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娟 林樂林
【摘要】現階段,我國再生PET化纖行業得到巨大的發展,成為我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重要作用。提高產量以及節能減排、加強環境保護成為再生化纖行業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我國再生PET化纖行業發展的情況進行分析,進而指出有效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
【關鍵詞】再生;PET化纖行業;發展;環境保護
本文概述了介紹了我國再生化纖行業的發展歷程以及行業基本情況。同時,對我國再生化纖行業的節能減排和環保方式做一些拓展性的研究。
一、行業發展
(一)行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隨著全球化纖生產進一步向中國轉移,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化纖生產國。中國化纖產量占據全球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就國內而言,我國再生化纖行業產能主要集中在我國的華東地區。而占據我國百分之七十二的是兩個省,是江蘇省和浙江省。非織造產品和棉型產品是他們的主要產品類型。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在國際紡織品服裝市場需求繼續保持增長趨勢的帶動下,化纖工業作為紡織品服裝的原料產業也將繼續保持增長狀態,我國化纖及其制品憑借較為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國際市場還有繼續擴大的空間。而近年來我國的再生化纖產量和產能差距越來越大,由于我國的國內原料供給存在不足,整體產能增加使得原料供應緊張,導致總體產能利用率越來越低。同時,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不斷加快,這也將拉動化纖產品消費的增加,由此可見,未來我國化纖行業前景依然看好,但需解決上述的問題。
(二)工藝裝備
由于化纖原料有著極其復雜的來源,并且種類繁多,而且不同的化纖原料也有著不同的性能。最初的VD405和VD404這些設備到目前都被轉鼓干燥以及連續干燥類型的設備所代替。原有設備在工藝的要求下經過企業改造之后,有效的提升了規模。
(三)產生大量廢氣排放
第一,導熱油泄露廢氣。導熱油含有毒的聯苯,其在加熱系統中循環使用,系統中的閥門、法門和管道都有可能產生泄露,有一定量的廢氣呈現無組織排放。第二,由于生產過程中加熱主要采用蒸汽直接和夾套加熱方式,因此產生的廢氣主要是導熱油爐燃煤廢氣。第三,熱解和揮發廢氣。經過各種流程混合之后的原料在熔融和冷卻的過程中會有少部分PET揮發,第四,油劑揮發。如果油劑揮發量過大,會嚴重影響產品的質量性能。第五,真空煅燒爐廢氣。真空焚燒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的噴絲板,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一部分煙塵,通常情況下用水噴淋的方式來減少煙塵。
二、環境保護措施
低碳發展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低碳生活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當今世界正處在地球歷史中最關鍵的時刻,面對這一形勢,人類要向前邁進,就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承擔節能減排責任,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以實現全球共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面對化纖行業,首先要形成低碳不是明天要做的事而是現在就要做的事的行為觀念,自覺從實際切入,從身邊事著手,培養環保、節能減排的良好工作習慣,下面針對化纖行業的環境提幾點保護措施。
(一)蒸氣疏水系統進行改造
化纖行業中蒸氣疏水系統是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為了能有效的改善化纖行業的環境,首先應從蒸氣疏水系統入手,對蒸氣疏水系統進行改進,并采用新式多功能疏水器材,使得表面溫度達到工藝要求,從而保障產品質量,如果冷凝水一旦沒有及時排出,那么對溫度、工藝、狀態等等都會產生影響。反之則蒸氣加熱效率提高,降低了蒸氣使用的壓力,減少了蒸氣的消耗,同時也使疏水系統的檢修更加安全和便利,工作強度也會大大減小。這些都會降低廢氣的產生,從而起到減少污染的作用。
(二)熱定性熱源
把蒸氣加熱方式改變為導熱油的方式是現在許多化纖企業松弛熱定型機的使用方式。但是使用這種材料會讓系統封閉循環,這樣不僅可以有一個穩定的溫度,還不會產生其他不必要的熱能,它產生的熱能只是這個系統中必須產生的。相比較熱導油來說,它的好處就是在運輸過程中的蒸氣不會升高,將蒸氣溫度降低的同時也會排出冷卻水。
(三)加裝變頻器
在生產過程各個環節中安裝變頻器,把生產前的啟動改為變頻控制的,這樣不僅能節約啟動能耗,還可以節約總體電耗。因此,企業應選擇有變頻器的設備器材,在運用這些器材的同時對新型節電技術加以利用,加裝變頻器的同時還應在真空泵等位置加裝節電器。
(四)回收堿液
通常企業首先用酸中和在生產過程脫水中回收的堿液,然后再將其排入污水處理廠中。在對堿液的中和過程中,酸的使用量過大,為了能減少對酸的使用,企業可以安裝自控裝置,將堿液進行過濾和自循環,這樣不僅僅只是把蒸發消耗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還可以將酸的用量大大減少。
三、結束語
應該認識到,只有解決高能耗高污染的現狀,才能解決紡織業的問題,單純的低碳經濟并不能挽救中國的現狀。基于低碳時代行業發展認識的全新思路,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符合生態地球的行業發展道路,生產創新模式產品,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才能使我國化纖紡織品打破歐美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極大程度上提升我國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