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萍

李勝洪
字白,湖北荊州人。當代著名書法家、刻字藝術家。中國書法院創始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副主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龜茲書畫院院長。曾擔任清華大學、中央美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高??妥淌诨蛉珖鴷套炙囆g大展(賽)資深評委。
其藝術作品“以楚人的浪漫、簡約、自然為抒情特征,以清新、酣暢、飄逸的藝術格調,創造出一種難得的雄妍之美”而在當代書壇獨領風騷。多次參加各類書法展覽并獲獎,出版個人專著《中國書法》《現代刻字藝術創作與欣賞》等。
兩度被評選為“中國書壇十大年度人物”。
“文之道,時為大?!?/p>
幾千年來
中國書法也總是面臨著時代之問并在古與今的對立統一中
伸展出這門時間的藝術的燦爛歷史我們應該追尋怎樣的“時代性”
又如何真正讀懂它
李勝洪也在尋找自己的答案
他是《中國書法》申遺片頭的
書寫者
更是
走在時代前沿的
探路者
李勝洪是從傳統中走出來的。
從五歲在家鄉湖北荊州描紅臨帖,60多年來書法已經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澳阋欢〞蔀槊涝鹤钅贻p的大學生!”上中學的時候,美術老師這樣說,李勝洪是他最愛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悉心指導,每次下了課,還會把李勝洪留下“開小灶”?!拔母铩北l后,很多文化人的命運一夜傾覆,那位熱情洋溢的美術老師也不在了。而在那個傳統文化被否定批判的年代,李勝洪卻燃燒著對書法的熱情,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不管是在海子湖邊放牛,還是在窯廠做工,繁重的體力活干完之后,每天晚上他都要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習字讀帖。
李勝洪的書法作品中,不難看出其對傳統文化、書法傳統有著深入的研究和長期的積累。他是書法文化的守望者。2004年,李勝洪放棄仕途,孤身一人來到北京,并擔任負責日常工作的中國書法院副院長。這期間,他帶領的申報非遺團隊克服種種困難實現了中國書法“申遺”的成功,他還做了很多推動書法進課堂等書法藝術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他曾經說,在海子湖邊寫字的時候,我就認為書法就是我的人生。
2009年9月30日,在李勝洪親自書寫片名的時長10分鐘的《中國書法》申遺宣傳片中,3000余年的中國書法歷史與其所蘊含的哲學思想與文化精神融匯輝映,打動了聯合國非遺委員會的成員?!爸袊鴷ā痹诎⒉荚扰e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但李勝洪并不是沉浸于傳統的保守主義者,他和他的作品都屬于這個新的時代,甚至走得更遠。正如他自己所說,書法家不僅僅是個體,要把自己融入時代中,要有歷史的擔當。書法的價值不在于價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創造了新的美。
“李勝洪的書法植根于傳統,尤擅行草書,兼修篆、隸、楷和現代刻字藝術,且始終保持著旺盛又綿長的創作能力。他多年來不激不厲、漸行漸修,逐步形成了一種具有個人獨特風格的藝術語境。他的作品氣勢飛揚,字字靈動,用筆捭闔自如,筆墨韻味淋漓盡致,較好地體現出現代情感與傳統筆墨的有機融合?!敝袊鴷ㄔ菏兹卧洪L王鏞評價李勝洪的作品時說,他已經把潛浸傳統與銳意創新當作生命體驗的一個過程,并在其過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審美色彩與價值取向,從而邁向了藝術的最高境界。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作品,我們首先要有文化自信。李勝洪說,書法體現出中國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美學感悟與哲學思考,并經過幾千年的積累而逐步成為中國文化精神的核心。當前,書法更加普及了,書法從古代的小眾文化走入了大眾時代,這就像金字塔的塔底,而且書法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外國人也在關注。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書法將會被更多的人認識。

行書小品聯語 (29cm×21cm)

李勝洪在第二屆中美文化交流論壇上代表中國發言

在論壇上與代表合影
今人超越古人并不是沒有可能。他認為,每個時代都有新的工具、新的理念、新的信息來源。比如王羲之的時代,那時候還沒有發現竹簡,不知道還有甲骨文,而我們現在,很多書法史料不斷地被發現,讓現代的人學習書法有了更多的條件。除了政府重視,社會也在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地位,從而形成了新的活力和推動力,而且在學術方面也形成了研究體系。
當然,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危機,比如書寫的少了,留不下來東西。但實際上,書法和當下還是有關系的,書法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書法家應該有自己的擔當。作為文化的守望者和繼承者,我們要沉下去,然后再從傳統中站起來。
書法到了現當代,該是一種什么樣的表現,有沒有可能加入時代的元素,展現時代的風貌?在這方面,李勝洪是一個勇于創新的人。比如他現在探索的現代刻字藝術便是實踐之一,他希望讓現代生活中日益邊緣化的書法藝術,以新形式重新回到現代人的生活。
和甲骨文等古代刻字不同的是,現代刻字在傳統書法之上,融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等諸多審美要素于一體,以全新的視覺效果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形成了一個嶄新的藝術門類。如今,李勝洪的現代刻字,已廣泛涉獵銅、紫砂、瓷器、木材、石頭等多種多樣的材質。



