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曉
摘要: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的融合是藝術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內容,為了探索兩者融合發展的具體方法,首先對民間美術的發展歷程、藝術設計的獨特性進行了分析,最后從藝術設計以民間美術為發展源泉、民間美術拓寬藝術設計創造力、民間美術為藝術設計提供形式借鑒幾個方面論述了現階段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的融合的具體操作。
關鍵詞:藝術設計;民間美術;融合發展;發展模式
一、引言
雖然我國民間美術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但是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的融合存在很大的差距。從總體上來看,現階段我國藝術設計融合發展任務相對較為艱巨,還存在著許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問題。基于此種情況,在本文當中筆者對現階段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的融合發展進行了必要的研究與分析。
二、民間美術的發展歷程
民間美術是人民群眾通過美術的形式來表達心中情感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具有美化心靈、感悟人生、傳播正能量的作用。民間美術通過勞動者勞動生活來豐富美術內容,通過民間風俗互動傳播進行發展更新。民間美術不僅是各個民族用藝術表達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美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鮮的血液。我國民間美術的發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彩陶藝術的民間藝術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版畫、年畫、剪紙、刺繡各種民間美術表達形式相繼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特定時代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后我國民間美術主要以陜西窗花剪紙、河北玉田泥玩具為代表。
三、藝術設計的獨特性
藝術設計不具有民間藝術概念性強、主題明確的特點,其在定義上沒有專門的分類標準主要由于它涉及范圍廣、藝術內容復雜、主體概念模糊。在大部分人看來,藝術設計和藝術創作是等價的,然而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藝術創作是藝術家將內心情感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甚至是多種情感碰撞下的半實物化狀態。藝術創作不追求藝術品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只為表現藝術家的情感。藝術設計與藝術創作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設計二字。設計,是按照一定的需求來創造一種新型的實用性藝術品。藝術設計既注重藝術性,也注重實用性。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物品的實際要求有不同程度的轉變,不再只注重物品的實用性,其藝術性也越來越被消費者所重視,如景德鎮藝術陶瓷用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可見人們的消費理念發生了變化。基于此種情況,藝術設計相對于藝術創作具有更好的經濟利用價值,藝術設計通過商品的形式將其價值體現出來。
四、民間美術與藝術設計融合操作
(一)藝術設計以民間美術為發展源泉
隨著時間的積累,民間美術的發展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地位,對每一個藝術形式設計都具有指導意義。民間美術的一個最主要特點實用性就與藝術設計的理念想契合,民間美術與勞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民間美術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形式,而藝術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兩者具有共通性。藝術形式的角度分析,民間美術是藝術發展的源泉,為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活力。因此,藝術設計與人們需求相結合就必須以民間美術作為發展源頭。
(二)民間美術拓寬藝術設計創造力
民間美術對于藝術設計的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然而藝術設計最需要借鑒的就是民間美術獨特的創造力。民間美術的產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其中包含廣大人民群眾豐富的創造力,例如民間年畫的發展,年畫中的神話人物是虛構的,是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一種期盼和向往,正是由于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使得民間美術的傳播得到發展。藝術設計同樣注重創造,是利用藝術創造來滿足人們對事物實用性的體現,通過感悟民間美術創造力對藝術設計不斷向前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民間美術為藝術設計提供形式借鑒
現代藝術設計發展主要要以民間美術基礎基礎形式為主,但民間美術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一些設計并不符合現階段藝術設計的要求。因此,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不可盲目地對民間美術進行生搬硬套。現階段藝術設計要以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為目標,結合民間美術的精華對藝術進行再創造,使之符合現階段人們的消費需求。借鑒過程中,要借鑒民間美術的設計形式,更多地注重民間美術發展背后的歷史文化和時代背景,切忌一味地吸收民間美術的色彩觀念和外形尺寸。創作過程中,要結合產品的實際需求來確定藝術品的外形和色彩,輔以民間美術的創作形式,將藝術品整體美感完全體現出來。
五、結語
民間美術對于藝術設計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調查結果,對當前階段民間美術與藝術設計融合操作進行了簡略的分析,旨在促進民間美術與藝術設計融合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