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麗
摘要:作為群眾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廣場舞因其簡單的動作、活潑的形式以及優美的旋律等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男女老少的喜愛。廣場舞雖然是一項健身項目,但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娛樂性,能夠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在促進我國全面建成和諧小康社會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如今,在廣場和公園中,人們在散步的同時,能夠參與到廣場舞中適當鍛煉身體,調節人體身心健康,陶冶人們的情操,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本文主要圍繞廣場舞的藝術特點,深入分析了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鑒。
關鍵詞:廣場舞;群眾文化建設;作用分析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廣場舞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已成為全民健身項目,尤其是中老年群眾能夠通過這種活動滿足精神方面需求,為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廣場舞因為其自由獨特的文化魅力,能夠吸引老百姓參與其中,從而陶冶情操、鍛煉身心,很容易融入到群眾文化生活中。
一、廣場舞概述
所謂的廣場舞,不僅融合了體育和音樂,而且融合了文化和藝術,以健身為目的,在廣場、院壩等寬敞的場地播放節奏感較強的音樂,從而順利完成群眾性健身舞蹈活動。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廣場舞作為城市文化活動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的群眾參與其中,不僅能夠使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而且能夠得到人們的喜愛和認可。以人的肢體動作為主要手段的藝術被稱為舞蹈,主要目的是滿足情感需求,實現自娛自樂,廣場舞衍生了大量的原始舞蹈。在舞蹈藝術中,廣場舞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起源分為兩種:一種是在人類早期的生產勞動產生了廣場舞,因為每個民族的廣場舞都各不相同,舞蹈方式相對獨特;另一種是在宗教祭祀活動中產生的廣場舞,廣場舞作為最普遍的一種智力活動,起源于原始社會以及古代社會,后來發展成舞蹈表演參與宗教儀式和祈禱節慶等重要活動中。
二、廣場舞的藝術特點
1.多樣性。在融入現代舞蹈意識和形式以后,廣場舞主要出現的方式就是集體舞,廣大群眾被熱情歡快的表演、飽滿的情緒以及多變的隊形深深吸引。廣場舞在各地區、社區和大型公共場所分布比較廣泛,一般舞蹈表演不會影響舞蹈形式,由于各地區傳統文化不同,從而出現了多種原生態舞種,其中包括健身舞、加工舞以及即興舞,其特點呈現出多樣性。
2.隨意性。廣場舞具有簡易的步法和動作,學習比較方便,而且能夠增長智力,同時起到健身的作用,深受中老年青睞。廣場舞沒有具體的形式,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歌舞類型,廣場舞具有多樣性,不受時間、空間、主題的制約,跟著音樂的節拍人們就可以跳動,能夠將舞蹈自由發揮出來,對廣場舞進行廣泛傳播。在廣場舞中,年輕人一般利用互聯網絡技術進行學習,模仿舞姿和舞步。
3.自娛性。廣場舞將各種舞蹈元素兼收并蓄,通過對體育舞蹈的創新使其成為以健身為目的活動。廣場舞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人們在吃完晚飯后不約而同的前往城鎮的公路邊、馬路邊、空曠的廣場等場地,人民群眾可以看各種各樣的舞蹈,并發展為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近年來,網絡逐漸引領了廣場舞的規范性和統一性,比如很多廣場舞并沒有統一動作,只是通過個人的學習融合到隊伍中,滿足每個群眾的需求,并要允許群眾可以隨時進場和離場。
三、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豐富群眾文化形式。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廣場舞作為當下最流行的活動之一,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形式使其得到快速發展。在沒有出現廣場舞以前,人們的主要業余文化活動是遛彎、散步,雖然太極拳、扭秧歌等活動也隨處可見,但這些具有較小的受眾面,限制了很多群體的參與,年輕人和兒童很少參與到扭秧歌、打太極等活動中。而廣場舞正是融合了男女老少的需求和愛好,采取豐富的運動形式吸引全民參與,使花甲老人的身心得到愉悅,青年兒童的身體得到鍛煉,有效解決了形式單一、受眾小的問題,使其成為全民皆宜的活動,真正融入到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中。
