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玉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啦啦操逐步進入到高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中,在啦啦操中,學生隨著伴奏將各種從舞蹈轉化而來的啦啦操動作展現出來,在展示過程中還需要進行隊列、空間變化,從而展現出獨特的美感,因此非常受學生的喜愛。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學生的樂感能力較差,領悟力和表現力都稍顯不足,而教師在教學時,也忽略了舞蹈與音樂課程的有效結合,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現本文就從認識音樂節奏旋律、提高學生樂感、重視啦啦操配樂、重視音樂鑒賞訓練等四個方面入手,就提高學生的樂感能力提出了淺薄的看法,以為教學貢獻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 啦啦操 樂感訓練 訓練策略
在啦啦操中音樂是點睛之筆,動作應用的快慢、強弱以及幅度大小、不斷變換的隊形空間都緊密聯系著音樂的節奏。輕快、動感的節奏體現出特色,彰顯隊伍的特殊魅力。更為關鍵的是,具有一定特點的音樂可以促使隊員活力四射。在這只有學生擁有較強的樂感,跟上音樂的節奏,才能更好的展示舞蹈啦啦操。因此教師在舞蹈課程上,就應該逐步培養起學生的樂感,提升他們的舞蹈水平。
一、使學生正確認識音樂的節奏和旋律
在音樂的襯托下,啦啦操顯得更加生動活潑,而且在音樂節奏變換的同時,啦啦操的舞蹈動作也變得更加多樣化,有利于提升整體教學效果。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使學生意識到音樂和舞蹈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沒有音樂伴奏,啦啦操的很多情感就沒法表達出來;而沒有啦啦操的輔助作用,僅靠音樂伴奏則很難給人震撼的感覺。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啦啦操訓練的樂感,學生理應正確認識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從而做到兩者的完美結合。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根據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就音樂課程中的節拍、節奏等基礎理論知識展開講解,使學生對音樂的專業名詞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其次教師將啦啦操動作按不同章節進行分解,組織學生跟著節奏分部分練習,從而規范他們的舞蹈動作。最后是教師幫助學生養成聽音樂訓練的好習慣,在平常自己練習的過程中,也要多聽聽不同風格的音樂,經過長期的訓練,就能在音樂的伴奏下展現優美的舞姿。
二、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樂感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高校的學生雖然對啦啦操很感興趣,但是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動作不規范、表情不到位、跟不上節奏等現象,這都需要他們自身樂感的提升。
為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的音樂、視頻等展開教學,尤其是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流行音樂,比如Tfboys、鹿晗等的歌曲,實現流行音樂和啦啦操的結合。而通過觀看一些情緒比較昂揚的啦啦操視頻,也能激發學生的斗志,使他們熱血沸騰,對啦啦操的理解更加深刻。此外教師還可通過組織學生講述感悟來培養他們的樂感,由于每個學生的人生閱歷不同,他們對音樂的看法自然也各不相同,涌出了很多不同的情感。
三、教師合理選擇不同風格、不同水平的啦啦操配樂
首先學生的音樂素養不同,舞蹈基本功差異較大,例如有的學生肢體比較僵硬,在啦啦操練習的過程中,總給人刻板的感覺;而有的學生則動作優美,舞蹈表現出強烈的感染力。這樣教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實施分層教學目標,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的啦啦操配樂。對于舞蹈功底較差的學生,可選擇節奏緩慢、旋律較少的啦啦操配樂;而對于舞蹈功底較好的學生,則采取節奏強烈、運動量較大的啦啦操配樂;其次教師應豐富啦啦操配樂的風格,目前最常用的配樂有拉丁舞、爵士舞、街舞等,不同的配樂風格決定了啦啦操的風格。跟隨著合理的配樂,學生的動作更加連貫,情感也能更加自然的流露。最后是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自己選擇合適的配樂,并鼓勵他們說出這樣選擇的理由。目前高校的學生業余時間充足,接觸到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機會也比較多,在自主選擇配樂的過程中,他們對啦啦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加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訓練
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堅持訓練,并保持樂觀的心態,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舞蹈水平,使他們所表演的啦啦操更具感染力。
為了加大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訓練,教師應在每節課上課之初,拿出十分鐘的時間,鼓勵學生就某一首音樂進行鑒賞,并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當然教師也可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鼓勵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并就鑒賞結果進行總結,效果較好。而學生在課下時間,也應該多聽一些與啦啦操訓練相關的音樂,并思考教師為什么會選擇該首音樂為配樂?理由是什么呢?自己有沒有更好地推薦?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潛力不斷激發出來。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高校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啦啦操舞蹈的動作難度并不高,有利于學生感受鮮明的節奏,培養起他們的樂感,并最終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舞蹈風格。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樂感、節奏、音樂鑒賞力等,以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