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婷
摘要:鋼琴演奏是與教學從一定程度上與教育學與心理學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在演奏的過程中,除了要有較高的演奏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較好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聽覺感知可以幫助運用著更好的控制映月,并表現出差異性的音樂效果,從而大大鍛煉演奏者的音樂素質水平。因此,本文將會從音樂聽覺感知的角度,探討其與鋼琴演奏與教學的作用,詮釋音樂聽覺感知的重要性,期望為鋼琴演奏質量的提升提供方向。
關鍵詞:音樂聽覺感知;鋼琴演奏;鋼琴教學
在如今的鋼琴演奏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將教學重點集中在手指技能的訓練中,但是卻忽視了音樂聽覺感知上的幫助,雖然在幫助建設學生操作基礎技能上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卻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們的思維習慣,缺少在個性與情感上的共鳴,不僅無法充分發揮音樂的表現力,也使得學生容易陷入在技巧鍛煉的怪圈中而失去耐心。因此,下文從音樂聽覺感知入手探討其在演奏與教學中的作用,幫助學生轉換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斷提升其學習能力與水平。
一、音樂聽覺感知概述
(一)音樂聽覺與感知內涵
音樂聽覺主要是指在參與音樂活動下由大腦皮層產生的一種心理,大腦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逐步積累對音樂的記憶,并最終將其應用到音樂實踐中去。通過對音樂作品中的節奏與音符的理解,感受樂音之間的關系,強化對音樂的感悟。一般情況下,音樂聽覺主要分為內部與外部兩種,這兩種聽覺類型會被貫穿在演奏的過程中。音樂感知是學習者在初接觸音樂時的一種認識與發現的過程,比如其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鋼琴學習時的音響與樂感的區分。這種感知能力會由于學生自身的心理現象而變化,并且存在在其感觸音樂的每一個環節中。
(二)音樂聽覺感知特性
根據當前音樂實踐與教學現狀的總結來看,音樂聽覺感知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性:(1)導向性。一般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會利用外部的聽覺來確定旋律與聲音的好壞,并逐步糾正自己。而內部聽覺會提前感受到樂曲的旋律,然后據此把握樂曲的音色、彈奏力度等,提前把握樂曲的技巧,達到較好的演奏效果。當然,在具體的演奏階段,演奏者還可以根據吱聲的聽覺感知來不斷調整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聽覺感知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幫助彈奏著不斷轉變彈奏的方式與方法。(2)記憶性。當學習者在反復聆聽一首樂曲之后,會對其和聲、節奏、旋律等進行記憶,即便過了很長時間當突然想起時它的旋律也會從內心想起。而這也是音樂聽覺感知來達成的,它對于整個音樂活動展開有著重要的幫助,也是當前音樂領域研究學者較為注重的一部分,是復雜的音樂心理現象的表現形式。
二、音樂聽覺感知與鋼琴演奏
鋼琴演奏具有多層次且復雜的特征,因此,它必須要通過研究眼睛、耳朵等全身體的力量來完成,而這其中耳朵作為聽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鋼琴演奏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演奏中的踏板控制與運用,便離不開聽覺系統的支持。踏板是鋼琴演奏中的靈魂,它有著長音的功能,如運用得當則可以增強樂曲的表現力。因此,通過聽覺感知來判斷樂曲和聲的變化,選擇合適的機會進入,并根據樂曲的強弱與起伏來使用踏板,可以更好的把握樂曲演奏的方向,并完成演奏活動的情感表達。
三、音樂聽覺感知與鋼琴教學
在鋼琴教學中,除了學生需要具備高度的聽覺敏銳度之外,鋼琴教師也應當對此有所把握。有時,教師對鋼琴的理解與表達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而教師的聽覺感知判斷力也會對學生的演奏質量有較大的作用。而根據當前教學實踐的經驗,在教學過程聽覺感知能力的加強應把握以下幾個方向:(1)強調學生的音樂直覺。在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注意到學生的本能音樂感悟,強調直覺性的感知才是音樂學習的重要動力,也是一個演奏者與生俱來的本能,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在學生直覺的基礎上提升其感悟能力,對于其演奏水平的提升有著較大的幫助。(2)加強音樂的想象力。音樂想象力是通過演奏者在鋼琴鍵上的演奏無聲表達出來的,這其中需要將演奏者憑借聽覺的記憶以及內心情感的累積不斷的進行音樂作品的再次創造,并形成相應的音樂意境,讓學生們能夠利用自身的想象力來提升其聽覺感知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聽覺感知能力不僅對鋼琴演奏具有較好的指導性,也能幫助演奏者不斷的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自身的音樂演奏方向,彈出更動人的音樂作品。因此,對音樂聽覺感知能力的培養是彈奏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的鋼琴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聽力與感知的能力引起重視,在鋼琴初學時便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聽覺習慣,增強音樂想象力,為其日后提升彈奏水平的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