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蕾
摘 要 近幾年,國際化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國家間的金融與貿易的發展逐漸得到重視,全球貿易不斷發展。本文依據當前經濟發展局勢,對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的關系進行了相關的討論與研究剖析。
關鍵詞 金融發展 出口貿易 關系研究
一、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關系提出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走向國際市場,不斷增加進出口貿易總量,我國開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國家也為進出口貿易提供了較大的支持。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相輔相成,表現在出口貿易推動金融行業的發展,金融發展促進出口貿易總量的增多。在我國,近年來出口貿易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小覷的,出口貿易的總量也在不斷增多,但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只著眼于自身的情況,還應該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仔細分析研究我國在出口貿易方面的不足,并且加以改進,爭取更快地跟上發達國家的發展步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出口貿易存在著商品單一、過程煩瑣的問題。在商品上,勞動密集型的產品是我國主要的出口商品,這類商品缺乏技術含量,在發達國家只能算是低廉產品,這對我國的金融發展十分不利。在出口貿易方面,國家相關部門沒有對其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導致出現了步驟重復或遺漏的問題。這樣的商品出口到其他國家只會導致我國的出口貿易信任度大大降低,對國內及國外的金融行業都會產生影響。所以,我國的當務之急是加強出口貿易的規劃調整,改善出口貿易的關系。
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的進步是不可分割的。我國不僅要調節出口貿易,同時也要重視金融發展。我國要加強金融朝著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方向發展,提高生產出的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強對外進行出口貿易時的底蘊,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構建良好的金融行業秩序,為出口貿易的效率提升給予有效的幫助。我國當前的金融主要發展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競爭力還比較弱,成本也比較低,很難支撐著我國的金融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金融發展必須加大對技術和資本的投入,還要努力研發先進的產品以及不斷完善出口貿易結構。所以,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要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促使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共同推動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由此看來,調節好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的關系刻不容緩。
二、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關系的意義
目前,金融的發展沒有透徹化,沒有與出口貿易合為一體,出口貿易也沒有較好地推動金融發展,這一現象是依據對我國的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的關系的研究總結而出的。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包括改變我國的貿易模式、調整貿易結構以及轉變我國目前的生產方式等。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為了保證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必須有一個較好的貿易模式的運作來推動出口貿易的穩定進行。金融部門的改革創新會使我國生產的產品更加多樣化,在出口貿易中能夠逐漸被世界各國認可,逐漸走向世界市場。出口貿易有益于世界各地的商品的溝通,促使產品日益完善,吸引高新技術產業進入我國市場,推動經濟的發展。金融部門在對政策進行改革的時候,我國的出口貿易不可或缺地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金融部門要保證在出口貿易出現差錯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制定出相關的政策,對日后的貿易結構及貿易模式進行整改,在一定程度上盡可能地減少出口貿易的偏差,推動出口貿易的發展。
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不僅僅對我國的貿易和經濟有著一定的影響,對其他的國家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借鑒意義。國際貿易理論是我國開始發展國際貿易的一大理論支撐。在國際貿易理論中,金融發展可以實現從理想模型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為了促進本國貿易結構的改革創新,一些相對落后的國家可以從其他先進的國家的貿易中吸取優秀經驗,并認真研究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的關系,總結出適合本國發展的貿易模式。
三、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的關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對我們的生活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但是對于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的研究還有著許多的缺陷。我國金融部門的經濟學家們主要偏向于研究企業經濟和國家經濟,通過對企業經濟和國家經濟的研究來提高企業效益,使得企業的貿易活動更加規范。然而,大部分的經濟學家在研究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的關系的時候,并沒有將企業的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聯系在一起,只是執著于其中一方的改變,沒有將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所以,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在往后的貿易活動中,必須增強金融與出口貿易的同步發展,共同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四、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之間的相互關系
(一)金融發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金融發展很難不受到本國經濟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水平本來就沒有發達國家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發展中國家對技術的科研能力,使得發展中國家對產品的研發能力很難得到顯著的提升。許多的發達國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本國的產品運往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組裝,再將制好的成品運回本國進行銷售。這樣的貿易方式只會讓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質量停滯不前,獲得的利潤也不會高。此外,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憑借著雄厚的資本,對國外的企業進行融資,產生一定的規模經濟效益,對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影響。這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可以利用本企業的技術與資本發展國外金融,擴大本企業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推進本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的貿易往來。然而,這樣的大規模企業在發展中國家則相對較少,大多數都存在于發達國家,發展速度自然比發展中國家快很多。金融發展對出口貿易的影響不僅僅只在于產業、技術和資本方面,金融部門所制定的政策對出口貿易也存在著一定的影響。金融發展較好的企業和國家會完善相關的出口貿易條例,規范出口貿易行為,同時出口貿易還要有較為合理的保險制度以及政策支持。在進行出口貿易活動時,為產品和個人購買相關保險,以保證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降低風險,縮減損失。
前有提到,我國在金融發展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是較為落后的,對出口貿易自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為當前我國的金融發展主要是側重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對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品的投資、發展還十分少。根據我國最近幾年的出口貿易來看,金融發展確實是有力地推進著出口貿易的發展。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推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部分外資企業逐漸被引入我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只有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進入我國市場,才能促進金融的發展,從而推動出口貿易的不斷發展。因此,我國要及時地完善好資本市場,為資本市場的結構制定出完整的機制,促使金融發展和出口貿易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水平。
(二)出口貿易對金融發展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不斷促進著貿易自由化發展,使得各個國家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因此,推進貿易的自由化可以加速金融的發展。經濟能夠得到發展,是因為貿易自由化促成了商品與資本在全球的流通,使商品越來越便利化。但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設立的貿易壁壘使得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溝通減少,大大危害到了各國的貿易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貿易自由化很難推行下來,因為國家間的貿易依舊沒有被公平對待。在我國貿易市場上,出口貿易占據著較高的比重,出口貿易引入了國外的技術和資本,促進我國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根據國外引進的產品,我國可以從中學習其先進的工藝技巧,以此改善我國產品的品質,減少產品的生產成本,促進經濟的發展,技術的提升。此外,出口貿易還能夠推進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促進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完善。我國在鼎力發展出口貿易的同時,必須不停地完善出口貿易的結構,這其實也是在不斷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的發展必定有完善的金融制度。這樣才能促進國家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并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產品來迎合全球化市場的需求。由此可見,出口貿易對金融發展是起著一定的作用的。
五、結語
金融發展與出口貿易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并且共同影響和推動著經濟的蓬勃發展,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必須逐漸從勞動密集型過渡到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完善金融機制和出口貿易制度。還要對產品進行優化升級,不斷完善出口貿易的結構,為我國的出口貿易和金融營造更好的發展氛圍。
(作者單位為廈門大學)
參考文獻
[1] 劉鉆石,張娟.金融發展、出口替代與貿易失衡[J].財貿研究,2017,28(08):33-43.
[2] 吉陽,程寶棟,鄧晶.金融發展對出口貿易結構的影響——基于我國1980年~2013年數據的實證研究[J].價格月刊,2016(04):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