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麗
摘要:作為云南省惟一保持不間斷演出的民間影戲,騰沖皮影戲正隨著云南省首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以騰沖皮影戲的藝術現狀為出發點對騰沖皮影戲所具備的造型平面化、題材多樣性和社會價值高等藝術特點做出了介紹,并進行了相應的闡釋和說明。
關鍵詞:騰沖皮影;傳統戲劇;曲藝匯演
2018年1月18日,云南省啟動了首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其中尤其吸引人的是已經74歲高齡的騰沖皮影戲傳承藝人劉永周所表演的整套皮影戲《天兵神將攻打花果山》,其選擇了人物出場最多的選段將這出經典劇目奉獻給了廣大觀眾,喚起了很多皮影戲愛好者們的兒時記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騰沖皮影戲的藝術現狀
皮影戲是我國的一種古老戲劇種類,起源于漢唐年間,在宋代已經發展的十分成熟并得到了廣泛流傳。而云南騰沖的皮影戲則源自于明洪武年間由中原移民所帶入而來并落地生根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地方藝術形式,更由于騰沖地區的特殊地域人文環境而顯得獨樹一幟。其主要代表作包括《楊家將》《白蛇傳》《水滸傳》《封神演義》《昭君出塞》和《三國演義》等三十多個劇目,曾經在當地所廣為流傳,戲班子曾達到100多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騰沖皮影戲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現在已經被被作為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保護,騰沖皮影戲藝人也相繼被授予“云南民間民族美術師”等榮譽稱號,騰沖皮影戲還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多次演出,受到了廣泛好評。同時騰沖皮影戲也在積極探索創新思路,已經開始走上了與市場相結合的道路。特別是其目前已經充分結合了影視動漫的表現手法,利用原有皮影戲所發展出來的劇情故事并在其中融入了很多當地民族文化的氣息和內涵使自身表現形式更加娛樂化、趣味化和生動化。從而既保留了騰沖皮影藝術的底蘊并使其趣味元素更加鮮明,又充分結合了當代的動畫藝術,讓眾多觀眾欣賞到了充滿了童趣的皮影電影,喚起了很多觀眾的童年記憶,獲得了一致好評。
二、騰沖皮影戲的藝術特點
1.造型平面化。騰沖皮影戲被劃分在二維平面藝術的范圍內,其主要依靠成像手段將皮影戲人物在幕布上形成影像來進行表演,這就決定了若想保證高質量的皮影戲表演藝術就必須要將皮影戲人物的面部刻畫的十分生動傳神才能夠吸引觀眾觀看。在騰沖皮影戲的人物刻畫上,其不但充分遵循了我國民間藝術通常都存在的“接地氣特點,更通過大力結合騰沖本地的自然、人文和群眾審美進行了獨具匠心的藝術創造,因此能夠在當地流傳至今并廣受好評。此外,騰沖皮影戲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其人物靠子顯得很大。這些人物靠子不但被精心制作顯得各有各的神態各有各的風韻,而且其展高和展寬都達到了80公分,這在全國已經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尺寸了。特別是這些人物靠子因為夸張的造型和高度凝練的構思使現場的表演視覺更加富有藝術性,有著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2.題材多樣性。騰沖皮影戲劇目題材豐富多樣,總的曲目超過三四百出,在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上都有很多得到之處。特別是在表演操作上,其可以通過不同的頭靠和身靠組成各式各樣的角色人物,在生旦凈末丑等人物造型的設計上也已經總結出了很多的程序化口訣,特別是在對皮影戲人物眼睛的刻畫上騰沖皮影戲和其他地方的皮影戲有著截然不同的地方特色,騰沖皮影戲人物的眼睛很長,能夠從鼻子邊沿一直連接到耳部,使其眼部被明顯的突出出來,這也使騰沖皮影戲具備了與其他地方皮影戲所截然不同的特點,其人物性格特征也因此而變得更加明顯。此外,騰沖皮影戲在其唱腔上同樣具備十分多樣的題材特色,其唱詞包括了相當多的騰沖當地的民族民間曲調,這使其有著十分強烈的地域特征。特別是在經過了皮影戲表演藝術家們的藝術加工其風格也變得更加悠揚、高亢和熱烈,其在表演、唱腔和對白上也顯得十分靈活、圓潤、風趣和生動,更因為其中包含了騰沖當地的俚語和俗語而顯得更加活潑和接地氣,能夠帶給觀眾很高的藝術享受。
3.社會價值高。作為一種地域文化表演藝術,騰沖皮影戲在不斷的時代創新中已經對騰沖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由于騰沖皮影戲代表了中原漢文化向西南邊陲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傳播實證,這也賦予了其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認真發掘和研究騰沖皮影戲的起源和藝術特征可以很好的使人們了解到中國古代戲劇的發展歷程和傳承方式,這是需要被行業內所特別重視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騰沖皮影戲有著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能夠帶給觀眾很高的藝術享受更能豐富當地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故此,騰沖皮影戲理應受到更多地關注和重視,當地文化部門應當加強對其的搶救和保護力度,確保其不但可以完好無所的傳承下去還能有所創新從而使其適應新時代的文化發展環境得到更好的繼承與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