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杰君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的經濟發展與財務農業支出關系密切,其離不開財務農業支出,比如深刻的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系,完善財務農業支出,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本文探討了財務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分析了財務農業支出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當前財務支出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措施。
關鍵詞:財務農業支出;農業經濟發展;關系
當前,在政府的領導下,對農業發展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貫徹落實好政策,還必須加大財政的投入力度,因此就必須不斷的研究財務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才能夠更好的支撐財政農業支出,為其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 保持農業經濟的穩定運行。所以相關部門應認識到財務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去研究與探討他們之間的關系。
一、財務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
現今階段,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的財政支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很多研究專家表明,國家的農業支出與農業生產的經濟總數值有著正比的關系。其實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是很強的,財政支出的提升絕對會為農業經濟發展帶來有利的作用,同時也對農業財政支出有很大的作用。積極的去落實貫徹財政農業支出政策,財政農業支出可以直接影響農業經濟的發展,決定著農業生產總值的趨勢,對本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提升也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當前,我國在財政農業支出上出現了很多問題,體系還不算完善,監管不到位,財政扶持力度不夠,資金的的投入不夠,這些都能夠對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好的作用[1]。
政府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中,使用了多種方式,而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涵蓋了政策支持、資金支持、技術支持、人才支持等,但其中資金支持是很關鍵得一部分,財政農業支出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點。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具備豐富的農業資源,人口也很多,所有消耗的糧食也多,在這方面,政府的關注力也是很大的。目前,我國所采取的財政農業支出涵蓋了很多方面,主要分為
生產資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以及科研資金等。農業生產總值則是農業經濟發展的直接體現,包括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漁業等產業的產出。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再次投入的精力也會逐漸的增大,那么相應的農業的生產增值也會增強,因此從某一種程度上說國家的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正相關的聯系,詳細的說也就是財政農業支出的高,那么農業生產總值越高。財政支出體系越來越完善,就能夠保證農業經濟可以穩定的發展[2]。
二、我國財政農業支出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農業支出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現今階段,財政農業支出在具體的實施中,投入的資金是通過分塊進行操作與管理,在政府部門中,有關于農業生產與管理的機構不少,在實際情況中,是通過多個部門一起來著手管理的,不好的影響就是在具體協調溝通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矛盾與不一致的問題,無法正常的溝通,工作無法協調一致,在一些工作中反復的投入人力財力等,管理體制不嚴謹,存在很大的問題,大大降低了財務農業支出的效率。更不能為財政農業支出提供有力準確的數據,管理制度無法落實好,內部就會出現混亂的情況,資金不明確,被吞用的情況屢見不鮮,阻礙了農業的經濟發展[3]。
(二)財政農業支出總體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有一個問題是,財務農業支出的水平不高, 農業財政支出的速度還不能完全跟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速度,無法達到標準的要求,不符合相關的政策規定,雖然是增長中,但增長速度整體趨勢不高,這是有關部門需要注意的問題,必須嚴加重視起來,如果這種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農業經濟的發展智慧停滯不前。
(三)財政農業支出整體結構不完善
當前,財務農業支出面臨著結構不完善的問題,其主要顯現在以下兩部分,一部分是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不高,它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設施投入工作做得不到位,就會牽連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農民的收成、莊稼的生產力以及農村富裕等等,根據現在情況來看,財政農業支出的結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在設施的建設方面做得不到位。還有一部分是農業生產技術的支出不好,經濟的發展,技術越來越重要,必須發揮出技術的先進性,需要不斷的研究與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擴大規模,提升集約化水平,大大的提高農業的產量。就當前來分析,我國科學技術方面的財政投入占全部財政農業支出還不到百分之五,對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很不利[4]。
三、完善財政農業支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完善財政農業支出的管理體系
政府相關部門應不斷的完善財政農業支出管理體系,改善資金管理,有效的使用資金,拋棄傳統的管理體系,避免職責不統一以及權力出現重疊的情況,有效的對財政農業支出資金進行使用。應不斷的加強監管,成立監管部門,時刻對資金的發放與落實情況進行監管,全面的保證資金能夠落實到位,為農業經濟發展貢獻出力量[5]。
(二)加強農業財政支出的投入力度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不斷的加強農業財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實施過程中,農行投資是具有遞減性的,具體而言,農業生產中,如果想最大化的實現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強投入,通常情況下,有投入就會有回報。同時就對財政農業支出有了更大的挑戰,必須相應的擴大規模,才能夠使用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加大資金的投入。我國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財政支出方式,然后根據我們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進行相應的調整,不斷的去完善農業財政支出機制,嚴加管控,落實到位好法律體系與法律規定,保證資金可以有效的使用及發放到位情況。還有重要的一點,必須不斷的加大業財政支出在總體財政支出中的比重,有效的展現出農業財政支出的優勢,增加基礎設施,提升農業技術水平,為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6]。
(三)優化財政農業支出結構
優化財政農業支出結構,具體的做法有三部分的內容,第一,在農業的生產經濟發展中,基礎設施是硬件基礎,農業需要澆灌,那么水利基礎設施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應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才能夠更好的為農業生產進行服務,農業生產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如果設施一直不完善,經常損壞等問題,影響的是農業的生產值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那么農業的經濟就不可能快速發展了。第二,現今階段,農村的交通設施還有待提高,交通不發達是農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特別是一些山村偏遠地區更是嚴重,交通體系不好,影響的是農產品的運輸,不能夠保障農副產品是否可以流入到市場中,對農業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通過有效的財政策略,需要將投入的側重電放到這部分中,完善農村交通體系,更好將農產品運輸到市場中,發揮市場的作用。第三部分是不斷的去改善資金投入機制,各級政府應積極去農村進行參觀與調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及時的去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為當地人們提供技術力量,可鼓勵技術人員當農村去,通過福利機制與獎勵機制,增加農村地區的技術力量,為人們更好的進行技術指導,加強技術研究,優化財政農業支出結構,才能夠保證農業經濟可以有序的進行下去[7]。
結語:
總而言之,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越來越明顯,二者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性,必須認識到二者之間具有的正相關關系。作為農業大國,政府部門應及時的對農村進行資金扶持以及政策扶持等,客觀的分析各個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再及時的去解決,只有認清楚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才能夠認識到財政農業支出對經濟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針對于當前財政農業支出存在的問題,應當及時的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完善財政農業支出管理體系,加強農業財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優化財政農業支出結構,才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為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也能夠發揮出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甲全.試論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1):22+40
[2]崔旭楓,武士歆,鄭美奇.淺談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J].南方農機,2016,47(11):87
[3]高靜.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6):163+171
[4]曾智英.關于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6(16):18
[5]熊敏.淺談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J].山西農經,2016(05):9
[6]范柏乃,段忠賢.財政農業支出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系[J].理論探索,2011(01):66-70
[7]孫少茹. 財政農業支出及其效益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