來訪者對沙盤游戲有個初步了解,減少來訪者內心的不安,同時盡可能激發來訪者的好奇心,增強其信心。(2)導入。簡短的指導語,可以讓來訪者較快地投入到沙盤游戲中,面對不同的來訪者需要采用不同的指導語。(3)創作。這個階段讓來訪者自由地挑選沙具,在沙箱中盡情地將自己的無意識內容表達出來。咨詢師此時只需要在旁邊安靜地觀察并且記錄來訪者的創作過程。(4)體驗。讓來訪者對自己的沙盤作品進行體會,咨詢師可以和來訪者對話,指導來訪者進行體驗,也可以站在前面,協助來訪者站在不同視野去觀察,完成無意識意識化的過程。(5)分析。咨詢師請來訪者分享自己的沙盤作品,對作品進行具體的解釋,包括創作時的感受、沙具的象征意義、各部分的布局、作品的時間、主題、以及自我像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來訪者自己對所選擇沙具的解釋,咨詢師對沙盤作品有疑惑的地方可詢問,但是問題要少而精,對話要拿捏好分寸,潛入來訪者的無意識水平,找出問題原因,與來訪者進行心靈對話。(6)結束。關于沙盤作品的對話結束后,就意味著一次沙盤游戲治療結束,剩下的就是拆除作品。拆除之前,可先拍照留影。拆除可以讓來訪者自己拆除,也可以等來訪者走后,咨詢師自己拆除,可根據來訪者的意愿,靈活選擇。[1]
3.形式。沙盤游戲分為個人沙盤游戲和團體沙盤游戲,個人沙盤游戲是采取一個咨詢師對一個來訪者的形式,團體沙盤游戲是一個咨詢師對多個來訪者的形式。個人沙盤游戲主要運用于個人心理咨詢與輔導,團體沙盤游戲主要是用于多人的團體心理輔導,更能體現人際互動的特性。[2]
二、希望品質的作用
1.希望品質的概念。希望品質是24個積極心理品質中的其中一個。1999年,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積極心理品質(Posi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后來Seligman提出主觀幸福感、快樂、自決和樂觀等是構成積極心理品質的主要因素,其中的核心是美德和力量,能夠成為戰勝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具有緩沖作用。[3]希望品質是指覺得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有成功的可能;相信不管是看起來多么艱難的事,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后迎刃而解;對將來感到樂觀,對實現目標無論事情多么地糟糕都會懷著希望克服困難。
2.希望品質能夠讓小學生更好地成長。擁有希望品質,可以讓人們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對未來充滿期待,充滿信心,做好準備去追求自己的目標,比較不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能夠更積極去面對困難。用積極心理學的觀念來看,每個人都是具有潛力的,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去挖掘和培養這些潛力,就能夠使人們在相應的條件下,將這些潛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3.希望品質可以讓小學生生活得更幸福。小學生的希望品質可以讓其體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明白自己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擁有成功體驗,提升幸福感。同時擁有希望品質的小學生,態度樂觀,較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遇到困難時,更容易得到幫助,能夠體會到同伴支持的溫暖,也能夠產生歸屬感,體驗到幸福的感覺。
三、沙盤游戲療法在培養小學生希望品質中的作用
1.沙盤游戲療法能讓小學生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增強信心。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在評價個體的時候,更加看重的是個體行為的結果,不能從內部動機來評價別人。而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已經慢慢擺脫了對成人、權威的依賴性,更加重視同伴對自己的評價,這就很容易導致小學生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存在著偏差或者是片面地認識自己。在沙盤游戲中,小學生在創作完沙盤作品后,要進行體驗與分析,這個過程,就是個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通過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可以讓小學生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來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或者避開自己的短處,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提升自己的希望品質。
2.沙盤游戲療法能夠讓小學生更加獨立自主,慢慢建立健全人格。在沙盤游戲中,小學生有一個安全而自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面,小學生擁有自主權,不受別人的影響自由地創作,體驗到自己是有權利的,是有希望完成任務的。在沙盤這個空間中,小學生能夠降低自我防御,讓自己平時在現實生活中積累的焦慮感等不良情緒充分釋放。然后通過分析沙盤作品,發現自我,發現不足,慢慢地完善人格。在沙盤游戲中的這種自由創作地狀態也會延伸到現實生活中,讓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變得更加獨立自主,促進個體個性化的實現。
3.沙盤游戲療法能夠讓小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小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部分小學生因為錯誤的交往方式,經常會和同學產生矛盾。通過設置團體沙盤游戲的規則,可以讓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沙具讓整個團體沙盤作品和諧,這個過程就是個體學會與人交往的過程。而且在分析的環節,每個成員進行分享交流的時候,他們會明白對方的想法,能夠體會對方的感受,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也會學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小學生相比那些人際關系較差的小學生,擁有更多的人際資源,也能獲得更多幫助,可以更好地去解決遇到的難題,增加小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小學生的希望品質得到提升。
沙盤游戲療法對小學生希望品質的培養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將沙盤游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是培養小學生希望品質的最佳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嚴由偉.心理咨詢與治療流派體系[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陳禮灶.團體沙盤游戲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和學校適應的干預研究[D].蘭州大學,2015.
[3]張易.從沙盤游戲視角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