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啟清
【摘 要】B超定位下右美托咪啶聯合左布比卡因的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能夠借助B超清晰掌握穿刺路徑,避免穿刺失敗、麻醉藥物誤入血管的風險,同時還可實時調整穿刺與劑量,提高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啶聯合左布比卡因有助于降低血壓及心率,減少對心臟的毒性。綜上,此種方案的安全性更為理想,值得在老年上肢手術患者的臨床麻醉中開展應用。基于此,本文就對以此種麻醉方案作為論述重點展開綜述,希望能對相關人士起到些許參考作用。
【關鍵詞】B超定位;右美托咪啶;左布比卡因;臂叢神經阻滯麻醉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老年患者對麻醉的安全性有著更高要求,這是因為老年人通常存在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疾病[1],因此應當選擇較為安全的麻醉方案,減少對患者血壓心率的刺激,在實現有效麻醉效果的同時,提升安全性[2]。有研究表明[3],B超定位下右美托嘧啶聯合左布比卡因在老年,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應用中,具有較為理想的麻醉效果,同時更加安全。以下本
文就對此種麻醉方案展開綜述,具體如下。
1 B超定位下的臂叢神經阻滯麻醉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其臨床效果理想,操作安全簡便,是上肢手術常用的麻醉方案[4]。借助B超定位,能夠更加清晰地明確定神經以及周邊血管組織,為麻醉的準確定位提供了有力支撐,借助B超可隨時調整麻醉進針的路徑,有效避開血管和神經,大大降低了麻醉藥物誤入血管、穿刺針損傷神經等所產生的不良反應,進一步提升了安全性[5]。同時在B超指示下,還可以結合麻醉藥劑的擴散情況,實時調整用量,提升麻醉的效果,有研究表明[7],臂叢神經麻醉對于血流動力學,會產生一定影響,可引起血壓升高,以及心率加快等不良反應。加大了老年患者的麻醉安全風險。因此應當在麻醉藥物方案的方面盡量選擇對心臟及血壓影響較小的麻醉藥劑,以降低此類風險。
2 右美托咪啶及左布比卡因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所產生的生理干擾影響較小,此種麻醉方式,主要應用在上肢手術的臨床治療中[8]。但需要注意的是臂叢神經麻醉對于血壓、心率有一定影響[9]。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因此此種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的麻醉風險較大,在麻醉過程中應當盡量采用對患者血壓及心率、心臟影響較小的麻醉藥物[10]。
右美托咪啶是本世紀發現的鎮靜藥劑,它在鎮靜、抗焦慮、止痛等方面有著和苯二氮唑相似的藥物效果[11]。同時該藥在鎮靜過程中還能起到降低血壓,減少心率的效果。左布比卡因是長效的酰胺類鎮靜藥物,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和布卡比因相比,它對心臟的毒性更低,且作用時間也更長[12]。故針對老年患者,在麻醉藥物方面可采用左布比卡因聯合又美托咪啶作為麻醉藥劑,在起到有效的麻醉效果的同時,減少對患者循環系統的不良反應。
3 麻醉方法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先監測心電圖、心率、血壓、SPO2等相關指標,之后開放外周靜脈、吸氧。在麻醉入路方式方面,具體可分為肌間溝臂叢神經、鎖骨上臂叢神經、鎖骨下臂叢神經、腋路臂叢神經等不同區域。要結合患者的手術類型進行選擇,對于遠端2/3上肢骨折手術及手部手術,可采用鎖骨上臂叢神經阻滯;對于肘部、前臂,手部外科手術可采用鎖骨下臂叢神經阻滯;對于前臂,手腕等上肢開放外科手術,應采用腋路臂叢神經阻滯。以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為例,取仰臥位,將上肢放平,并放置在貼近胸壁的位置。頭轉向對側,使頸部暴露,利于麻醉操作。借助B超儀將探頭于肌間溝垂直定位,取得臂叢神經超聲圖像,在超聲引導下開始穿刺,借助B超實時調整進針路徑,以及麻醉藥物劑量。分別在臂叢的上中下各區域神經周圍分別注入左布比卡因,同時借助B超實時調整劑量。確保藥物可包繞在定位神經的周圍。麻醉開始前約10分鐘左右即開始泵注右美托咪啶,使患者鎮靜和配合完成神經阻滯操作,并持續至手術結束前20分鐘左右。
4 小結
右美托咪啶具有理想的鎮靜、抗焦慮及鎮痛效果,同時可有效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左布比卡因的麻醉時間長,對心臟的毒副作用小,這種麻醉藥劑在B超定位下給藥,能夠有效避免藥物誤入血管,并可實時調整用藥劑量,降低對患者的刺激。綜上,B超定位下右美托咪啶聯合左布比卡因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對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理想,且安全性更高,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周曉琴.B超引導下不同模式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04):429-430.
黃典,高曉楓,廖益永,汪飛,紀浩聰.高頻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在上肢手術中的效果分析[J].青島醫藥衛生,2017,49(06):414-416.
杜玲玲,宋艷敏,張亞朋.聯用羅哌卡因和地佐辛對接受上肢手術的患者進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4):52-53.
黃罩龍,周秀萍,趙翠苗.右美托咪定聯合地佐辛對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09):99-101.
劉涌.超聲引導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與傳統解剖定位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對上肢手術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較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06):694-696.
黃生春,劉麗珍,范純輝,張再旭.神經刺激儀引導下羅哌卡因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中的應用價值[J].海峽藥學,2016,28(10):91-93.
Swamiss,KeniyaVM,etal.ColrlParison of dexmedetomidine and eonidine(α2agonist
drugs)as an adjuvant to local anaesthesia in supraclavicular braehial plexus bloek[J].IndianAnaesth.2012,5:56(3):243.
濟寧.丙泊酚與雷米芬太尼聯用對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13):75.
王曉英,陳鷹,曹正培,余晶,魏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麥肯基手法松解與痛點阻滯治療肩周炎的療效[J].上海醫學,2016,39(06):350-352.
AmmarAS,MahmoudKM.Ultlrasound一guided single injection 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using buPivacaine alone oreombined with dexmedetomidine for Pain control in upper limb surgey[J].SaudiAnaesth.2012,4:6(2):109-114.
鐘寶琳,黃桂明,李優春.丙泊酚與雷米芬太尼聯用對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5,12(06):998-1000.
姜小軍,陳志佩.B超定位下右美托咪啶聯合左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中的效果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0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