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摘 要 隨著近些年來電視新聞媒體上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空間安全詞匯的增加,這些詞匯得到社會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詞匯的交叉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認知,使得三個主體之間缺乏一個邏輯界限,進而將會對信息安全及網絡安全建設造成影響。在現代社會中,信息網絡具有較高的普及程度,對于個人、企業及國家而言,信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意義。而信息安全維護及保障工作,需要協同配合多種技術手段與措施,從而在整體上確保信息安全。鑒于此,文章對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空間安全相關內涵與概念進行簡要闡述,區分三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提出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信息安全建設。
關鍵詞 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9-0072-02
經濟的發展與科學的進步,使得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越來越廣泛地應用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這表明我國社會逐漸地邁入信息時代。近年來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及網絡空間安全成為國內外非傳統安全領域出現頻度較高的詞匯,三個詞匯的交叉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邏輯界線,因而需要對其進行研究,便于能夠清晰地認識到信息安全與實踐邏輯。目前信息網絡已經逐漸代替了傳統通信媒體,成為現階段社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傳播媒介,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漸加大了信息網絡的應用范圍。而隨著不斷提高的網絡信息應用程度,也需要加強對網絡安全的管理工作,為了能夠確保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一個相對安全環境,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及網絡空間安全管理工作。
1 內涵概述
1.1 信息安全
在網絡安全體系中,由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安全協議及機制等組成,各類信息安全在確保信息網絡環境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確保信息安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各項活動順利開展,同時也會保障人身及社會安全。
根據相關研究內容表明,關于信息安全問題我國學者在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將信息安全賦予了新的內涵。關于信息安全的定義如下:確保個人、機構及國家信息空間不會受到來自內外部威脅、侵害以及誤導,從而保證個人、機構及國家信息空間能夠具有較高的隱私性及獨立性。
從我國實踐來看,我國目前在信息安全建設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包括建立信息安全機構以及出臺關于信息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等。與此同時,為不斷普及并提高民眾對信息安全的認識,還在一部分學校開設信息安全方面的課程。
1.2 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主要是指對網絡系統軟硬件及系統內部數據進行保護,從而確保系統及數據不會受到惡意軟件的侵害,從而導致數據泄露或受到破壞,進而保證網絡服務能夠實現連續不斷工作,并確保網絡系統能實現正常可靠的運行。網絡安全的維護工作需要通過各種保障措施及技術持續不斷進行,旨在進一步確保網絡系統中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隨著網絡在社會中應用的普及,我國出臺的相關網絡安全的法律在不斷完善,并呈現出網絡安全管理的工作重心的變化。比如,在最初的網絡安全管理過程中,我國法律更加傾向于維護互聯網網絡數據的安全性,此后便慢慢地發展為更好地維護網絡穩定運行的狀態。一般而言,系統安全作為網絡安全的核心要素,相關人員在確保系統平穩運行的前提下需要不斷地對各項子系統內容予以優化,如此才能更好地實現網絡信息與數據安全。
1.3 網絡空間安全
網絡信息空間由信息設施及其系統、智能終端設備等之間的相互連接,從而便能形成一個巨大信息空間。為了能夠在網絡信息空間中維護好自身的權益,就需要加強網絡空間的安全保護工作,目前我國的網絡空間安全已經明顯地超越了以往的技術范疇,因而成為國家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
現階段,我國在對網絡空間安全的研究內容上主要從信息域、物理域等方面著手。其中關于物理域的網絡空間安全管理,安全保護的主要內容為硬件設施進行保護,從而便能有效地避免硬件設施遭到破壞。而信息域的網絡空間安全則主要指的是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因而為了能夠確保整個網絡信息數據的完整及真實,任何導致信息丟失及泄露的因素均會對網絡空間安全造成威脅。
2 三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在現代社會中,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均需要各自信息,因而需要積極地對網絡信息進行保障工作。
一般來說,網絡信息對于個人而言,與一般其他人不同,因而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信息的保護工作,防止其他人對信息的惡意利用。對于企業而言,企業信息作為企業未來發展及安身立命的根本要素,因而企業的競爭力通常為其內部信息,其能夠提高經濟及社會效益。對于國家而言,國家均需要嚴格地保密自身內部經濟、文化、政治及軍事信息,避免信息的泄露,從而確保信息、網絡以及網絡空間安全。
網絡安全及空間安全的重要前提為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能夠有效地確保人們的安全。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及網絡空間安全均是基于信息安全基礎上,也就是說,三者的重要內容為保障信息安全,能夠有效地確保信息安全性及可靠性。不同之處在于,三者之間關于信息的保護程度及側重點不同,其中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空間安全在保障信息安全中其程度更高,特別是網絡空間安全,通過網絡信息能對各個用戶進行交流,其中涉及個人、單位以及國家。將這些作為一個整體,從而能夠保護整個空間內部的信息。此外三者能夠進行相互使用及配合,信息安全具有最為廣泛的使用范圍,其中包含各種信息數據,最終能夠提前為網絡及網絡空間安全保障進行準備。
3 進一步推動我國信息安全建設的措施
3.1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
西方發達國家在關于信息安全建設方面嚴格立法,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因此,我國在開展信息安全建設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對自身管理方法予以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關于信息安全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
例如,1922年歐盟在推出的《信息安全框架決議》中制定了關于信息安全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歐盟國家在信息安全的管理中具有較為明顯的一體化特點,同時在決議中還一致性地規定了在網絡信息安全行動中歐共體的打擊破壞。在改基礎上,英國還成立了“網絡安全業務中心”,并對本國的網絡安全情況進行了及時地掌握,不斷地收集了信息安全的相關事件,針對這些信息及時地推出了與之相應的應急預案,旨在最大限度地控制并降低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風險。德國則通過了“德國網絡安全戰略”,并成立了基于全國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主要目的在于不斷地提高其在信息技術安全方面的應對能力。而對于我國政府而言,在對信息安全建設進行開展過程中,需要對新時期我國所面臨各種信息安全問題進行全面且正確地認識,并且及時地推出與之相應的法案,從而確保能夠及時地解決各類的信息安全風險。
3.2 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在對網絡信息安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我國政府需要積極地發揮自身的信息產業主觀能動性,促進我國的信息產業能夠不斷地加快其自主創新的步伐,在市場經濟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性與創造性,基于這類信息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信息安全的技術體系。除此之外,為了能夠在構建信息產業的過程中提高網絡信息環境的規范化及安全性,就需要提供相關的技術以及物質支持,進而不斷地推動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
4 結論
綜上,信息安全關乎到一個國家的發展,相關工作人員要立足國家安全,用發展的眼光對待信息安全建設,才能促進社會安定。信息安全建設的主要范疇是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空間安全等方面,本文在對一系列概念及內容進行簡單探討的同時,并提出如何促進信息安全建設的相關措施,從而進一步加深人們關于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空間安全的認識,從而為我國創造一個更為安全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曾繁昊.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空間安全研究[J].通訊世界,2016(20):72-73.
[2]邢源鑫,劉海萍,陳輝,等.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J].通訊世界,2017(12):100-101.
[3]周蓮波.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問題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12):16,18.
[4]高鵬.國際安全視野下的網絡空間安全重大問題的啟示與思考[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6(5):163-172.
[5]李安輝.淺析大數據時代網絡空間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科技傳播,2017,9(21):82-83.
[6]張鐸.混亂與秩序——大數據時代下的網絡空間安全與國際合作[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9):158-160.
[7]吳沈括.戰略引領、法律規制,加速拓展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的中國道路[J].中國信息安全,2017(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