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辰 虞俊杰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調查溧陽市第三中學體育高考生田徑四項運動損傷的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體育高考生田徑四項素質100米、800米、立定三級跳遠和實心球,在訓練和測試中都出現過損傷,運動損傷部位主要以腰部、腿部、膝關節和踝關節為主,運動損傷性質以關節扭傷、肌肉拉傷、勞損、挫傷、骨膜炎者居多。主要原因:有準備活動不充分、技術動作不熟練和不規范、運動負荷過大,恢復差、組織不當和缺乏保護等。
關鍵詞體育高考生 田徑 運動損傷
一、前言
江蘇省的體育高考生面臨的是雙重任務,首先要通過省體育加試,然后參加文化高考。體育高考是決定考生能否升學的前提,因此保證每一位考生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參加體育加試,是體育高考的一個先決條件。江蘇體育高考田徑四項素質屬于跑、跳、投三類,所發生損傷的種類較多。運動損傷一直影響著體育高考生的訓練和考試,使科學系統的訓練和比賽難以按計劃正常進行,嚴重阻影響體育高考生的升學。
因此,探索損傷的原因,提出對策,了解和掌握防治運動損傷的有關知識,對保證訓練的正常進行,加強體育高考生預防損傷的意識,提高訓練質量,延長運動壽命,促進身體健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運動損傷的調查結果
1.運動損傷易發生的運動項目調查結果
溧陽市第三中學的體育高考生在立定三級跳遠項目中損傷率最大,男生在各類項目中的損傷率為:立定三級跳遠44.32%;實心球30.68%;100米14.77%;800米10.23%。而該校女生在各類項目中的損傷率為:立定三級跳遠45.45%;實心球27.27%;100米18.18%;800米9.09%。損傷率最低的是800米。
2.運動損傷原因的調查結果
溧陽市第三中學體育高考生主要是因為五大原因發生運動損傷,其中包括:準備活動不充分(男生占19.05%,女生占22.86%)、技術動作不熟練、不規范(男生占17.62%,女生占20.00%)、運動負荷過大,恢復差(男生占16.19%,女生占20.00%)、心理因素與興奮點的控制(男生占14.76%,女生占14.29%)、場地器材的安全2.2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分析
3.準備活動不充分
準備活動不充分占到溧陽市第三中學體育高考生田徑四項運動損傷的近3成左右,在與體育老師的訪談中,我總結出兩個原因:
一是教學管理不嚴。得知不少體育高考生因為對有的技術動作比較熟悉,在訓練中對準備活動不夠重視,不做準備活動直接“上陣”訓練,或者就做幾個簡單的形式上的敷衍動作就開始訓練,這類現象屢有發生。教師發現后,未及時糾正,疏于管理,對準備動作“不管、不抓、不問”的情況也并不鮮見。學生的惰性是客觀存在的,體育老師或者教練在管理上松懈,助長學生的惰性,易造成學生在訓練和測試中出現損傷。
二是思想上不夠重視。據了解大多數學生認為,過度的準備活動會消耗他們的體力,擔心這些準備活動會對訓練或測試中的爆發力和速度造成影響。因此僅做幾個簡單動作就開始上陣訓練和參加測試,或者把焦點定位于“熱身”,用籃球運動來代替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這樣的片面認識使得不少考生的神經系統和身體各個器官仍處于“懶惰”中,沒有充分活動和動員,肌肉處在休眠狀態,關節缺乏韌性,容易在高強度的訓練中造成拉傷。
4.技術動作不熟練、不規范
技術水平與損傷幾率成反比。在被調查的44名受過傷的體育高考生中,技術動作不到位造成損傷的比例為17.54%,在現實中,技術水平越高的學生,其受到運動損傷的幾率則越低,4名沒有受過傷的考生,據調查他們的技術水平過硬。在參加體育高考的這些學生中,由于每個人自身條件不一,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技術特長和技術短板,在通用的技術動作的掌握上,每個人掌握和運用的水平也由較大差異。但是如果因為技術動作沒有做到位,而造成部分肢體負荷過大而損傷,這點是無疑的。
技能形成初期易有損傷。體育高考學生雖然接受能力快,但是在動作的形成到規范均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俗話說:動作多練才可能有“感覺”,這種“感覺”指的是動作感受性。在這次調查中發現,當剛剛接觸某個新的技能或動作時,不少學生難免會因為生疏而動作僵硬,沒有“感覺”,或者因為其他習慣性動作對新動作學習有干擾,這時候產生損傷的幾率是比較高的。
三、結語
重視準備活動。教練和運動員都要加強對準備活動的認識和訓練。訓練中的身體準備活動與核心項目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準備活動做的好,運動損傷的幾率才能降低到最小。因此,高中體育老帥一定要讓準備活動更有針對性,必須要注意準備活動的內容一定要做到三匹配。一是要與接下來的運動項目相匹配;二是要與學生當時的身體狀況匹配,如剛剛開學的時候,學生做準備活動的時間應該延長到足夠的時間;三是要與當時的場地條件和氣候狀況相匹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身體的肌肉活性,使身體機能調適到最佳狀態,不僅能夠提高成績,還能有效避免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