2.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在眾多的文化藝術作品中,很多作品的傳播形式主要是以文字或者影視為主,從而導致文化作品具有較小的受眾和參與度。而廣場舞作為生活的教科書,主要是通過舞蹈形式豐富人們業余生活,啟迪群眾藝術思想。而在創作廣場舞過程中,人民群眾能夠向現有的社會體系進行更好地融入。人民群眾是舞蹈創作的主要載體,創作水平的高低影響著活動的整體品質。群眾在參與藝術形式創作時,不但能夠使自身藝術修養水平得到提高,而且能夠使人們內心愉悅感不斷增強,從而進一步提升人們藝術審美能力和幸福感,滿足人們精神需求。
3.增強群眾身體素質。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激烈,人們工作壓力驟增,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很多人身體素質卻直線下降,再加之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造成很多人在完成工作以后就在家玩電腦、打手游、看電視,很少出門參加文藝活動,長時間的不良習慣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現代人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而近年來興起的廣場舞給很多群眾提供了平臺,讓他們能夠主動走出家門,積極聆聽有節奏的音樂,邁著歡快的步伐,伸開疲勞的雙臂,讓整個人的身體處于放松狀態,從而進一步增強群眾身體素質。
4.加強群眾情感交流。隨著日常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迫于生活和工作壓力而長期處于獨立狀態下,人與人之間出現越來越少的交流,尤其是現如今的高層住宅也不利于交流,導致出現門對門“不認識”、樓上樓下“不交流”、小區居民“不溝通”的問題,這種“獨立”的情況不但對群眾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而且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發生矛盾,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在出現廣場舞以后,能夠使群眾參與欲望有效激發,同時將一個良好的情感交流空間提供給大家,讓小區居民有機會交流,鄰里之間能夠順利溝通,從而促進群眾情感的交流。
四、促進廣場舞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政府部門加強重視。通過對廣場舞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能夠看出廣大群眾的運動需求和健身熱情比較強烈,這主要得益于政府健身工程的宣傳推進以及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嚴重。現如今,廣場舞已成為人民群眾的自主參與的健身行為,人們政府或街道的管理部門都無權管理,其流動性和隨意性比較大,但一旦發生集體性問題就很難進行及時解決。所以轄區負責人要加強廣場舞的管理和引導,通過有效措施加強健康運動的宣傳,使人民群眾能夠長期保持健身熱情。
2.增加活動場地。作為民間自發的健身形式,廣場舞的活動地點大部分在居民小區附近,但長期以來有人反映廣場舞具有較大的噪音,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此,社會體育管理單位可對轄區內的文化廣場、公園空地以及閑置體育場館進行綜合調配,將場地、電源、飲水等各項服務措施提供給參與廣場舞的群眾,并將他們的運動范圍引導到專門的場地中。針對廣場舞中老年婦女較多的現狀,職能部門可以進行溝通協調,為老年人提供優惠月票或開行專線,從而確保廣場舞能夠健康發展,同時減少了對附近居民生活的影響與干擾。
3.提升廣場舞群體軟實力。現如今,眾多問題制約著廣場舞的健康發展,其中包括廣場舞群體具有較大的年齡和較多的中老年女性,缺乏完善的設備和組織能力。作為新興體育項目,廣場舞缺乏專業的社會體育輔導員,體育管理部門可以加強對廣場舞骨干成員的培訓與指導,將健身知識和保健內容提供給大家,從而促進廣場舞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還可以對社會資源進行積極引進,在群眾體育領域引入體育文化、旅游行業以及保健公司等,通過這些企業的扶持為廣場舞團體提供充足的設備、資金和場地,在不斷壯大群眾體育市場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提高贊助企業的知名度,以真正實現企業和廣場舞活動的雙贏。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廣場舞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但是逐漸興起的廣場舞仍存在各種制約因素和突出問題,影響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這需要體育文化管理部門進一步調整廣場舞結構和活動方式,充分挖掘廣場舞的文化內涵,結合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使廣場舞的藝術價值逐步提高,從而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廣場舞活動中,讓廣場舞更好地服務于群眾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