現代刻字作品選

“現代刻字這種創新的表達方式是東西文化交流的結晶,也是時代的筆墨,它更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審美需求?!痹诶顒俸榭磥?,刻字就是書法在現當代的表現、發展和創新,它派生于傳統書法,形成一種視覺的轉換,是對傳統書法在新時代的弘揚。
李勝洪說,其實,書法活在當下,而且無處不在。
當代書法亂象叢生,主要是因為審美能力的缺失。李勝洪認為,書法品評要有一定的標準,要有正確的引導,而且要有適當的真正的批評。

福滿門
李勝洪說,現在有的所謂書法創作簡直像江湖雜耍,脫離了書法的本體,需要實現本體的回歸和對審美偏離的逆轉。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鼓勵藝術探索,每個時代都有站在時代潮頭的東西,有自己的文化自覺,我們對時代的表達,既要有下里巴人也要有陽春白雪,不能一時看不懂,就戴上丑書的帽子。當然,不是所有的探索都可以成功。
筆墨當隨時代。現在的傳統都是之前的創造。比如王羲之也是一直到唐朝才得到認可。而如果沒有王羲之“兼撮眾法,備成一家”,全然突破隸書筆意,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致的今體書風,必不可能成為彪炳千秋的書圣人。每個時代的運筆方法和書法工具都在變化發展,墨守成規是沒有出息的。新的美總是被不斷發現,新規律也總是被不斷總結出來,而且循環往復、永無止境。
“我的作品大部分是傳統的,也有幾幅實驗性的作品。我們要提倡新的探索,滿足新時代大家對書法文化的追求?!苯陙?,李勝洪也做了很多探索。2014年4月,“自有我在——李勝洪書法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他首次對外展示了自己的“實驗性書法”作品,其中一幅3米高的作品《福滿門》引起了熱議,作品中有楷書、篆書、行書多種書體,在傳統書法元素的基礎上,結合西方的藝術構成理論,表達了民間福文化的主題,令人耳目一新。漢字是一種符號,書法在民間存在民俗化的現象,從而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而怎樣通過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福滿門》進行了這樣的實踐和探索,作品呈現了中國人的美好心愿,而且反映的是當代普通人的生活。還有作品《霾》,本來是一幅傳統的字,但通過后期的特殊處理,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感染力。這幅作品用大號毛筆書寫,然后在左右進行了大幅度的裁切,在視覺上給人以很滿的感覺,向左右無限延伸,就像霾一樣。這幅作品李勝洪創作了半個月的時間。他覺得,書法要體現思想,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書法是可以融入我們的生活的。

行書橫批《梅妻鶴子》(52cm×195cm)
什么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他認為,書法品評鑒賞要有標準。不是互相吹捧,而要適當的真正的批評,有正確的引導。書法還是和人相關的,他是我們的精神訴求,是一種生命的動感。書法是內心世界的外化。欣賞作品說到底是審美的問題,客觀事物本身是沒有美的,只是用眼光看的時候產生的一種積極的化學反應。美和丑是相對的,很多人不懂藝術發展的規律,秉持落后的藝術觀,這里有一個文化自信的問題,不應該輕易扣帽子。他說,所有的藝術探索都是有意義的,我們需要百花齊放。
書法不能脫離藝術的本體,李勝洪認為,我們不能走得太遠,也不能在古人堆里出不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群眾鼓掌、專家點頭。好的書法,既要有傳統,又要有個人的藝術語言,要反映真善美的東西,可以服務社會。
莫言曾經有這樣一段評價,從古至今,能把書法寫得好看的人比比皆是,但要把書法寫得既符合大眾的審美趣味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卻是十分困難的。僅僅把字寫得好看還不是書法家,只有能把字寫出自己的獨特的好看之處的,才夠得上書法家的稱謂。李勝洪先生的字既好看又有他的獨特個性,他自然是個真正的書法家。

行書對聯《放鶴,任人》

行書中堂《李方膺題畫詩》

篆書四條屏意臨石鼓文·田車(174cm×46cm×4)(合)

行草小品《古人梅詩一首》

扇面書法作品

行書小品 殘本《蘭亭序》 (29cm×17cm)

篆書條幅《白居易詩一首》(136cm ×42cm )

特效:霾

行書對聯《三絕、一官》

行草斗方 王十朋詩(園林盡搖落, 冰雪獨相宜。 預報春消息, 花中第一枝。) 色宣 (62cm×62cm )

隸書小品 竹報平安 (28cm×26cm)

行草中堂《陳與義詩》(136cmx68cm)

行書條幅“精忠報國”(66cm×176cm)

行書小品“道大、心中”聯(29cm×2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