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甲勇
摘要目前關于體育市場管理尚缺乏高層立法。新興的體育項目尚未實行有效的規范管理,對消費者的權益帶來損害,進一步實現體育市場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效益化、建立行業服務標準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河南 體育產業 發展戰略 體育消費
未來的五年到十五年是我國社會主義新體制的基本框架奠定和完善的時期。新體制所覆蓋的領域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整個再生產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體育是新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體育產業是整個市場經濟框架的一個分支。因此,體育在進入新世紀后也面臨發展和完善的問題,我們應該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四個有利于”為原則:
一是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二是有利于全民族身體素質的提高;三是有利于滿足廣大人民健康向上的體育需求;四是有利于市場機制的規范和發展。
在四個有利于的前提下加快體育產業化、社會化的進程,大力發展,開拓體育產業。在未來的五年到十五年的時間內,逐步形成適合河南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體育產業體系。我們要把體育產業納入到河南的總體發展的格局中去,給予充分的重視和大力的推進。
一、河南省體育產業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及戰略重點
把體育健身娛樂業作為我省體育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是因為體育健身娛樂業是體育產業中擁有最大消費群體和最大市場空間的產業。按照現有相關研究測算,新世紀的前10年中國經濟還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而經濟增長一方面帶來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會帶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前者會提升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關注,進而提高人們對健身娛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后者會提高城鎮人口的數量,促進城市類型的多樣化(如純生活型城市和純商業型城市的出現),從而起到擴充體育健身娛樂消費者群體的重要作用。這兩方面都預示著,體育健身娛樂業較之體育產業的其他部分,在新世紀有更快、更大的增長潛力。此外體育健身娛樂業的發展具有一種“乘數效應”,體育健身娛樂業的較怏發展必將帶動體育服裝、運動器材等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所以,把體育健身娛樂業作為我省體育產業的發展重點,是從拉動整個體育產業快速增長的動力學方面的考慮。
二、把體育產業納入河南省經濟總體發展戰略中去
自2009年開始,體育產業化進行了探索到現在體育產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顯示出其經濟方面的優勢,并在引導社會消費、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顯露出巨大的潛力。與體育產業關聯較強,聯系較為密切的行業就有六個:旅游業、服裝業、交通業、建材業、通信業、和機械業。在英國經濟結構的42個部門中,體育產業的關聯強度居第八位。而且,與體育產業有關聯的不僅限于以上六個行業,還有廣告業、娛樂業、博彩業、新聞出版業等。正是這種較強的關聯性使體育產業能夠疊加到其他產業中去,創造1+1)2的效應。也正式這種較強的關聯性使得體育產業具有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淺質,這是一項產業能否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重要特征之一。體育產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是一項非常有前途充滿潛力和機遇的產業,決定了它是國民經濟的增長點和必然性,因此必須把體育產業納入到我省經濟總體發展的格局中去,要從這一高度來認識發展體育產業對我省經濟的拉動作用。
三、采取因地制宜、梯度推進地區產業協調發展
我省個地區的體育資源、運動技術水平和人文觀念、消費意識均有差別,我們不可能要求一刀切,齊頭并進,都去發展體育產業。比較符合實際的做法是:根據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分層次推進。在未米的五年,首先在鄭州、洛陽、開封等地創建體育產業的優先發展區,利用這些城市的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體育設施和先進的運動體育水平,大力開拓體育市場,把體育產業迅速發展成為當地經濟的內容之一。
四、完善體育產業政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根據目前的情況看,我省的場館、器材還需要政府的投資,一方面是事業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給產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較好的物質基礎。場館建設應該是政府有一個政策,大型的場館應由國家及省、市承擔起米,在社區、城市大眾娛樂健身的場所平均用地要達到一定規模。現在我們各個地區都在建立小區,而小區內也應規定體育設施有多大的比例,這些規劃的政策、投資的政策需要政府及大家來努力。體育彩票長期穩定的發行政策目前也存在著機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體育賽事轉播權有償轉讓上也應該獲得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指定一系列對體育產業扶植政策,鼓勵社會和個人興辦體育產業來投資。
五、大力培育本體市場、積極引導體育消費
從結構上分析,體育市場是一個以健身娛樂市場、競賽表演市場、體育無形資產市場、體育彩票市場、廣告市場、旅游市場。重點培育發展健身娛樂市場和競賽表演市場。例如,老百姓去看球,他要進行消費,要吃點食品,要打車去看比賽,特別是主客場制,客場球迷還要到主場去助威,他需要坐火車,需要買票,這也帶動了一些物質方面的需求。根據交通部門的統計,今年國慶節放假七天期間,交通運輸的收入比今年春節的收入還要高,這說明城鄉居民的觀念在變化。盡快建立缺位的本體市場,主要是促進體育人才市場,體育咨詢市場的形成。因為人才和技術都是市場流動環節不可缺少的因素。
六、建立健全管理的相關法規
應當有依法建立體育市場的服務標準,于目前我省體育產業管理的混亂,建立健全管理的相關法規,明確管理部門及只能、管理范圍、管理權利、界定進入市場的專業技術條件、資格及審批程序是極其必要的。
建立體育市場服務標準是體育市場依法管理的前提。沒有依法建立的服務標準,必然會出現問題,如卡丁車、熱氣球、射擊射箭、游泳都出現了一些人身傷亡時間。所以行業標準的作用是為市場的主體提供服務規范尺度,為消費者提供消費選擇的依據,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經營秩序,使市場主體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展開競爭,在以上兩個方面工作的基礎上,健全相關的配套法規,形成體育市場運行的游戲規則,是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的發展真正有法可依。我們應采取試點的辦法,在某些場館進行綜合服務標準的制定,一些單項活動的場館如保齡球、羽毛球、游泳等單項的服務標準,不是場館的建設標準,而是服務的標準,是據以進行服務,進入市場的標準,這是我們加強體育市場管理的一個切入點。
七、多條渠道培養和造就我省體育市場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
體育市場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是進一步培育和拓展我省體育市場、不斷滿足體育消費者的體育消費需求的重要前提。當前我省體育市場急需一大批既懂體育又熟悉現代經營管理理論與方法的體育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來從事體育市場的拓展和體育經營項目的開發工作。從我省體育市場的實際出發,體育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的培養,可以通過組織并鼓勵體育經營單位的有關人員崗位培訓、在職進修,通過招聘引進一些非體育部門的經營管理人才到體育經營單位從事體育的經營管理工作,以及通過在有關體育院校設立體育經營管理專業,或與財經類大學合作,開設體育MBA系列課程等途徑,集中培養適應我省體育產業化發展需要的主要從事體育市場經營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從總體上判斷,只要我們正確判斷和把握矛盾,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化解不利因素,善于把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的巨大潛能釋放出來,就能保持我省體育產業較快的發展勢頭。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我省體育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可以表達為:以提高體育產業整體的質量和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為中心,以培育國民經濟新增長點、提升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為目標,以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為主線,依靠深化體育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走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協調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