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碩靈
摘要:啟發式教學法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主要是以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為主,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發展其想象力、創造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啟發式教學法應用較為廣泛,但如何正確的使用啟發式教學法進行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是我們非常值得研究的話題。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法;幼兒園;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啟發式這個概念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論語》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啟發式教學法在現代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主要是以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為主,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發展其想象力、創造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啟發式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原則
1.營造輕松的活動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營造一個讓幼兒敢于大膽表達與表現的活動環境,是啟發式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運用的重要原則。教師不僅能從幼兒大膽的表達與表現中觀察幼兒對音樂活動內容的了解與掌握程度,同時還能從幼兒的語言和行為中受到啟發,及時調整活動方案,以保持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2.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教師樹立整合的教育觀,對幼兒實施全面的教育,培養完整的人格。因此,幼兒教師首先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應根據幼兒各方面的特點制定音樂活動的目標、內容,結合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幼兒主動思考、探索、實踐。
3.重視幼兒在音樂學習中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對藝術領域的活動目標是:初步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與能力。在音樂活動中,幼兒首先要對音樂素材有所感受,進而有所表現,最終達到自主的創新創造。因此,在音樂活動中,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要著重以培養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為目的。
4.注意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預留懸念。啟發的要義在于何時啟發,啟發到什么程度,它強調引導幼兒自主的思考與探索。在活動過程中預留懸念,能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達到啟發中啟示幼兒的目的。又因為預留的懸念是未知的,有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幼兒能大膽想象與創造,達到啟發發散思維、發展能力的目的。
二、啟發式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策略
1.提問啟發式。依據提問的不同作用可分為以下兩種提問類型:(1)引起幼兒興趣的提問。例如在韻律活動《小老鼠與泡泡糖》中,教師通過提問“小老鼠跑幾步就看一看,它是在看什么呢?”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接下來聽音樂的過程中幼兒會聽得更加仔細。(2)分析或概況性的提問。例如在歌唱活動《水果舞會》中,教師提問“請小朋友們聽一聽,歌曲中出現了哪幾種水果的名字”,這個提問旨在引導幼兒分析歌曲中歌詞的內容。
2.情境啟發式。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創造設置形式多樣的情境,使幼兒受到情境的交融與感染,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有利于促使幼兒主動的思考與表現。例如在韻律活動《森林狂想曲》中,教師預設情境“森林里要舉辦一場森林舞會,有許多小動物都要來參加”,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提問“小朋友們猜一猜,有哪些動物來參加了呢”引出活動的主要內容,最后通過情境“舞會開始啦”營造輕松愉快的舞會氛圍,促使幼兒主動模仿小動物們參加舞會,并大膽進行表現與創造。
3.討論啟發式。教師要善于挖掘每個幼兒的潛力,因材施教,因而教師要在討論中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互相學習。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切分的時鐘》中,挑選樂器的環節教師先讓幼兒自主挑選樂器,然后大家一起討論所選的樂器在音色、演奏方式等方面是否合適自己的演奏,接著根據討論稍作調整,最后試奏。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幼兒能主動的思考問題并積極探索,最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4.圖譜啟發式。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圖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圖譜可以讓幼兒理解歌曲歌詞的意思,或感受音樂的節奏與旋律特點。例如在歌唱活動《雞的一家》中,教師出示一張頭上長著大紅冠、身上長著五顏六色羽毛的公雞圖片,根據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公雞的外形特點,從而理解歌曲中的歌詞“頭頂大紅冠,身穿花花衣”。
三、體會與思考
啟發式教學方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在啟發式的教學下,幼兒的主體地位開始越來越突出。但在觀察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實際教學活動中,許多啟發式教學或“啟而不發”,或“發而不啟”,有些甚至背離了啟發式教學的本質和內涵。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只有把握“啟”和“發”相結合及教學方法靈活多變、融會貫通的特點,才能讓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開展得有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