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愛萍
摘 要 為順應市場變化,企業標準化工作必須要有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建立適合企業特色的標準化工作模式。標準力爭做到全覆蓋,讓每一項技術工作有標準可依,有法可循。標準化工作要力爭做到全程參與,讓每一個工作環節、每一項科技和管理成果發揮出標準化的作用。
關鍵詞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化 創新思路 策略方法
一、引言
產品靠的是核心技術,核心技術靠的是科技創新??萍紕撔碌闹匾侄问菢藴驶?。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特點運用標準化手段進行創新。很多汽車主機廠都以組裝為主,大部分零部件外包。這種零庫存計劃,更是要有全新的創新思路和策略。
二、標準化要貫穿研發的全過程
汽車產品裝配過程是流水線作業,即使產品品種發生了變化,生產流動的線路也不會發生變化。所以,新產品開發階段的標準化及其管理尤為重要。按照質量體系文件規定,新產品開發的流程包括設計和開發策劃、設計和開發輸入、輸出、評審、驗證、確認、更改和控制。很多企業局限在圖紙輸出后的審查環節,遠遠沒有覆蓋到新產品研發的全過程。
三、標準化人員須重點參與的三個評審階段
標準化重點參與新產品開發輸入、方案和輸出三個階段的評審,可以確保產品在投產前符合國家行政規范和標準的要求,符合用戶的需求,符合市場的要求。具體工作如下:
輸入評審:要分析和識別用戶需求與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差異性;產品功能與性能的要求是否符合技術標準的要求;依據的設計標準是否恰當。
方案評審:設計方案是否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產品配置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輸出評審:產品圖樣和設計文件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要求;產品圖樣和設計文件是否完整;系列化、通用化、模塊化設計情況。
四、企業須確保產品圖樣和設計文件的完整性
產品圖樣及設計文件見QC/T 3 《汽車產品圖樣及設計文件完整性》,各文件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是研發過程必不可少的技術性文件,是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真實的完整記錄,為后期產品開發提供依據。每一個產品在輸出的過程中,設計圖樣和設計文件必須按照規定的設計流程進行編制和歸檔,絕對不能為應付質量體系審核編制文件。
五、構建內部標準體系
從圖1中可以看出,技術平臺是公司產品大平臺的基礎,而標準化體系是技術平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企業標準化工作可以從完善體系、夯實基礎、狠抓落實三方面展開。
完善體系,就是要力爭做到標準全覆蓋。企業技術標準體系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體系中標準的缺失必將影響到體系作用的發揮。要不斷地完善和補充,要做到產品設計從零部件設計、原材料采購、工藝制造到銷售都有標準可循。
夯實基礎,首先要從精準化設計開始。針對企業人員流動的特點要對研發人員進行不同層次的培訓,對基本知識進行系統培訓,對專業知識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設計水平。由于公司大部分零部件來自供應商,供應商的技術水平又千差萬別,所以要采用國家統一頒布的標準化的工程化語言進行設計,統一在一個平臺上對話。在平臺項目上提倡采用正向設計,積累沉淀設計數據,厚積薄發形成公司的核心技術。
狠抓落實。任何標準、法規和制度只有落地才能產生力量。如何落地?這就要構建一套長效機制,分層次督查,圖紙文件審核與現場檢查相結合。要實行項目結項(結題)制度,達不到項目目標的,項目不能視為完成,在績效考核上要有體現。建議在車間和相關職能部門設立標準化兼職員,對相關的技術文件進行標準化審查。使標準真正在基層落地生根。
六、積極參與起草上級標準
以參與上級標準為突破,取得行業話語權,提升企業影響力。率先參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擁有規則的話語權。“得標準”未必得天下,但“得標準”一定能成為破除各種技術貿易壁壘的“利器”。另外,起草標準過程比較長,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可在生產方面搶占先機,避免因產品指標不達標而錯過市場。參與上級標準,企業會將自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或對自己有利的技術寫進標準,讓跟隨者滯后“找路走”。通過參與和主導標準的制定,在引領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能提前把脈調整企業發展方向。
七、結語
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應因時而變,因地而調,對外把握國家及市場動態,對內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厘清創新思路,制定適合自己的策略。
(作者單位為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