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舜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信用卡分期業務發展迅猛、品種創新繁多,成為個人在銀行獲得小額融資的主要渠道,為繁榮市場經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掛中間業務之名、行資產業務之實”的發展現狀,側重營銷較為粗放的發展模式蘊含較大風險,需引起關注,亟待規范。本文就信用卡分期業務存在的問題作幾點探討。
一、基本情況
第一,信用卡分期的種類。現在的信用卡分期業務主要有三大類:一是普通消費分期,即傳統的先消費后分期,分為單筆消費分期、賬單分期和商戶分期等,一般是信用卡普通授信額度(以下簡稱普通額度)內小額分期;二是現金分期,是信用卡取現或授信資金直接轉入借記卡、分期歸還的業務模式;三是專項分期,是普通額度外特定用途大額分期,先授信額度,后消費、分期歸還,是目前創新最多的類別,有汽車分期、家裝分期等。
第二,信用卡分期業務的快速發展。據調查了解信用卡分期業務快速發展,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客戶的消費信貸需求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受到經濟周期性影響,對公業務面臨較大困難,而信用卡分期業務的收益率相對于傳統信貸業務來說更高,商業銀行對信用卡分期業務越來越青睞。
二、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
第一,信用卡分期相關的法規不完善。《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信用卡透支,不適用本辦法。”將信用卡透支排除在個人貸款管理之外。《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作為信用卡監管的主要依據,將信用卡分期業務納入“發卡業務管理”,但沒有提出具體的監管要求。此外,在非現場監管報表中,信用卡透支納入“各項貸款”統計,但各行執行存在不同。監管法規的不完善使得商業銀行可以規避“三查”、資金用途監測等嚴格的貸款監管要求,獲得監管套利空間。
第二,專項分期成為隱性的消費貸款。專項分期業務是先授信后消費的模式,一般操作流程:客戶以某種需求(購車、裝修等)提出分期申請—銀行在客戶持有信用卡(或新辦、或已有)的基礎上核定專項分期額度,該額度只能一次性用于客戶所申請的需求—分期資金在合作商戶專用pos機一次性刷付、一次性直接受托支付至交易的對手賬戶,或劃入客戶借記卡賬戶由其自主支付。此類業務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額度內先消費后分期業務,分期資金一次性劃付,信用卡僅作為介質并充當還款卡。所謂專項分期實質是消費貸款,但通過信用卡分期模式銀行一方面規避了嚴格的貸款“三查”管理要求,降低了客戶準入門檻,簡化了審批流程;另一方面,將貸款利息收入轉為中間業務收入,增加了中間業務收入。
第三,未預先設立信用卡總授信額度。大額現金分期和專項分期額度不受信用卡普通額度限制,可高達5~10倍,上限至50萬甚至100萬元。但部分銀行未預先設定客戶信用卡總授信額度,而在客戶申請專項分期或大額現金分期時,按需增設信用卡總授信額度。但個人客戶信用卡最高綜合授信額度一定的情況下,如果客戶沒有提供適當擔保、收入狀況沒有大的改善、信用信息沒有一定積累,僅因持卡人有短期高額用卡需求就臨時調高額度顯然缺乏放大信用敞口的支撐,實際增大了違約風險。
第四,資金用途管理控制被弱化。除汽車分期用途相對可控外,大額現金分期本就不指定用途,而專項分期各家銀行普遍參照《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要求,30萬元以下由客戶自主支付。而且分期業務隸屬銀行信用卡管理部門,貸后監控以大數據為主,用途管控難度較大。少數持卡人由于資金周轉的原因,與分期商戶聯合在沒有真實交易背景的情況下,以假合同、假協議騙取銀行分期業務資金,以便自己使用。這種行為往往會產生惡意逾期,造成銀行資金損失。
第五,消費者投訴日益增多。隨著信用卡分期業務的快速發展,信用卡分期業務投訴也日益增多,其根源還是用簡單化的信用卡分期模式去做復雜的抵押消費貸款業務,銀行對循環額度現金分期業務審核不嚴、資金監控不力。商業銀行營銷時往往簡單將手續費率與貸款利息橫向比較,但二者之間具有本質不同。普通貸款業務按照貸款余額收取利息,而分期業務手續費按照全額本金收取。以中國銀行直客式分期為例,12期年費率為4%,換算成月費率是0.33%;若折成貸款,則月利率0.61%,年利率為7.3%,高于中行普通個人貸款利率水平;如果提前還款,仍需歸還原定的手續費,并收取違約金。
三、對策建議
第一,對信用卡分期業務予以規范。建議盡快修訂《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明確業務本質和業務界限,使信用卡分期業務回歸本源。特別是專項分期和大額現金分期業務,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回歸消費貸款本質,在客戶準入、授信審查和貸后管理等方面加強風控。要求商業銀行嚴格執行對持卡人名下各種信用卡額度實行合并管理,預先設定信用卡總授信額度上限,并對個人客戶進行統一授信。此外,要求商業銀行嚴格執行對持信用卡客戶名下多個信用卡賬戶授信額度、分期付款總體授信額度、附屬卡授信額度、現金提取授信額度等合并管理,預先設定信用卡總授信額度上限,并對個人客戶進行統一授信。同時,規范傳統信用卡分期業務展業方式,保護消費者業務選擇權。
第二,規范信用卡分期收入記賬。信用卡分期完全占用銀行信貸資金,資產質量、業務發展風險完全由銀行承擔,實際上不應成為“中間業務”,信用卡分期業務收入也不應計入“中間業務收入”。建議從監管上進行規范,在根源上抑制商業銀行粗放發展分期業務的盲目沖動。
第三,引導商業銀行開展消費金融實質創新。信用卡分期業務快速發展很大部分源于銀行對消費金融的創新乏力,既有消費貸款無法滿足客戶日益創新的消費需求。建議完善消費金融監管制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給商業銀行更多創新空間,鼓勵商業銀行進行實質創新,而非目前掛靠信用卡的偽創新。
(作者單位為中共蕪湖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